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壩煤礦花果山陵園修繕完工
本報訊花果山陵園2013年4月23日被宣威市人民政府列為宣威市第二批文物保護單位。雲南省田壩煤礦鑒於陵園建得早,加之風吹日曬和雨淋,部分建築嚴重破損,存在嚴重安全隱患,為了保護好陵園建築,消除安全隱患,田壩煤礦按照國家文物保護規定,經地方政府相關部門同意,在企業處於非常困難時期,發揚紅軍精神,咬緊牙關也要把陵園建好,確保安全。於2014年4月初,對陵園進行了整體修繕,目前,修繕已經完工。
走進田壩煤礦工會,遠遠看去樸素莊重的花果山大門展現在眼前,大門左側的兩塊大理石碑上鑲嵌著“宣威市第二批文物保護單位:田壩紅軍烈士陵園”和“田壩紅軍烈士陵園簡介”字樣。進入陵園,兩邊花草飄香、綠樹蔥蘢,綠蔭通道直通紀念碑,放眼望去“紅軍紀念碑”幾個鮮紅的大字映入眼簾,碑座的大理石上介紹了烈士犧牲的情況。碑後是立碑時栽的一棵雪鬆,現在已經長成又粗又高的參天大樹,枝繁葉茂。接著,順台階而上就到了紅軍亭,站在紅軍亭可一覽田壩煤礦芳姿,高樓綠樹相間,透露著礦山的美麗。
花果山陵園位於田壩煤礦轄區內,占地60畝,紅軍烈士紀念碑建於陵園中,據史料介紹,當時,紅軍在田壩休整了兩天,兩名在來賓鋪戰鬥中身負重傷轉移的紅軍指戰員因醫治無效犧牲於田壩灣子村,另外兩名1936年3月23日在紅軍虎頭山戰鬥中負重傷轉移時滯留龍德村的傷員被尾追的滇軍殺害。當地群眾滿懷悲憤將4名烈士遺體就地掩埋。解放後,當地政府為4烈士立了碑。1979年,雲南省田壩煤礦黨委重修烈士墓地,作為礦區革命傳統教育重要內容之一。
1984年10月1日,地方政府和田壩煤礦重新修建了紀念碑。墓後山頂建有一座紅軍紀念亭,曆經30年的修整完善,已形成集碑、亭、甬道、水池、花池、草坪、林地為一體的多功能教育基地,被人們譽為“花果山陵園”。每逢清明時節,前往祭奠的幹部、群眾、中小學生絡繹不絕。王光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