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帶徒”讓技術留在礦山
近日,在陝煤澄合董礦分公司井下隊,該公司機修大拿石翔華和結對徒弟鄭重簽下了自己的姓名,一筆一畫地立下責任與擔當,這是董礦分公司舉辦的一場“拜師會”活動縮影。隨著人員分流及退休等原因,董礦後備技術人才出現斷檔現象,為了適應礦井後續發展需要,董礦分公司根據專業項目認定,及時開展了“師帶徒”活動。
“師帶徒”不僅僅是傳技術,更要傳承工匠精神。在簽訂的師徒協議中,既有師徒雙方的責、權、利條款,也有對徒弟培訓學習的計劃、要求和目標,涉及內容廣泛,不僅隻是簡單的傳授知識,還有在思想進步,職業道德方麵培養的內容,更重要的是要傳授徒弟做人、做事的道理和原則,傳承內在的工匠精神,使其盡快成長為一名高技能的崗位能手。師傅更要在日常工作中指導鍛煉徒弟,達到共同發展、共同進步的目的。
“師帶徒”不僅僅是傳技術,更要傳承師傅絕活。像以往開展“師帶徒”活動,走形式的多,因為行業中的頂尖高手多半都有著他人難以掌握的絕活,這種絕活通常秘而不宣,“教會徒弟、餓死師傅”就是阻礙技術普及的原因之一。針對這一難題,董礦分公司通過“把高人找出來”和“把絕活傳出去”的方式挖掘礦區能人。今年,該公司工會在全礦適時開展了各類技術比武和“三絕”競賽活動,專門錄製了車間“三絕”視頻,旨在從一線職工中挖掘不為人知但實際工作中常用的絕招、絕技、絕活。
“師帶徒”不僅僅是傳技術,師傅徒弟好處多。要讓師傅們把自己的技術變成普通職工都能掌握的“基本動作”卻並非易事。有師傅不愛教,有徒弟不愛學,針對可能出現的懈怠現象,董礦分公司出台完善的激勵政策,每月將通過認證的技術項目,對師徒二人進行考核,在組織的專業技術考試中,徒弟隻要在前三名,各獎徒弟師傅500元,徒弟的成績轉化為師傅的業績,徒弟越出色,師傅越能“名利雙收”。“每月還有補助獎勵500元。”石翔華說。眼看著自己的技術變成了實實在在的效益,師傅們也不再“藏著掖著”,“師以徒為貴”蔚然成風。此外,董礦分公司還搭建起學習平台,辦起“技術”課堂,邀請專業技術人才登上講台傳授技術,讓更多職工有機會學習。
“獎金到是次要的,咱的技術留在礦山,服務礦山才是我們的心願。”董礦“兩雙”活動帶頭人石翔華說道,尤其是現在十九大召開在即,追趕超越勢頭正猛,看著自己的技術後繼有人,能為企業作出貢獻更感欣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