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強堡壘創業站排頭 爭先鋒煤海競風流----東灘礦黨委創先爭優活動側記
“我們礦的明星多,像安全明星時均龍、生產明星吳義國、節支降耗明星姚剛、崗位練兵明星孔軍……”,采煤區隊的小郭對上季度評選的十類明星如數家珍。
明星團隊隻是一個縮影。以“雙創三建三爭”為載體,以“十比十做”為舉措,東灘礦在活動一開始就抓住了基層組織和黨員幹事創業的興奮點,學先進、趕先進、爭當先進氛圍迅速形成,十裏煤海黨旗漫卷、星輝熠熠。
治水、防衝、過斷層,鏖戰“6632”和“1862”工程
創業需要舞台,爭先需要機遇。2010年注定是激情的年代,集團公司被省委省政府確立為全省兩大煤炭企業集團之一,煤業公司“二次創業”正如火如荼開展。發展靠業績,支撐靠貢獻,敢於擔當的東灘人,早早地把目光鎖定在“6632”和“1862”工程。
在井下,與大自然打交道,時刻麵臨水、火、瓦斯、煤塵,頂板等“五大災害”的威脅。作為主采麵的14310,不但采高大、夾矸厚、軌順沿空側應力集中、斷層落差達4.2米,還在不經意時讓水魔衝進了工作麵。2010年4月4日10:30,水以36m3/h的速度迅速在軌順端頭165#-175#架後采空區湧出,工作麵低窪巷道和上億元設備即將被淹沒,礦井麵臨不可估量的損失。險情就是命令,黨員就是旗幟。人手缺,黨員上,時間緊,獻公休。在齊腰深的水裏,十幾家參戰單位的黨員不顧淤泥、矸石羈絆,身穿涉水服,在水中一幹就是8小時,將水魔徹底征服。
很多人都難忘這一場景:通防工區組織黨員帶領職工打探放水孔,20多人穿著連腳蹬排成兩行,猶如拉船的纖夫,汙水的嗚咽沒有換來一聲苦和累,卻激起了萬丈豪情,這群熱血的漢子愣是用大繩拉著鋼板焊製的“旱船”,將鑽機、鑽杆等設備一一運送到位。
水害的侵擾並未打亂既定的目標。綜采工區黨支部在黨員幹部中鮮明叫響“勇站‘6632’工程排頭,爭做二次創業先鋒”,在過斷層的關鍵時期,黨政領導連續跟小班,一呆就是十幾個小時,副職值班、跟班連軸轉,連續下井都在20個以上。職工信服了,大自然退縮了,6月該工區創造了單產56.14萬噸記錄,硬是把水魔耽誤的產量,在過斷層時奪了回來。綜采工區三季度安全產煤140萬噸,保持公司“6632”工程領先水平。
奮進升華是東灘人的精神,不甘落後是東灘人的追求。綜掘一區瞄準“1862”目標後,緊隨而來的問題也不少。經常搬家換麵影響安全生產怎麼辦?區長王士武以區為家,一心撲在工作上,通過嚴細管理抓安全、跟班盯崗保進度,幹事創業的勁頭感染了全區職工;連續過斷層和提斜怎麼辦?副區長劉建明身先士卒,跟班盯崗一幹就是十幾個小時,成為攻堅克難的急先鋒;迎頭夾矸多巷道成形差,影響支護怎麼辦?黨員陳貴建立足於綜掘機司機崗位,勤勤懇懇學習專業知識,默默無聞苦練截割絕活,熟練掌握了複雜條件下掘進機截割技藝,成為綜掘機司機中佼佼者,並榮獲煤業公司優秀共產黨員稱號。綜掘一區累計掘進1980米,達到年進8000米(折算為全煤巷道超10000米)綜掘隊水平,建成名副其實的萬米隊。
創新、創效、練精兵,帶動全員爭先
近日,從中國煤炭工業協會傳來好消息,東灘礦供電工區區長董天文榮獲“全國煤炭工業生產一線優秀青年科技工作者”稱號,是集團公司唯一一個,全國獲此殊榮的也隻有20人。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這要得益於東灘礦黨建帶工建、黨建帶團建的“1+2”模式。礦黨委堅持把黨組織和黨員創先爭優活動融入到工會、共青團工作中,通過技術創新、崗位練兵、技能培訓、技術比武提升素質,激發職工愛崗敬業、鑽研技術、改進工作的熱情和活力,形成黨群聯動、整體推進的良好局麵。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以創先爭優活動為契機,該礦工會深化勞動競賽,廣泛開展“五小競賽”、小改小革、“巾幗雙爭”創建等活動。科技創新明星王興軍長牽頭研製使用的采煤機風動加油泵,比德國艾克夫公司隨機加油泵提高工效6倍以上,征服了洋設備,折服了外國人。掘進二區吳鳳雷嚴把工程質量毫米關,實施工程質量標準化建設,創建了不少精品工程,連續三年獲得礦“安全生產先進工作者”。
團組織狠抓技能比武活動,大力實施“青工素質提升工程”,通過開展導師帶徒、青工培訓、崗位練兵等活動,切實提升青工專業本領和技能水平。在集團公司第五屆職工崗位技能比武活動中,我礦獲得6個工種實踐操作第一名。青工王帥創新工作方法,使用“聽查看”故障排除法,提高搶修時間10餘倍,先後榮獲集團公司崗位技術能手、優秀技能人才、勞動模範等稱號。選煤廠技檢車間朱霞參與完成了“自動配煤係統”、“跳汰機灰分在線回控”及“商品煤自動化采製樣控製係統”科技項目,大大提高了商品煤質量,參加的QC小組先後被評為省級二等獎、全省優秀質量管理小組。
承諾、踐諾、築和諧,提升幸福指數
綜掘二區老工人孔德民一進工區就樂,原來會議室裏循環播放著女兒對他的安全話語,別看平時不聽自己的話,但是關心起自己來還是很貼心的。不但如此,該工區還把每天違章、隱患情況、現場安全注意事項、每日一題學習內容等通過電子顯示屏滾動播放,方便職工學習記錄,比起原來冷冰冰的教育方式來現在柔和多了。
順民意才能得實效。該礦把創先爭優活動與深化民主管理結合起來,定期召開職工座談會,廣泛聽取不同層次職工的意見和建議,將職工反映的熱點問題歸納整理,用於指導黨組織和黨員公開承諾踐諾活動。礦領導掛念職工,承諾辦好家屬區防塵網改造等“十件實事”,重點推進職工文體活動場館等建設,並已為2134名職工過生日。機關科室相繼開展“五比五創”、“四個結合”等改進作風、提升效能的活動;基層區隊健全困難職工檔案,定期排查特困戶,確保符合條件的特困職工全部納入社保範圍……,件件實事都辦到了職工的心坎裏。
惠民的事多了,礦區處處呈現新氣象。在榮獲山東省文明單位、省管企業文明單位和濟寧市文明單位三級文明單位稱號之後,該礦受邀參加省國資委文明單位經驗交流會,典型經驗得到好評,並被選舉為下屆省國資委文明單位第五組秘書長單位,準備迎接各方麵的學習考察。好人好事也像是提前知道這消息,如雨後春筍般競相湧現。職工翟純剛在臨沂康複療養期間護送迷路小女孩回家,被小女孩家長追到單位,送上了一麵“恩重如山、愛心幫助”的錦旗。職工黃燕紅上班途中不顧個人安慰,勇救落水少年,用自己的行動譜寫出和諧讚歌……(趙光禮 唐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