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家灣煤炭公司綜掘隊:煤質管理的“微創新”密碼
今年以來,韓家灣煤炭公司綜掘隊以“精管理、優煤質、增效益”為導向,深入踐行“四種經營理念”,聚焦生產源頭和關鍵環節,通過一係列“微創新”推動煤質管理落地見效。 公司始終將“抓煤質就是抓效益”的理念植入製度肌理,綜掘隊接過製度“接力棒”,迅速組織召開專題研討會,管理人員與技術骨幹深挖生產環節中的“卡脖子”難題,以“微創新”為抓手推動煤質管理提質增效。該隊強化現場煤質動態管理,健全獎罰機製,對完成指標任務的班組和個人給予獎勵,充分調動全員抓煤質、提效益的積極性。 通過對廢舊角鋼進行改造,一套簡易高效的矸石分流裝置“新鮮出爐”,這是公司機電物資管理中心與綜掘隊聯合攻關的成果。操作人員隻需撥動把手,矸石便能在源頭實現分流,大幅降低分揀壓力。“如今輕輕一撥就能提前分流矸石,既減輕了後續工序負擔,又提升了煤炭純度。”綜掘隊隊長白崗說道。 巷道裏的“微調”,就能實現效益提升。技術員郭思宇帶領攻關小組優化掘進設備參數,將快掘設備配套高度從3米精準壓降至2.8米。這20厘米的調整,換來了截齒更換頻率降低、無效運輸量銳減、煤質含矸率大幅下降的驕人成績。“少掘20厘米岩層,節省的是成本,提升的是品質。”郭思宇這樣說道。 冷卻水的“精準滴灌”,解決了巷道泥濘的“曆史頑疾”。通過定製集裝箱收納冷卻水,進行定期排放,煤質含水率被穩定控製在理想區間,解決了“滴水成泥”的問題。 此外,還有停機斷噴霧、積水抽排、煤泥禁運等一係列舉措,編織出一道嚴密的質量防護網。為避免煤泥混入煤流,工作麵運輸帶上關鍵節點處安裝除鐵器,進一步剔除非煤雜質;井下各作業場所規範物料碼放高度,杜絕雜物掉入原煤係統……這些藏在細節裏的“繡花功夫”,為公司提質增效注入強勁動力。(李朋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