山東能源兗礦能源興隆莊煤礦以“暖心服務”為紐帶,以“精心培育”為引擎,以“安心環境”為基石,將礦井發展的“硬實力”與關愛職工的“軟溫度”有機融合,讓職工在“暖心、安心、舒心”的氛圍中凝聚奮進力量,構建起職工成長與礦井發展同頻共振的生動格局。
暖心服務:織就溫情網 共沐“家”暖陽
“以前有啥心願都得等著集中征集的時候說,現在好了,隨時都能在網上提,感覺自己的聲音被重視了!”一位職工笑著說道。該礦持續深化暖心服務工程,開辟網絡“微心願”征集通道,將集中征集轉變為日常征集,讓職工的每一個心願都能及時被聽見。
以“家文化”為紐帶,搭建起立體化的暖心服務矩陣,讓溫暖的觸角延伸到礦區每一個角落。積極構築情感交流、愛心誌願互助聯動平台,以進區隊、進崗點、進家庭的形式,開展了一係列豐富多彩的暖心服務活動。“冬送溫暖、夏送清涼、節送祝福”“親情幫辦”“愛心使者”“敲門行動”等活動,如同冬日暖陽,溫暖著每一位職工的心。持續開展為職工過集體生日活動,一種“礦”為家,家有“暖”的歸屬感在每個職工心中紮根。
“有時候工作壓力大,心裏煩悶,打個熱線電話和谘詢師聊一聊,感覺好多了。”一位職工說到。該礦充分發揮“美好 365”心理谘詢室作用,通過心理谘詢熱線、線下心理谘詢服務、心理健康知識講座等方式,為職工提供情緒疏導、情感支持、危機幹預以及心理健康知識普及等心理關愛服務,讓職工能夠以更加健康的心態投入到工作中,“美好 365”心理谘詢室成為了職工的“心靈護航加油站”。
針對每戶家庭的“致困密碼”,動態健全完善困難職工電子檔案,深入了解受困程度、致困原因、幫扶需求,“一人一策”“一戶一策”跟蹤幫扶。
“礦上對我們這些困難職工特別關心,根據我們家的情況製定了幫扶方案,讓我們看到了生活的希望……”每個幫扶方案都像量身定製的鑰匙,精準打開困境家庭的希望之門。
精心培育:鋪就成長路 同耕技之田
“技能大師的經驗太寶貴了,他們送教上門,讓我們少走了很多彎路。”一位年輕職工興奮地說。為了打造一支高素質的職工隊伍,礦井精心培育,打造勞模工匠“薪火工程”。實施“英才名匠”培養選拔、“工匠大師”送教上門、“名匠帶徒”技能傳授、“未來工匠”技能競賽、“賦能成匠”技能評定五項舉措,充分發揮技能大師在服務安全生產、解決關鍵問題、培養人才梯隊等方麵的引領作用。
探索實施員工“實訓 + 實戰”培訓模式,健全完善“技能培養、考核評價、崗位使用、競賽選拔、技術交流、表彰激勵”六位一體“墩苗”工作機製,把培訓課堂搬到基層、把培訓實踐放到一線。
“在崗位上實操,遇到問題能及時向師傅請教,這種培訓方式特別有效。”一位參加培訓的職工說道。充分運用礦、區隊、班組、崗點四級競賽網絡,大力開展“育魂提質、學習提質、比武提質、對標提質、創新提質”等五項培訓活動,持續發揮“勞模引領”與“工匠培育”雙向作用,統籌推動“全員比學”與“群星競技”交相輝映,實現“崗位建功”與“礦井發展”相得益彰。
紮實開展“深化全員閱讀 建設書香興隆”係列活動,將優秀傳統文化融入百姓生活。推動礦工會“美好書苑”、基層工會“美好書吧”、班組職工“閱讀空間”三級閱讀體係建設,實施閱讀積分製,以“線上 + 線下”方式,豐富職工“文化糧倉”,打造美好“精神家園”。
安心環境:智築安全基 賦能礦山安
“智能化建設讓我們的工作更輕鬆、更安全了!”礦井將智能化建設作為提升標準化水平的重要手段,攜手山能華為 - 聯創,並肩打造 7 大專業 38 個 AI 應用場景,助力礦井實現“智能監管”,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預防轉型升級。
在生產現場,應用“長壓短抽”通風除塵係統,控製掘進工作麵混合通風區域風流流向,將粉塵控製在迎頭一定範圍內,由幹式除塵風機進行全風量處理,現場實測除塵率達到 95%以上,大大降低粉塵濃度,實現了向“割煤不見塵”的轉型升級。智能掘進無人截割係統,取消掘進機司機崗位人員,實現從“人控”到“智控”的升級、由“靠技術經驗”向“靠係統參數”的升級,真正意義上實現了“無人則安”。
礦井相關負責人表示:“將進一步落實新標準,依靠科技進步,優化生產係統,提升煤礦機械化、自動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以科技創新賦能安全生產標準化精準發力,提檔升級!”
從“生活幫扶”到“心靈護航”,從“技能傳承”到“工匠孵化”,從“人控安全”到“智控本質安全”,興隆莊煤礦用“三重溫度”書寫著礦井高質量發展的溫暖答卷!(範鳳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