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井通風 “守護神”
“現在企業經濟效益下滑,但我從沒想過要離開礦山,我覺得企業需要我,需要更多的人投身到礦山事業中來!”麵對日益延長的通風係統線路,王忠斌帶領著通風區幹部職工一次又一次下井進行礦井風量、瓦斯監測工作,沒有一絲抱怨,有的隻是一腔熱情!
2016年2月8日晚,正值農曆除夕夜,王忠斌卻沒有在家陪伴家人,而是在井口進行著入井檢身。“已經十多年沒陪家裏人過除夕了……”“抱怨”的話語中隱藏的是他那顆獻身於煤炭事業的熱忱之心。“今天晚上要將通風係統進行全麵檢查,四個掘進頭,一個采煤麵,排查各個風機工作情況,沿途測定風量、瓦斯,最後從風井升井。”王忠斌在井下中央變電室裏認真填寫完旬檢記錄後,便獨自起身走入空無一人的井巷,從新年鍾聲敲響的那一刻起就開始踐行著礦井通風“守護神”的光榮使命。
2015年10月中旬,王忠斌正在井下進行帶班,由於合陽公司安陽井田煤質鬆軟,在掘進過程中屢有漏頂現象發生,且原煤自燃發火期隻有26天,恰巧上一班調度員通報1508回風掘進工作麵960米處發生約60厘米的漏頂,存在煤層自燃隱患,於是王忠斌把原本不屬於本次檢查線路的1508回風掘進工作麵也納入到了自己的檢查範圍當中。“王隊長,上班測風工剛檢查過局溫,”看到王忠斌舉起手中的紅外線熱成像儀,掘進隊班長李安義走了上來,“您放心,一切正常。”可王忠斌此時卻心中一緊,“哪裏正常?溫度顯示26.5度,還好一氧化碳濃度不高,你趕快去通知調度室下20桶馬麗散,再打電話給通風區要求在崗人員迅速集結,到1508工作麵進行漏頂封堵,我要在這裏繼續監測,必要時通知人員撤離……”待到人員、物料一切到位,王忠斌又和基層職工們一起對漏頂進行封堵,整整16個小時,王忠斌緊盯工作現場連眼都沒眨一下。
“一通三防工作不能隻停留在預防和處置的被動階段,”具有二十多年礦井通風工作經驗的王忠斌在一次經驗交流會上說:“我們一定要有符合自身實際的技術革新,促使礦井通風工作質量再上新台階。”為此,他首先將如何有效降低原煤在開采、運輸過程中的煤塵汙染列為自己的創新課題。經過多次實地調查研究,王忠斌通過觸痛原理將現有噴霧裝置啟動模式進行了合理改良,即原煤經過轉載機時撞擊噴霧撞杆,實現了噴霧裝置自動運行。隨後他又將井下所有噴霧裝置進行了串聯,有效提高了原煤在開采運輸過程中的霧化效果,從根本上降低了煤塵。在2013年的科技項目創新評比中,聯動噴霧裝置被正式命名為”忠斌式聯動噴霧“,並獲得澄合礦業公司五小創新科技進步一等獎,在全局範圍內進行推廣應用。在多年工作中,由他研究設計的防火門在合陽公司采煤工作麵防火工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並填補了澄合礦業公司在預防礦井火災方麵的一個空白;他按照不同角度為掘進工作麵彎道設計加工的風筒彎頭,為企業節省了大量的加工費。
“隻靠個人,力量有限!”王忠斌在收獲榮譽的同時,還將自身經驗毫無保留的傳授給基層職工。多年來,他堅持采取“集中學習與個人自學相結合”、“脫產培訓與業餘培訓相結合”、“井上講授與井下指導相結合”的方式,不斷強化員工培訓,通過“班前提問”、“員工間互問”、“班組間互考”、“井下現場抽考”等方式,對全隊上下60餘名職工進行了分批、分期強化培訓,進一步提高了通風專業人員的業務技能。在他的悉心指導下,合陽公司通風區湧現出了諸如楊欽洲、李瑩、王少鵬等大批勞動模範和技術能手,各類科技創新表彰也接踵而至,但王忠斌從不以此為傲,總是笑著說:“要幹的工作還有很多,這才哪到哪!”現如今,通風區幹部職工在王忠斌的帶領下,敢打硬戰、作風優良,在多次臨危受命中,承擔並完成了重要任務,成為了名副其實的礦井“急先鋒”。(王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