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煤澄合董礦分公司“治”出動力“創”出效益
陝煤澄合董礦分公司“治”出動力“創”出效益
麵臨日益艱難的企業現狀,陝煤澄合董礦分公司積極響應國家號召,積極開展治虧創效活動,從精簡人員,分配改革,減少非生產性活動投入等入手,取得顯著成效。
精簡瘦身提效益
鑒於當前形勢,董礦部分職工仗著自己多年的工作資曆,作風懶散,想方設法少幹活,甚至長期曠工不來上班,出工不出力的天天虛度時光。作為國企,更多的還承擔著社會責任,不能隨隨便便辭退職工。“隻有轉變觀念,轉變機製,下狠心改革才能見成效。”該公司勞資科科長孫俊峰這樣說。麵對困難,董礦勞資科和工會配合,不畏懼、不退縮,大膽改革,重新調整職工隊伍,打破“穩”的勞動關係,於3月31日召開了董礦分公司二屆四次職代會代表團(組)長專題會議,對張社民等二十九名長期曠工人員與企業解除勞動合同,不講論資排輩,隻講能力高低,清理不正常出勤人員和不適合崗位需求的人員。
分配改革見成效
“又不是自己家,過去大家都感覺到幹多幹少都一樣、幹好幹壞都一樣。”該公司準備隊職工李新蒙說道。為了體現了公平,拉開差距,打破“吃大鍋飯”的局麵。董礦分公司對區隊按照出勤原則、業績原則、分類原則,建立獎罰分明的績效分配機製,生產班職工根據出勤情況分配績效工分,績效工分按作業的技術含量、髒累程度、施工質量等進行分配。改革實施後,尤其是采煤一線同一班組職工的工資差距最大可達近千元。現在幹多幹少可不一樣了,能力高低不一樣,想掙高工資,就得認真去學,卯足了勁去幹。”采一隊檢修工柯學文說道。分配製度的改革,極大的調動了職工工作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真正實現了從“要我幹”到“我要幹”的轉變。
減少投入創效益
隨著礦井經營工作越來越困難的實際,董礦分公司多措並舉、多重發力,利用現有資源,因地製宜,尋找出路,重點治理非生產性活動投入,促進治虧提效工作有序進行。連日來,重點對各科室牽頭對年初所計劃的20餘項相關活動進行逐一調研論證,按照能取消的取消,不能取消的活動力求少花錢、辦好事的原則,最大限度的減少非生產性活動投入,對不能減的活動,積極尋求辦法,進行變更或代替,預計共減少活動投入10餘萬元,保證了有限的資金用在刀刃上。
陝煤澄合董礦分公司 雷飛京 韓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