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之前采煤工作麵切頂單體的支護方式,對過渡液壓支架進行技術改造,加裝側護梁裝置……近日,在招賢礦業2302智能化綜采工作麵,經過多次設計、驗證,改造完成的新式端頭液壓支架正式投入應用。
“2302工作麵風巷隅角有空頂超距現象,最後一架過渡架存在隱患和缺陷,當工作麵麵長出現變化時機尾隅角出現空頂超距現象,如增加一架單元架支護則行人通道達不到要求寬度,持續設計加工多種臨時支護,均達不到安全生產要求。”
“工作麵風巷隅角區域空頂超距,最大空頂距達1米,末架過渡架支護盲區達6㎡,如果增加一組單元架行人通道寬度不足,實測最小寬度僅0.5米。若遇頂板壓力顯現時,還要再增加支護,職工勞動強度加大不說,對於現場的安全管理也是一個不小的考驗。這是個大隱患,必須想出一個好辦法來解決......”提及這項技改的背景,采煤部技術員張順介紹說。
隻有抓住了關鍵,一切問題都會迎刃而解。為了徹底解決工作麵采煤過程中風巷隅角空頂超距這一問題,杜成忠、梁紀康、張順三人技術攻關小組經過與鄭煤機溝通,現場測量支護強度及支護距離驗算,在原過渡架頂梁上加裝連接耳、護幫千斤頂、側護板,增加支護麵積及支護強度。頂梁連接耳采用Q345B鋼板(厚度30mm),側護板規格長5.2Xm×寬0.8m×厚30mm,護幫千斤頂工作阻力240kN,行程350mm。經過現場測量、三維建模、強度校核、加工監造、地麵預裝、井下安裝6個環節,空頂距控製由1米降至0.2米,支護盲區消除率100%,通道寬度穩定保持1米。
“就像是給工作麵插上了一對安全的翅膀。”采煤部副部長梁紀康說道,使用新改造的過渡支架替代了單體支護,在保障職工作業安全的同時,降低了職工勞動強度,減少了生產工序,提升了工作效率。
改造後的過渡架現場安裝使用,工作麵靠近風巷放置一架加裝側護板的過渡架,側護板用護幫千斤頂支撐到頂板上,解決了空頂超距現象,解決了其他支護方式行人通道達不到要求的現象,消除重大安全隱患。具備穩定性優、整體性強、放煤效果好、結構更簡單、尺寸更緊湊、更加輕便等優點。改善了作業環境,提高了生產效率和三角煤回收率,已推廣應用至招賢礦業2302工作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