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護工崗位風險點有哪些?應急處置如何做?”
“幫頂危岩活岩或支護不到位,可能導致片幫掉頂;風筒超距可能導致有害氣體異常;空間不足可能損傷設備或傷人……”
4月27日中班,在任樓礦綜掘二區班前會上,一場隨機抽查讓現場氣氛瞬間“繃緊”。職工老李對答如流的場景,正是該區以“學查結合”強推崗位規範操作標準、夯實安全“三基”建設的縮影。
該礦持續推進崗位規範操作標準實施,充分利用學習日、班前會、現場抽查等“1+5”區隊自主培訓陣地,按照“幹什麼、學什麼、缺什麼、補什麼”原則,以崗位工序步驟、操作標準、風險預知、安全確認、應急處置為重點,持續開展崗位規範操作標準學習培訓。為有效做到全員覆蓋、消除短板,該區還針對個別年齡大、文化低、理解能力差人員,分別指定專人開展“一對一”幫扶幫教,加強理解性記憶和現場運用指導,較好提高了崗位職工安全操作技能。
該礦通過構建"教學數字化、考核場景化、整改智能化"的新型安全培訓體係,實現三個轉變:崗位培訓從"大水漫灌"轉向"精準滴灌",安全監管從"人防為主"轉向"智能防控",素質提升從"被動達標"轉向"主動創標",把崗位規範操作標準真正落實到作業過程中,區隊職工安全技能顯著提升,為安全生產注入“硬核”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