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就高質量發展新畫卷 ——冀中能源邢礦集團金穀煤業高質量發展側記
繪就高質量發展新畫卷——冀中能源邢礦集團金穀煤業高質量發展側記在煤炭行業麵臨諸多挑戰的當下,冀中能源邢礦集團金穀煤業積極應對,以攻堅克難的決心和勇氣,從安全管理、組織生產、成本管控、市場拓展等多方麵發力,為實現“金穀質量·金穀效益”雙提升而不懈奮鬥。
夯實安全根基築牢生產防線
安全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首要前提。金穀煤業始終將安全生產放在首位,進一步夯實安全基礎,全麵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通過自查、排查、督查等形式,對井下采掘頭麵、關鍵部位、重點環節進行拉網式排查,確保隱患排查全覆蓋、無死角。針對排查出的問題,建立風險隱患台賬,推行清單式管理,嚴格按照“五定”原則進行整改,確保隱患動態“清零”。
此外,強化隱患排查治理,突出頂板管理、一通三防、機電運輸等重點薄弱環節,形成“周巡查、旬驗收、月考評”的安全管理模式,通過強化現場管理,落實“崗位描述、手指口述”安全確認法,杜絕職工操作失誤,確保現場安全。至目前,共組織專項、綜合檢查30餘次,查處現場各類安全隱患430餘條,針對這些問題,嚴格按照“五落實”要求進行整改,確保隱患排查無死角、整改落實無遺漏,安全隱患整改率100%。
推進降本增效提升經濟效益
金穀煤業通過全流程精細化管控體係,推動降本增效,提升企業經濟效益。對生產材料從入庫到回收利用實行全程監督,嚴格按預算發料,各單位依據月初審批的材料計劃領用,未列入計劃的物料不予審批。每周一開展成本管理專項檢查,將檢查結果與績效掛鉤,及時獎優罰劣,常態化監督與激勵機製有效提升了各單位的成本管理意識,營造了全員參與降本增效的良好氛圍。
金穀煤業始終堅持自主維修與廢舊材料再利用,多措並舉推動降本增效。在自主維修方麵,充分發揮內部技術力量,自主維修了兩台EBZ160型掘進機、兩對采煤機滾筒、2台JS400型減速機、30台開關類設備以及120餘件托壓繩輪。此外,還回收了200塊刮板機刮板和連接環,經補焊後重新用於11103工作麵,累計節省費用達80萬元。在廢舊材料再利用方麵,通過創新管理機製,推動修舊利廢工作深入開展。建立完善廢舊物資回收、鑒定、維修、複用流程,對廢舊材料及小型配件進行修複再利用。一季度以來,利用廢舊材料自主製作單體鞋950個,維修護幫腿、十字梁、鉸接梁共1600餘件,節省外委維修費用約12.8萬元。
科學組織生產確保高效完成
金穀煤業科學組織生產,將生產任務細化至每一天、每一班,持續開展勞動競賽和生產創水平活動。優化勞動組織結構,提高井下生產一線職工出勤率,采取工資與產量掛鉤的方式,激發各班組成員多出煤、出好煤的積極性。同時,強抓井下設備檢修工作,製訂詳細的“月度、旬度、周度、日度”設備檢修計劃,確保設備始終處於可控狀態,有效提升了設備的開機率。在生產過程中,圍繞開門紅任務指標,科學計算每班的工作任務,製定每班割煤循環數,嚴格按班計劃、日任務,科學合理組織生產,穩步推進生產任務。調度室按生產計劃製訂每天的生產標準,分解到天,落實到班,每天通報,確保任務高效完成。嚴格控製用工總數,通過優化內部班次,提高了單產單進水平,將掘進作業方式由傳統的“三八製”調整為工作麵“四六製”與後路輔助“三八製”的混合平行作業法,進一步提高了掘進效率。選煤廠生產組織采用間隔一天停車檢修方式,第一天三班生產,第二天停車4小時檢修,保證平均原煤入洗時間每天不少於20小時。
強化機電保障提升運行效率
金穀煤業高度重視機電管理工作,將其作為保障安全生產和高效運行的重要抓手。公司持續優化設備檢修機製,嚴格執行“日檢、周檢、月檢”製度,細化檢修計劃,落實“五定”原則,確保設備始終處於良好狀態。同時,加強井下機電設備巡檢力度,安排專人每日巡回檢查,做到設備故障“早發現、早處理”,杜絕設備帶病運行。在製度建設方麵,完善機電設備管理製度、01manbetx 及安全生產責任製,規範設備檢修台賬管理,確保檢修過程全程可追溯。針對機電人員業務素質提升,創新培訓方式,實施導師製培訓和現場實操指導,靈活實現知識傳授與實際應用相結合,提高機電檢修人員的業務水平和崗位操作能力。
強化煤質管理拓展多元市場
金穀煤業牢固樹立“煤質就是效益”的理念,通過精細化煤質管理與靈活的銷售策略,全力拓展多元市場,優化銷售結構,確保企業經濟效益最大化。實施“全員參與、全方位管控、全過程監督”的煤質管理方案,將生產任務指標分解到班組和個人,確保人人有責。從采掘源頭入手,通過多種技術手段進行探查,提高地質構造預測的準確性,避免因地質條件複雜導致煤質下降。在生產過程中,針對工作麵過斷層期間,采取煤與矸石分裝分運,減少矸石混入煤流,提高精煤回收率。堅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積極調研市場信息,定期尋訪用戶,及時掌握市場動態和客戶需求。銷售部秉持“主動式、精準化”服務理念,通過與客戶麵對麵溝通,現場解答疑問,贏得客戶信任。通過“線上+線下”多渠道調研,及時調整價格和銷售策略,在滿足客戶需求的同時,最大限度維護企業效益,繼續堅持預收款製度,實現了貨款回收100%,有力地促進了煤炭銷售。
(楊紅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