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礦業大學“夢中國”實踐團赴東華科技有限公司參觀學習
聚焦新材料應用,共探產業前沿。7月22日,中國礦業大學材料與物理學院“夢中國”實踐團走進央企東華科技有限公司,開啟了一場深度融通材料學科前沿與國家重大產業需求的實踐之旅。師生們以產業一線為課堂,親身觸摸新材料驅動綠色轉型的澎湃力量。
產業課堂:解碼新材料賦能綠色變革的實踐密碼
在企業展廳與技術中心,師生們見證了材料科學在重大工程中的“硬核”擔當。從鹽湖資源開發中高效分離的特種材料,到多晶矽生產中耐受嚴苛工藝的核心組件,再到工業三廢治理的關鍵功能材料——一個個破解實際難題的創新案例,將書本上的物理化學原理轉化為生動的產業圖景。“展廳裏展示的耐高溫高壓腐蝕合金材料,正是我們《材料失效03manbetx 》課程中的典型案例,”實踐團成員韓清寧在參觀筆記中寫道,“當抽象理論遇見工程挑戰,解決問題的路徑突然清晰起來。”
雙碳驅動:洞見材料人才的黃金時代
座談會上,東華科技負責人描繪出“雙碳”目標下的材料新圖景:化工環保、新能源產業對高性能、綠色化材料的迫切需求,正為材料科學與應用物理人才開辟廣闊天地。企業尤其強調對交叉學科背景人才的渴求——“攻克鹽湖提鋰分離膜壽命、光伏材料光電轉化效率等‘攔路虎’,需要你們帶來的學科融合新視角。”人力資源總監向學子們發出邀約。這番闡述讓實踐團成員張欣宣感觸頗深:“企業點明的技術痛點,正是我們實驗室正在攻關的方向,產業需求為科研注入了強勁動力。”
校企共育:鋪就產學融合的星光大道
此次實踐更搭建起通向未來的合作之橋。雙方在新材料聯合研發、材料表征技術應用及複合型人才培養等領域達成深度合作意向,致力打通“實驗室-工程化-產業化”的創新鏈條。學院帶隊老師許海超表示:“東華科技在重大工程中凝練的材料需求,將成為我們優化人才培養方案最珍貴的‘指南針’。” 團隊成員與企業負責人進行座談會當特種分離膜在鹽湖中過濾出“綠色礦產”,當新型合金在環保裝置中抵禦腐蝕侵襲——東華科技的產業實踐讓學子們真切領悟“材料強則製造強”的深刻內涵。正如實踐團成員共同的心聲:“這次旅程讓我們看見,每一克新材料的突破,都在為美麗中國增添一抹科技底色。”從課堂走向產業前線,“夢中國”實踐團正以材料為筆,在科技強國畫卷上書寫青春注腳。
新聞來源:“夢中國”實踐團
攝影:韓清寧
責任編輯:侯冰源、周文萱
一審一校:李泳鋒
二審二校:李智
三審三校:範韶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