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我們的生活充滿喜和樂——記東灘礦離退休職工的幸福生活
有這樣一個群體,他們曾為礦井的發展灑下辛勤的汗水;他們曾為企業的改革奉獻了自己的青春年華;當他們“卸甲歸田”後,以積極的姿態投入到新的生活中,用自己的光和熱溫暖著身邊的人,這個群體就是東灘礦的離退休職工們。
催人上進的書畫協會
走進東灘礦老年書畫協會,仿佛置身於書法的海洋、國畫的世界,牆上張貼的是老人們每個月的“作業”。一幅幅作品代表著老人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書畫協會實行每人每月交一次作業,每年6次作品展覽製度。由資曆較深的書畫前輩對每個會員的作品進行點評,每年年底根據會員的出勤情況、作業情況,評選出優秀會員,進行表彰獎勵。
“會員們都十分勤奮,對於作業往往是一遍寫不好就重來,有的時候都自己重新寫上好幾遍,甚至寫到夜裏十一二點。”會長蔣繼營說。
書畫協會的會員們說,走到這裏一揮起筆墨,什麼煩惱都忘記了,不知不覺大半天就過去了,這對於老年人的身心健康特別有益。“有一位會員與老伴吵架,老伴出去了,可是在外麵由於心肌梗塞去世了,這位會員自責心特別重,整天憂鬱寡歡,後來在別的會員的引領下來到我們書畫協會,通過學習書畫,轉移注意力,讓她從精神上找到了寄托,走出了陰影。”蔣會長說。
書畫協會是社會團體,每逢重大節日、重大活動,會員們都積極參與,像是為礦節能減排綠色行動書寫作品,為職工家屬書寫福壽喜字等等。老年人都參加過老年大學,文化底子厚,又熱愛這項事業,一有活動基本上都能拿出得意作品。一些老人的作品不僅走出了東灘礦、集團公司,而且還走出了省,進入了全國!2008年,有三位會員的四幅作品在河北省野山坡被刻碑留念,永久保存。
“咱們這個書畫協會成立於2000年,那時候20個人,現在光是會員就有59個了。別看人數不多,卻有很多的的精英。”書畫協會會長蔣繼營介紹。“我們這裏有4個中國書畫家協會理事,17個書畫創作研究員,8個詩詞創作研究員……”
“礦領導對我們離退休人員非常關心、支持,讓我們共享改革發展帶來的新成果,我們打心眼兒裏高興,也時常想著為礦上做點什麼,來回報黨的好政策、礦各級領導的真情關愛。但是我們能做什麼呢,隻能是用手中的筆來歌頌、抒發感恩之情。”副會長劉維友充滿感激地道出了自己的心聲。
溢滿溫情的藝術班
“坐在教室裏的感覺太好了,來到這裏,不僅讓我們的生活變得充實、愉快,而且讓我們收獲了溫情和知識。”說這話的是東灘礦老年大學藝術班的學員劉英。
老年大學藝術班設有聲樂、二胡、舞蹈等課程,現有學員48人,他們在離退休前是高級工程師、高級麵點師、會計、化驗員等,“但是不管你以前是做什麼的,隻要來到這裏,我們就是一家人,大家互相幫助、互相支持、互相激勵。”有著高級工程師資格的賈彥英說。
的確,藝術班的學員完全是憑著自己的愛好入學的,他們中有的不認識音符,會問“3”、“4”怎麼唱,有的不懂樂理;甚至不會拿樂器……,況且每年都有新的學員進來,使一個班的學員水平參差不齊,老師上起課來十分困難。但是在這個藝術班不存在這個問題,即使你是今天剛剛進來的新學員,隻要你有誠心,隻要你肯用心,我們保證在一個月內讓他跟上課。教師們的表帶得到在場學員的一致讚同。
為了讓大家都能跟上課,教二胡的卓老師總是在課餘時間給個別學員進行課外輔導,不計任何報酬的。在卓老師比較繁忙的時候,班內水平較高的學員,也會主動承擔起來幫助新手的任務。賈彥英是藝術班的老前輩,每當班內有人跟不上課,她都會想盡辦法幫他們補上,空閑的時候帶著學員一起到公園去練習;時間緊張的時候,就晚上把學員帶到家裏進行輔導……
藝術班的學員還經常自發的組織到外郊遊,爬嶧山,去菏澤看牡丹等等,所到之處洋溢著歌聲,充滿著歡笑與相互關懷。“特別是爬嶧山的時候,海拔近600米,我們說著、唱著、笑著,一會兒就爬上去了,中間還不停下來休息,還帶動了不少年輕人的勁頭呢。”朱燕神彩洋溢地說。
“有一次去看牡丹回來的路上,由於身體不好,我在車上睡著了,迷迷糊糊的聽到賈姐對大家夥說:‘以後咱們多喊著嶽乃雲出來轉轉,讓她少睡覺,多鍛煉鍛煉身體。’我想這種關心是發自內心的,這是比親兄弟姐妹還要親的感情。”嶽乃雲說。
滋養生活的烹飪班
“今天我要教大家做的菜是:烏雞白鳳湯,特點:鮮香味美,營養豐富。烏雞營養豐富,老少皆宜。具有較高的藥用價值。它的主要做法是……,主料是……。”
“什麼樣的烏雞才是好的。”
“在市場上購買正宗烏骨雞,認準腳環是一個最直接簡便的方法,還有就是看清楚烏骨雞的‘十全’特征。這‘十全’特征是……
下麵我給大家示範烏雞白鳳湯的具體做法……”
為彌補離退休老年同誌在職時忙忙碌碌、無暇顧及飲食營養等欠缺之處,東灘礦以改善和提高生活質量為目標,於2009年9月在礦老年大學設置烹飪班,當年開辦就有33名離退休職工報名參加學習。烹飪班由礦招待所活食堂的中高級初級任課,每兩周開課一次,每次時間為兩個小時。課堂上老師深從營養價值、經濟價值、直至火候的高低,刀工的切法……細致耐心的給學員們講解,學員們刨根問底的求知態度,讓整堂課和諧融洽。
色香味俱全的菜燒好後,學員們很是積極地品嚐,笑聲、讚揚聲在整個教室回蕩。
課後學員們按照烹飪技術,積極地做給家人品嚐,大大改善了家庭的飲食生活。退休職工孫大娘說。“以前我的孫子總是嫌我做的飯不好吃,沒有飯店的有滋味,自從上了這個烹飪班,我的做飯技術有了很大的提高,孫子每頓飯都比從前吃得多,最近體重又增加了好幾斤呢。”
最美不過夕陽紅,溫馨又從容。東灘礦廣大離退休人員正用自己的熱情與執著豐富著自己,感染著他人;他們同樣在緊張忙碌的學習和生活中感受著快樂,享受著快樂,並從中感悟著生命的意義。用他們自己的話說就是:“我們的生活充滿著喜和樂。”(王東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