穀亮明:與其埋在“春天裏,不如死在編製裏”
與其埋在“春天裏,不如死在編製裏”
近日,“不如死在編製裏”引致了許多網民的關注,漂亮女孩研究生爭當環衛工,落選後發誓“就算是死,我也要死在編製裏!”,比厚德載霧的霧色還要濃重的黑色幽默,一語道出這個時代體製的悲哀,反應了怎樣的社會現象?
2008年星光大道走紅的旭日陽剛的一首“春天裏”,震撼了整個中國農民工。隻有經曆過生活磨難的人,才會把歌詞的含義唱的更加深刻,更加動人,發自肺腑的呐喊!喊出了億萬中國工人階級的艱辛……
當今研究生爭當環衛工人,不正說明公務員、事業編製腐敗很嚴重嗎?同時說明了社會的激烈競爭讓年輕人,高級知識分子失去了自己的理想,失去了人的基本價值觀。這種畸形的招錄方式與條件確定是浪費人才、浪費國家的教育資源,這就是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教育體製下的產物。
這名落選研究生對事業編製傾注了太多的悲情,塗抹了太多的功力色彩,說到底都是現行的有待改革和完善的製度造成的,而這些製度多半早在新中國成立之初就已經確立下來了。時下,事業單位實行聘任製、收入分配、官員財產上稅等項改革已經引起中央的重視並納入了實施計劃。
看似網友眾說紛紜,實則共享一個根本的價值——“平等”。我們每一個人當然熱愛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地社會保障。但是如果僅僅停留在民生議題上,就隻是停留在商品拜物教的層次,隻有把民生議題上升到對“平等”概念的重新探討,才有可能避免用物與物的關係掩蓋人與人的社會關係,才有可能不會再有人寧願“死在編製裏”了。(穀亮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