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拓穎:井下印象
我從小生在礦山,長在礦山,現在又子承父業回到礦山工作,用當下時髦的詞來講,我應該算是一個名副其實“礦三代”吧。
我初次接觸煤礦,是通過擺放在爺爺辦公桌上的幾本《煤礦工人安全教育漫畫》了解的。這些書讓我對煤礦的一些知識和設備有了一些初步的認識。
我再次接觸煤礦,是在父親的單位。從我家到單位的路上,道路及兩旁的植物、土地的顏色逐漸加深。工人師傅們肮髒的散發著怪味的工作服,狹小低矮的食堂,黑乎乎油膩膩的澡堂,鋪滿了煤塵的辦公室構成了我對煤礦的最初印象。這裏的一切都是黑灰色的,甚至燦爛陽光在這裏都會變得黯淡。
隨著時間的流逝,我考上了礦大,選擇了一個新開設的能源類專業,希望可以從此不再與煤礦扯上關係。但是隨著學習的深入,我發現這個專業和煤礦還是有著很多的聯係,並且學習了很多和煤礦有關的課程。正是通過專業課程的學習,讓我熟悉了煤炭行業的發展曆程以及現階段的技術狀況,也讓我接觸到了國內外一些先進的采煤理念。至此,我年少時對於煤礦的偏見開始慢慢退去,並逐漸用專業的眼光去了解這個行業。
轉眼間,我畢業了,回到了礦山。但這一次,我沒有了印象中的那些肮髒與混亂,轉而代替的是明亮幹淨的辦公室,西裝革履的工作人員,擁有烘幹機的洗衣房,鋪著白床單的公寓,幹淨的職工食堂。這些改變完全顛覆了我心目中煤礦的印象。我也沒有了年少時對於煤礦深深地厭惡,現在的我更願意通過自己學到的知識來為煤礦事業服務,提升理念,發展技術,改變其他人對於煤礦的偏見和誤解,讓煤礦工人真正地獲得世人的尊重和認可。
我想,通過我們的努力,未來的煤礦一定會發展得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