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煤礦安全生產網!

高堯:勞動的星火流傳

作者:高堯 2025-05-13 15:30 來源:狗万manbet官网 高堯 星火

  立夏的風吹過青銅犁鏵,三千多年前的商代甲骨文上,刻滿了先民彎腰耕種的痕跡。那時的“春”字像雙手捧著青苗,“秋”字則是稻穗間蹦跳的蟋蟀。那些沾著泥土的農具,在龜甲上刻下了中華文明最初的印記。

  十九世紀,工業革命的汽笛聲打破了長江的寧靜。上海楊樹浦發電廠的黑煙囪直插雲霄,包身工們踩著結霜的地麵走進工廠,少女們的手指在織布機前磨出層層老繭。1920年5月1日,北京長辛店的鐵路工人第一次舉起了"勞工神聖"的橫幅,那些被機油浸透的工裝,像暗夜裏突然亮起的星火。天津三條石博物館布滿凹痕的老虎鉗,鐵鏽裏滲著當年工人夜校油印傳單的墨香。

  到了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改革春風從深圳蛇口吹來。荒灘上豎起密密麻麻的腳手架,電子廠裏焊槍噴著閃亮的焊錫,流水線上的工人像拚圖一樣組裝零件。首鋼舊廠房裏,發黃的生產本裏還夾著糧票,生鏽的天車軌道上簌簌掉著鐵渣,像是計劃經濟時代最後一場雪。

  進入新世紀,杭州灣跨海大橋的鋼索在晨光中閃耀。2008年春運時的廣州火車站,農民工的編織袋堆成小山,他們握著的舊手機屏幕上,閃動著老家孩子發來的拜年短信。這些細碎的生活片段,就像青銅器上的古老花紋,記錄著普通勞動者的故事。

  互聯網時代,中關村的大樓在夜色中燈火通明。外賣小哥的電動車穿梭在小巷,車燈連成流動的星河。戈壁灘上,大片太陽能板拚成現代“甲骨文”;綿延的高壓電線把荒野的風變成電流;5G基站沿著古運河的路線鋪開,就像新時代的貨船運送著數字時代的貨物。

  三千年前,先民在龜甲上刻下第一道犁痕;今天,貴州“天眼”望遠鏡正聆聽宇宙的私語。流水線上的工人用改良工具提升效率,航天工程師把燃料損耗算到小數點後四位,光伏電站為每塊板子找到最佳角度,這些看似微小的進步,正是“降本增效”的生動實踐。每一代勞動者都在用雙手書寫新的傳奇:用更聰明的辦法解決問題,用更堅韌的精神開拓未來。就像古人在田野播下的種子,終將在新時代結出創新的果實。(高堯)

万博全网站

備案號:蘇ICP備12034812號-2

公安備案號:32031102000832

Powered By 煤礦安全生產網 徐州鑄安礦山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手機軟件掃描微信二維碼

關注我們可獲取更多熱點資訊

感謝網狐天下友情技術支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