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星煤礦“一通三防”管理製度彙編
目 錄
瓦斯巡回檢查製度
瓦檢員交接班製度
排放瓦斯管理製度
巷道貫通管理製度
綜合防塵管理製度
通風設施管理及質量驗收標準
“一通三防”例會製度
“一通三防”重大隱患排查製度
一、礦井應建立專門的監測監控隊伍,應配備相應的具有通風和安全監測專業知識的工程技術人員,並保持隊伍的相對穩定。監測人員的配備應符合下列規定:
1、井下監測工按所使用傳感器每5台配1人;
2、監測中心站計算機操作員至少配備3人;
3、監測設備維修工至少配備1人;
4、便攜式儀器維修人員按在籍台數每50台配備1人;
二、礦監測隊應建立健全各工種崗位責任製,並建立設備儀器台賬、設備安裝運行記錄、巡檢記錄、故障檢修記錄、傳感器調校記錄、中心站運行日誌、監測監控係統圖等。
三、通風安全監控係統安設的種類、數量、位置、電纜敷設必須符合《01manbetx 》規定,井下分站必須懸掛連接設備、電纜說明牌板。
四、采煤工作麵上隅角、掘進工作麵掘進長度大於500米巷道的瓦斯異常區、正在施工的瓦斯鑽場均應安設瓦斯傳感器。
五、突出煤層掘進工作麵、石門斜巷揭煤一級瓦斯絕對湧出量大於3立方米/分鍾的掘進工作麵必須在其回風第一交彙點處設置瓦斯傳感器。
六、監控係統必須實現雙機熱備份,24小時連續運行。
七、傳感器、分站要保證不小於10%的備用量,要加強對所有設備的維修工作。
八、采煤工作麵上隅角必須安設瓦斯監測傳感器,在煤(岩)與瓦斯突出礦井和瓦斯噴出區域中進風的主要運輸巷道及回風巷道內使用礦用防爆特殊型蓄電池電機車必須設置車載式甲烷斷電儀或便攜式甲烷檢測報警儀。當瓦斯濃度超過0.5%時,必須停止機車運行。運輸巷的三輪車必須懸掛便攜式瓦斯報警儀,礦長、礦技術負責人、采掘區隊長、通風區隊長、工程技術人員、爆破工、班組長、流動電鉗工入井必須攜帶便攜式瓦斯報警儀。
九、監測工必須每天檢查通風安全監控係統是否正常,每班使用光學瓦檢器與瓦斯傳感器進行對照,當兩者誤差大於允許誤差時,先以讀書較大的為依據,采取安全措施並必須在8小時內對設備進行調校處理。
十、礦井瓦斯監控係統由各礦通風部門負責管理和維護。安全監控裝置發生故障時,必須及時處理,在故障期間必須製定專門的安全技術措施,該采掘工作麵必須停止生產。
十一、瓦斯監測監控室應每天打印瓦斯監測日報、瓦斯超限頻繁工作麵T1和T2傳感器24小時曆史曲線,瓦斯監測日報表中必須注明瓦斯超限原因,報表和曲線每天必須送有關領導審閱。
十二、甲烷傳感器每隔10天必須用校準氣體和空氣調校一次,並對斷電功能進行測試。
十三、監控室值班員發現瓦斯超限時,應立即向通風調度彙報,通風調度向礦調度彙報,並向有關領導彙報,做好整個過程的記錄,以便03manbetx 處理。
十四、監控室對監測點的變更,應建立詳細記錄,以便查找數據。
十五、為監控係統配備的計算機及其他設備必須放置在監控室內不能用作其他用途,做到專機專用,以保證安全監控工作的連續性及各項功能的發揮。
局部通風管理製度
一、掘進工作麵風機供電必須實行“三專兩閉鎖”,局部通風機必須實現“雙風機、雙電源、自動切換”,其它輔助設備必須齊全。局部通風機必須安設在進風巷道中距回風巷道口不得小於10m以外的新鮮風流中。
二、掘進工作麵局部通風機必須保持正常運轉,嚴禁隨意停電停風。若需要停電時,施工單位必須提出書麵停電申請報告報礦調度室及生產技術部、機電部審批,經審批後,由調度室通知施工單位和通風部門,待做好停風前的準備工作後,方可停電。否則要追究停電單位的責任。局部通風機必須保證完好和不失爆,並按設備規定定期檢修。
三、凡未經調度室批準,隨意停止局部通風機或因供電線路、局部通風機開關、閉鎖等故障而引起局部通風機停運,不論時間長短,均屬無計劃停風。由礦安監部負責,組織相關部室和責任單位參加進行追查、處理。若因此造成瓦斯超限積聚時,還要對責任單位和個人進行經濟處罰。
四、凡是無計劃停風,調度室每班必須按台次詳細記入“無計劃停風台賬”報告有關單位和領導。
五、調度室接到無計劃停風報告後,必須立即向通風隊和值班領導彙報,值班領導立即通知通風隊組織安排放瓦斯人員,貫徹措施,局部通風機送電前必須符合送電要求,送電後必須按排放瓦斯的有關規定排放瓦斯,否則要追究通風隊領導責任。
六、局部通風機停運後,施工單位電工必須立即從配電沿途所有開關從裏向外逐台打到零位,並進行閉鎖,同時瓦檢員將工作麵所有人員撤到安全地點,在停風巷口設棚欄、警標。
局部通風機回複送電前,瓦檢員應檢查配電點前後和局部通風機及其開關附近10米內風流中瓦斯,當瓦斯濃度不超過0.5%時,方可送電,啟動局部通風機排放瓦斯。排放瓦斯時嚴格執行巷道瓦斯排放安全技術措施、嚴禁“一風吹”。
瓦斯排放結束後,瓦檢員和電鉗工進行恢複送電工作。瓦檢員應從配電點到工作麵由外向裏逐台檢查電氣及其開關附近20米範圍內瓦斯濃度1%以下時,電鉗工方可由外向裏逐台送電,恢複正常生產。
七、局部通風機管理必須指派專人負責,實行掛牌管理一台一牌,任何人不得隨意停開風機。不管什麼原因使局部通風機停止運轉,未經瓦檢員同意,任何人不得重新啟動局部通風機。
八、掘進工作麵風筒出風口的風量煤巷、半煤岩巷掘進麵不小於90m3/min;岩巷掘進麵巷道淨斷麵小於或等於8m2時,風量不小於72m3/min;巷道淨斷麵大於8m2時,風量不小於90m3/min;風筒末端到工作麵的距離在保證瓦斯不超限、風速符合規定的前提下,煤巷及半煤岩巷不大於5米,岩巷不大於12米。
九、風筒的維護和管理應由專人負責,並嚴格按“通風質量標準”要求,若風筒出現問題或通風距離不符合規定造成瓦斯超限時,要追究風筒維護人和相關人員的責任,風筒彎頭的製作要符合《通風工01manbetx 01manbetx 》要求。
十、凡新上的掘進工作麵,要在開工前一周由生產技術部向通風隊下達開工通知單。通風隊接到通知單後,立即編製局部通風設計和排放瓦斯措施報有關單位審批。若通知內容不符合“一通三防”規定時,通風隊有權拒絕執行。通風隊接到已審批的作業01manbetx 後,方可設置局部通風機延接風筒啟動風機。
十一、岩巷隨著工作麵的延深,施工單位必須沿岩巷道腰線每隔3米打一個風筒吊掛眼,否則造成風筒不能及時延接。不管瓦斯超限與否都要追究施工單位的責任。
十二、為了杜絕局部通風機無計劃停風,局部通風機的使用管理單位必須做好以下工作:
1.入井的風機,由通風隊、機電隊分別建立台賬,風機運行六個月後必須升井,強製檢修,如果計劃更換則由通風隊、機電隊共同聯批,調度室安排時間實施。
2.風機及開關檢修完後必須簽發合格證,入井時必須經機電隊、通風隊、使用單位聯合驗收並簽字。
3.使用單位定期對局部通風機設備及線路檢修,必須保證風機和線路供電正常,風機專用線路上所設檢漏和保護裝置應定期試驗,並做好記錄。
4.井下風機出現問題需要更換時,由通風隊負責,必須盡快升井,以便簽訂設備損壞原因和及時修複設備。
十三、風機要定期進行自動切換試驗,由當班瓦檢員、安監員、施工隊電工參加,每天試驗一次,並向調度室彙報,有記錄可查。
十四、局部通風機有計劃停風必須填寫停風申請表,內容包括:停風地點、停風原因、停風班次、停風時間等。經通風隊、礦調度室批準後,由礦調度室通知施工隊停電撤人,並做好記錄。
瓦斯巡回檢查製度
一、本礦應配備足夠的瓦檢員並保持隊伍的穩定性。
二、所有采掘工作麵、硐室、使用中的機電設備的設置地點、有人員作業的地點都應納入檢查範圍。每月由通風隊編製瓦斯檢查地點設置計劃,報礦總工程師審批。
三、每班瓦斯和二氧化碳檢查次數必須符合《01manbetx 》規定和下列規定:
1,.采掘工作麵:每班檢查次數不少於3次,如瓦斯變化異常有突出危險的工作麵必須經常進行檢查。
2.井下硐室、備采工作麵、采區回風、利用局部通風機通風的其他工作地點每班檢查次數不少於1次。
3.密閉:每周檢查次數不少於1次。
4.采煤工作麵進、回風及其他回風流中安設的零散機電設備,應設立瓦斯檢查點,每班的檢查次數不少於1次。
5.瓦斯尾巷的檢查次數與采掘工作麵相同:
6.井下停風地點柵欄外風流中的瓦斯濃度每班至少檢查一次。
7.有硫化氫的采掘工作麵,硫化氫的檢查次數與瓦斯檢查次數相同。
四、井下瓦斯牌板的設置地點:
1.采煤工作麵:應設立在距工作麵30-50米內的回風巷道中。
2.掘進工作麵:應設在距工作麵10米範圍內的安全地點。
3.井下硐室及備采工作麵應設在人員進入口附近。
4.采區、礦井一翼及礦井總回應設在回風彙合處域內100米附近。
五、瓦斯檢查員的配備符合《規程》和下列規定:
1.采掘工作麵必須設專職瓦檢員。
2.井下各類峒室、礦井總回係統的瓦斯檢查,按礦井區域配備瓦斯檢查員;
3.利用局扇通風的其他工作地點也必須派瓦檢員進行檢查。
六、瓦檢員職責:
1.對所負責的工作地點進行認真細致的定點、巡回瓦斯檢查工作、
2。爆破作業地點必須堅持“一炮三檢”和“三人聯鎖”放炮製度;
3。負責對管轄工作地點範圍內的硐室、進回風的瓦斯檢查工作;
4.檢查管轄工作地點範圍內的“一通三防”設施是否完好。
5.檢查管轄工作地點範圍內的煤塵是否超限,檢查放炮後是否灑水或衝洗井巷,檢查防塵設施是否完好使用正常;
6.負責局部通風地點停風後撤人、設柵欄及恢複通風前會同班組長的檢查瓦斯工作;
7。檢查風筒是否完好,風筒出風口距離是否符合要求;檢查監督放炮員是否違章放炮(如明火炮、糊炮、不用水泡泥等)。
8.每班至少兩次巡回檢查管轄工作地點範圍內所有正常通風巷道的情況,掌握其區域內“一通三防”設施狀況和巷道狀況。
9.每個工作地點必須堅持班中“三彙報”製度,發現異常情況,必須及時彙報,並采取果斷措施進行處理。
10.所檢查的瓦斯數據必須真實可靠,不得弄虛作假或空班漏檢,瓦斯檢查記錄必須做到“三簽字”(即采掘班組長、放炮員、瓦檢員)。
11.瓦檢員必須堅持在固定地點交接班製度。
七、井下發現問題應立即進行處理,並向調度室彙報;處理不了的立即彙報、請示處理。
八、瓦斯檢查原始記錄、檢查牌板、調度台賬必須做到“三對口”。
九、礦長、技術負責人、爆破工、采掘隊隊長、通風隊隊長、工程技術人員、班長、流動電鉗工下井時,必須攜帶瓦斯便攜儀或光學瓦檢儀。
瓦檢員交接班製度
1.瓦檢員必須嚴格按照規定的路線行走,到工作麵製定地點交接班(交接地點由通風隊規定,一般應在工作麵電話處或就近電話處)。
2.井下各檢查地點交接時間通風隊必須明確規定,瓦檢員應在規定的時間內交接班(不得超過20分鍾)。
3.交接班時,交接人員必須當麵交代清楚工作麵瓦斯及“一通三防”設施完好情況,接班人必須在交班人瓦斯檢查小票上簽字,交班人和接班人必須同時通過電話向調度室彙報。否則,按未在規定地點交接班處罰。
排放瓦斯管理製度
二、排放瓦斯前,由礦總工程師或生產部技術負責人負責組織向所有參加排放的人員認真貫徹排放措施,參加排放的人員都要簽字。參加排放人員應包括現場指揮人員、礦調度、通風調度、瓦檢員、安檢員、風筒工、監測工、施工隊電工、警戒人員及通風、機電、安檢、礦調度等部室負責人,如果救護隊排放,救護隊員也應參加。
三、成立排放瓦斯指揮部,指揮部設在礦調度室。
四、瓦斯排放實行分級管理
1.局部通風機臨時停風的地點,當停風區域中的最高瓦斯濃度不超過1%、最高二氧化碳濃度不超過1.5%、局部通風機及開關附近10m以內風流中的瓦斯濃度不超過0.5%時,由瓦檢員開啟局部通風機,恢複正常通風。
2.停風區中瓦斯濃度超過1.0%或二氧化碳濃度超過1.5%,最高瓦斯濃度和二氧化碳濃度不超過3.0%,由生產技術部負責人指揮,通風業務主管現場指揮進行排放;
3.停風區中瓦斯濃度或二氧化碳濃度超過3%。或啟封密閉排放瓦斯時,由礦總工程師擔任總指揮,生產技術部負責人和救護隊指揮員擔任副總指揮,通風隊長和救護隊指派的指揮員擔任現場指揮,由救護隊實施排放。
4.因停電和檢修主要通風機停止運轉或通風係統遭到破壞,恢複通風時,必須製定恢複通風、排放瓦斯和送電的安全措施。
五、排放瓦斯前,生產技術部必須向礦調度室申請,需要救護隊排放時,必須提前一天由礦調度彙報三安公司調度,由三安公司調度通知救護大隊並彙報礦業公司分管領導,救護隊接到通知後,必須提前到礦上了解情況,製定行動方案。
六、排放人員到位後,由現場指揮人員落實檢查各地點的警戒、停電撤人情況、通風係統情況及局部通風機及其開關附近的瓦斯情況等,隻有全部準備工作到位後,經礦總指揮同意後,方可進行排放。
七、排放瓦斯過程中,排放瓦斯人員要控製排放風量,嚴禁“一風吹”。排出的瓦斯與全風壓混合處的瓦斯和二氧化氮濃度不得超過1.2%。在全風壓風流混合出應懸掛便攜儀或瓦斯監測傳感器,進行連續監測,報警值為1.5%。
八、瓦斯排放完畢後,現場負責人必須進行認真檢查,隻有恢複通風巷道風流中瓦斯不超過1%二氧化碳濃度不超過1.5%時,彙報總指揮,請求恢複送電、撤出警戒。
九、安監部門必須派專人現場對整個排放瓦斯過程進行全麵監督,措施落實不到位,嚴禁排放。
十、建立排放瓦斯記錄台賬,內容包括:排放地點,排放時間、排放原因及排放前後的瓦斯濃度等。
十一、本製度自發布之日起執行。
巷道貫通管理製度
一、巷道貫通必須編製貫通及風流調整安全技術措施,由礦總工程師審批。貫通措施應明確循環進尺、施工工藝、前探專控的數量、深度及貫通點的臨時支護形式等。風流調整措施應明確貫通後的通風係統、各地點的風量分配,控製風流的通風設施位置。調整風流的步驟、聯係電話及調風領導小組人員職責等。
二、由礦總工程師或生產技術部負責人組織貫徹巷道貫通及風流調整安全技術措施。參加人員包括:通風、生產、機電、安檢、調度室等業務負責人及參與調風的人員。措施貫徹後,參加人員必須簽字。
三、掘進巷道貫通前。綜合機械化掘進巷道在相距50米前、其它巷道在相距20米(煤巷30米)前,地測業務主管必須向總工程師及有關部門發放貫通通知單,並在巷道中設有控製貫通距離的明顯標誌。
四、生產技術部在接到貫通通知單後,必須安排停止一個掘進麵工業,隻能從一個掘進麵掘進。
五、施工單位接到貫通通知單後必須按措施要求進行施工,施工單位的技術員必須每天進行尺上圖,並向生產、地測、通風業務主管、調度室通報進尺情況。當貫通距離剩餘2m時,必須停止掘進,並及時通知通風調度,待調風人員到位後,方可貫通。
六、通風業務主管接到貫通措施和貫通通知單後,按措施要求做好貫通後風流調整的準備工作,同時每天將貫通剩餘距離填寫到通風日報上。
七、巷道貫通及風流調整工作由總工程師統一指揮,貫通領導小組成員各負其責。貫通時,通風隊幹部和施工隊隊長親臨現場指揮,安檢部派專人現場檢查,監督貫通措施執行情況。
八、貫通時,停掘的工作麵必須保持正常通風,設置柵欄及警戒,經常檢查風筒的完好狀況和工作麵及其回風流中的瓦斯濃度,瓦斯濃度超限時,必須立即處理。掘進的工作麵每次放炮前,必須派專人和瓦檢員共同到停掘的工作麵檢查工作麵及其回風流的瓦斯濃度,瓦斯濃度超限時,必須先停止工作麵的工作,然後處理瓦斯,隻有在兩個工作麵及其回風流中的瓦斯濃度都在1%以下時,掘進的工作麵方可放炮,每次放炮時,兩個工作麵入口都必須有專人警戒。
九、巷道貫通後,必須停止采區受影響區域內的一切工作,切斷電源,撤出人員,立即調整通風係統,風流穩定後,彙報總指揮,方可恢複工作。
十、間距小於20m的平行巷道的聯巷貫通,必須遵守上述各項規定。
綜合防塵管理製度
一、地麵部分
1.煤廠負責各自業務範圍內各轉載點噴霧和消塵灑水設施的安裝、使用、維修、管理工作,做到靈敏可靠,使用正常,並負責本業務範圍內的回水係統的暢通。
2.礦安檢部門組織有關單位定期對煤廠的防塵係統及消塵工作進行檢查,對於係統不健全、設施使用不正常,消塵不及時造成煤塵飛揚和堆積現象,按有關規定進行處罰,並限期整改。
二、井下部分
1.礦井必須建立完全的靜壓灑水係統,地麵建築永久性水池,容量不得小於200m3
2.礦井綜合防塵係統(包括地麵煤廠係統)必須健全,礦井的進回大巷、采區進回風巷、上下山、皮帶運輸巷、采掘麵的進回風巷、運輸轉載點、裝在點、翻罐籠等處均要設置防塵管路,皮帶斜井、皮帶運輸平巷每隔50米設一個三通閥門,其它巷道100米設一個三通閥門。
3.防塵用水水質要達到下列要求
(1)懸浮物含量不得超過150mg/L
(2)懸浮物粒度直徑不得大於0.3mm
(3)水的PH值在6—9.5範圍內
水質必須每季度測定一次。采區巷道、采掘工作麵巷道管路中,都要安裝過濾器,每月要衝洗一次過濾設施。
4.回采工作麵防塵措施
(1)工作麵防塵
工作麵必須堅持放炮前後灑水和衝洗巷幫、放炮使用水泡泥等綜合防塵措施。
(2)噴霧灑水設施
回采工作麵必須有完善的灑水消塵係統,進、回風順槽每天至少衝洗一次,嚴禁巷道煤塵堆積。各種噴霧設施要符合下列要求:
①工作麵距上下出口不超過50m各安裝一道水幕,水幕覆蓋全斷麵,靈敏可靠,霧化好,使用正常
②炮采工作麵實現炮前炮後灑水或人工手鎬落煤前也要進行灑水消塵。
③各轉載點噴霧,要設置到位,使用正常,必須采用噴嘴型結構。
④各種噴霧灑水設施在工作麵投產時必須一步到位,安裝齊全。
5.掘進工作麵防塵措施
①掘進工作麵防塵係統管路完善,三通閥門齊全,必須采用濕式鑽眼、水炮泥、放炮噴霧、衝刷井壁巷幫、裝煤(岩)灑水和淨化風流等綜合防塵措施。
②距掘進工作麵50m安設一道淨化水幕。
6.運輸巷道防塵措施
①主要運輸大巷每月衝洗一次,主要進、回風巷每月衝洗一次,采區上下山巷道每旬衝洗一次。
②主要運輸大巷底卸倉,小井煤倉繞道等處,聯通的采區巷上部車場繞道,必須安裝灑水裝置降塵。
7.各種噴霧、設施的安裝規格要求如下:
①溜子轉載點,可以使用一個噴嘴,但是必須有固定架,噴嘴距轉載點300—600mm,要求霧化好,水幕能覆蓋轉載點。
②皮帶轉載點使用2—4個噴嘴的噴霧,噴嘴間距200-300mm,噴霧架必須固定,噴嘴距轉載點400—600mm,要求霧化好,水幕能覆蓋轉載點。
③溜煤眼上口噴霧使用3—5個噴嘴,噴霧架吊掛位置距轉載機頭不大於1m,要求霧化好,水幕能覆蓋溜煤眼上口和轉載機頭。
④巷道用淨化(包括放炮)噴霧,要求噴霧架長度不少於巷道寬度的三分之二,噴嘴間距為200—300mm,噴嘴個數根據噴霧架長度確定(但最低不能少於4個),噴嘴的出水口要迎風安設,要求霧化好,水幕能封閉巷道全斷麵。
⑤溜煤眼下口的噴霧要求與巷道用淨化水幕相同,安設位置為放煤嘴下風側1—2m處。
8.隔爆設施
生產礦井每延伸一個新水平、新采區,都要進行一次煤塵爆炸性鑒定工作。
凡鑒定有煤塵爆炸危險的礦井,必須采取預防和隔絕煤塵爆炸的措施,並符合粉塵防治規範預防和隔絕煤塵爆炸的有關規定,其中:
①凡采區以上巷道必須設置主要隔爆水棚,用水量按巷道斷麵麵積計算,不小於400L/m2,水棚排拒1.2—3m,棚區長度不小於30m,在采區巷口以裏50—75m巷道內設置。
②采、掘工作麵隔爆水袋,用水量按巷道斷麵積計算,不小於200L/m2,水棚排拒1.2-3m棚區長30m,在進、回風順槽口、掘進巷開口抬棚以裏50—75m範圍巷道內設置,並距風門要大於250m。
③隔爆設施要實行掛牌管理,牌板標明:地點、水袋個數、棚區長度、水量、斷麵等參數,水棚檢查每半月一次,要經常保持水袋的完好和規定的水量。
9.粉塵測定
礦井必須按粉塵防治規範要求,配備專職測塵員和測塵儀器,進行粉塵測定工作。測定次數要符合下列要求:
①井下每個測塵點粉塵每半個月測定一次,測定全塵,同事測定呼吸性粉塵。
②綜采、綜掘工作麵每季度進行一次全工作班連續粉塵測定。
③粉塵分散度每季度測定一次。
④粉塵中遊離SiO2含量每半年測定一次
粉塵測定結果要每月上報礦總工程師和三安公司各一份。
通風設施管理及質量驗收標準
一、井下通風設施必須建立永久設施,禁止臨時設施出現。
二、風門、密閉、風窗等通風設施的牆體必須用磚或料石砌築(嚴禁使用其它材料)。
三、通風設施構築前,通風部門必須編製專門的通風設施設計及安全技術措施,設計的內容包括位置、材料、規格、掏槽深度、牆體厚度等,並報礦總工程師審批。
四、每一道通風設施在施工前,由技術員組織施工人員貫徹通風設施設計及安全技術措施,確保工程質量達到通風質量標準要求。
五、通風設施必須按設計要求構築。設施構築完後,三日內由礦通風業務主管組織有關單位進行驗收,有記錄可查。未經驗收的通風設施在標準化檢查中按不合格的通風設施論處。
六、通風設施要分類進行統一編號,並有說明牌,說明牌內容包括編號、地點、材料、規格、掏槽深度、牆體厚度、建築時間。施工負責人、質量驗收人等。
七、密閉距巷道口不得超過6米,在距巷道口小於2米處要設置柵欄,柵欄縱橫間距不大於0.2米,高度不低於1.6米;密閉距全風壓通風巷道不足2米的可不設柵欄。密閉要設檢查牌,檢查牌內容包括溫度,CO濃度、CO2濃度、CH4濃度、檢查時間、檢查人等,每周至少檢查一次。
八、井下所有風門必須實行聯鎖。
九、通風隊必須建立通風設施管理台賬和通風設施檢查維護台賬。通風設施管理台賬應包括:設施編號、名稱、材料、牆體厚度、掏槽深度、施工時間、施工負責人、質量驗收人。風門是否聯鎖及設施規格(風門規格、風窗尺寸等)等內容。
十、任何單位和個人無權改變通風設施的原有狀況。若確因生產因素需要改變設施狀況,則必須寫出書麵申請,經通風、安檢等部門同意,礦總工程師審批,並在礦調度會提出計劃,由通風隊給予配合;當申請單位完成既定工作後,要及時通知通風隊,由通風隊負責恢複通風設施的原有狀態。
十一、礦各生產單位對本單位生產管理區域內的通風設施負有管理責任,設施損壞時,要及時彙報通風部門進行處理。
十二、設施前後5m範圍內,任何單位不得安設電氣設備,不得防治物料,車輛,雜物等。
十三、對於破壞通風設施的行為,任何人員都有權製止並向礦有關部門反映。破壞通風設施的單位和個人,由通風科組織有關部門進行追查,按規定進行處理。
十四、井下人員或車輛通過風門時,不得將兩道風門同時打開,否則,按破壞通風設施進行處罰。
十五、控製風流的設施嚴禁設置板閉、風障及風簾等臨時性設施,嚴禁溜子、皮帶通過風門或牆體。
“一通三防”例會製度
一、礦每月召開一次通風例會,通風例會主要內容:
1.當月工程量完成情況;
2.下月工作計劃;
3.近期工作存在的問題及需要解決的問題。
二、礦一通三防例會每次必須做好記錄。
“一通三防”重大隱患排查製度
為了認真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安全生產方針,及時發現和排除“一通三防”重大隱患,防治重大02manbetx.com 發生,特製訂本製度。
一、“一通三防”重大隱患的確認
根據《國務院關於預防煤礦生產安全02manbetx.com 的特別規定》和《煤礦重大安全生產隱患認定辦法》的規定,下列情況均屬“一通三防”重大隱患:
1、礦井全年產量超過礦井核定生產能力的;
2、礦井月產量超過當月產量計劃10%的;
3、瓦斯檢查員配備數量不足的;
4、不安規定檢查瓦斯,存在漏檢、假檢的;
5、井下瓦斯超限後不采取措施繼續作業的;
6、未建立防止突出機構並配備相應專業人員的;
7、未裝備礦井安全監控係統和抽放瓦斯係統,未設置采區專用回風巷的;
8、未進行區域突出危險性預測的,未采區區域與局部防突措施的,未進行防治突出措施效果檢驗的,未采區安全防護措施的;
9、未按規定配備防治突出裝備和儀器的;
10瓦斯礦井未按《煤礦安全規程》第145條的規定建立抽放瓦斯係統的;
11、雖建有礦井安全監控係統但未配備專職人員進行管理使用和維護的;
12、傳感器設置數量不足、安設位置不當、調校不及時,瓦斯超限後不能斷電並發出聲光報警的;
13、礦井風量不足的;
14、主井、回風井同時出煤的;
15、沒有備用主要通風機或者兩台主要通風機能力不匹配的;
16、違反規定串聯通風的;
17、沒有按正規設計形成通風係統的;
18、采掘工作麵等主要用風地點風量不足的;
19、采區進(回)風巷未貫穿整個采區,或者雖貫穿整個采區但一段進風、一段回風的;
20、風門、風橋、密閉等通風設施構築質量不符合標準、設置不能滿足通風安全需要的;
21、煤巷、半煤岩巷和有瓦斯湧出的岩巷的掘進工作麵未裝備甲烷風電閉鎖裝置或者甲烷斷電儀和風電閉鎖裝置的。
二、隱患的分類
“一通三防”隱患按照解決的難易程度,分為A、B、C三級。A級隱患指解決難度大,礦解決不了,須由公司解決的隱患;B級隱患指解決難度大,部室、區隊解決不了,須由礦解決的隱患;C級隱患指須由部室、區隊解決的隱患。
三、重大隱患處理的原則
凡有以上重大隱患和行為的,應當立即停止生產,排除隱患,並要製定防範02manbetx.com 發生的措施和應急處理預案。要堅持無措施不生產、措施不落實不生產、隱患不排除不生產的原則。
因安全生產隱患措施不落實、整改不到位、導致02manbetx.com 發生,對事故隱患排查中的責任人,在事故的調查處理中要認定其責任,並加重處罰。
四、“一通三防”重要隱患排查和治理
1、礦至少每月組織一次“一通三防”隱患排查。隱患排查由總工程師組織,生產技術部和有關管理人員、工程技術人員及職工等參加。
2、各級領導、安全管理人員,工程技術人員和職工在日常工作中,應隨時排查責任範圍內的“一通三防”隱患。
3、職工通過各種途徑上報或舉報的“一通三防”事故隱患,應及時進行核實和排查。
4、對排查出的“一通三防”隱患要召開專題會議進行確認,按A、B、C三級進行分類監控和治理,並製定專人建檔登記。
五、“一通三防”重大隱患的整改和驗收
“一通三防”重大隱患的整改貫徹“分級負責、責任落實”的原則。
A級隱患由總工程師組織礦有關部門製定事故隱患治理方案,治理方案包括治理期限和目標、治理措施、機構和人員。經費和物資保障、一級應急救援預案等內容,並組織實施。隱患治理完成後,由三安公司技術部組織驗收並對治理效果進行評價,確認事故隱患已消除,由驗收人員簽字備案。
六“一通三防”重大隱患的報告和管理
礦必須嚴格按照分級管理的原則進行隱患報告。
A、B級“一通三防”重大隱患經礦總工程師簽字後,每月1日前將上月“一通三防”重大隱患排查和整改情況報技術部備案。
上報的隱患在未整改完畢前,必須每月上報,直至隱患整改完畢銷號。不得隱瞞不報、謊報或拖延不報。“一通三防”重大隱患未整改到位不得恢複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