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雷偉:奶奶的生日
奶奶的生日
前幾天,我的奶奶剛過完76歲大壽。生日那天,人不算多,奶奶再次強調今天可不是她的生日,她說既然大家都來了,就當串門走親戚了。看著她滿頭的銀發和已經佝僂的身體,那一刻,我想起很多。
奶奶是個嘮叨的人,也許是年紀大了,也可能是我們長時間不在她身邊。她會在我看新聞聯播時說,共產黨是真好,我小時候在娘家時有部隊進村,村裏每家每戶都會緊閉大門,因為他們會抓人,隻有共產黨的部隊會輕敲門說“大伯,大娘,你們不要害怕,我們隻是路過,討個灶台做飯吃”,隻有他們來時我才吃飽過飯。她會在我擦拭爺爺的遺照時說,老擦那個幹啥啊,你爺爺不是“好”人,他一輩子抽煙喝酒打牌,不喜歡幹農活,除了比我大16歲的年紀,就剩下“投機倒把”賣鍋盔的功勞了。每當她說完這些,我的腦海裏卻浮現出另一番景象——爺爺背著我去縣城吃最好的蜜餞粽子。這幾年,她的嘮叨卻成為我的精神慰藉,每次工作不順時,總會給她打個電話,她會高興地從我家裏一直聊到遠在廣西當兵的表弟,這些家庭瑣事聽著聽著我的眼角會噙滿淚水,她不知道那時候我隻是想對她說我想家,想她了。
奶奶是個“能”人,村裏人都這樣說。奶奶年輕時幹過生產隊的廚子,當過生產小組的組長,是村裏第一個承包自留地種菜的女能人,太陽還沒升起的田地裏,村裏廟會的迎佛隊伍,哪怕是村裏年輕夫妻鬧不和都有她的身影。上了歲數後,她也沒閑下來,自顧自地在家裏的後院“折騰”出一片空地,種黃瓜、西紅柿、辣椒、韭菜等等,不打農藥,不施化肥,每天的早飯前,她會拿著小鋤頭在菜園地裏除草,每天的晚飯前,拿著小水桶一顆一顆地澆水,和對自己的孩子一樣親。工作後,我老是會對她發牢騷,我現在沒房子,沒車,更談不上媳婦,她卻從來沒著急過,指著後院的菜園說,奶奶年輕時候可真沒想過,我現在還會種菜,我都不敢想我這輩子還能看上電視,用上洗衣機,更別說坐小車了,你看看現在不是啥都有了,你太著急了,前麵有路還怕走不直麼。
因為父母常年在外工作,從小到大都是奶奶照顧我的衣食住行,到現在我總記得我腳燙傷奶奶用人力車接我上下學,高三備考陪我夜讀的場景……一幕幕總讓我感動。奶奶50歲那年,家裏人第一次為她過生日,卻傳來她長女我姑媽去世的噩耗,從那以後為了避免她傷心,子女們就將她的生日改到了每年的今天。
那天吃完壽麵,一大家子人圍在她身邊,她突然說道:“我要是得了不治之症,你們都不要為了治病讓我痛苦,我看電視上講,安樂死挺好”。頓時我們這些晚輩們都低頭不語,氣氛沉悶。“但現在我可不能走,我還沒看見我大孫子娶上媳婦,我還等著抱重孫子呢!”她笑嗬嗬地補充道。奶奶喜歡宋丹丹小品中的一句台詞,她也會常念叨:生在舊社會,長在紅旗下,走在春風裏,兒孫懷裏抱。
這麼多年,我們還是欠她老人家一個生日。
(彬長大佛寺礦業公司 史雷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