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煤礦“一通三防”知識
 
 
 內 容
 
 1、礦塵及其性質
 
 2、礦山塵肺病
 
 3、煤塵爆炸及預防
 
 4、礦山綜合防塵
 
 礦塵的危害
 
 汙染工作場所,危害人體健康,引起職業病。
 
 某些礦塵(如煤塵、硫化塵)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爆炸。例如,1906年3月10日法國柯利爾煤礦發生的煤塵爆炸事故,死亡1099人,造成了重大的災難。
 
 加速機械磨損,縮短精密儀器使用壽命。
 
 降低工作場所能見度,增加工傷事故的發生。
 
 
 礦塵的來源及分布規律
 
 在礦山生產過程中,如鑽眼作業、炸藥爆破、掘進機及采煤機作業、項板管理、礦物的裝載及運輸等各個環節都會產生大量的礦塵。
 
 在同一礦井裏,產塵的多少也因地因時發生首變化。一般來說,在現有防塵技術措施的條件下,備生產環節產生的浮遊礦塵比例大致為:采煤工作麵產塵量占45%一80%;掘進工作麵產塵量占20%一38%,錨噴作業點產塵量占10%一15%;運輸通風巷道產塵量占5%一10%,其他作業點占2%一5%。備作業點隨機械化程度的提高,礦塵的生成量也將增大,因此防塵工作也就更加重要。
 
 影響礦塵產生量的因素
 1、自然因素
 
 (1)地質構造
 
 地質構造破壞嚴重的地區,斷層、褶曲比較發育,煤岩較為破碎,礦塵的產生量大。
 
 (2)煤層賦存條件
 
 同樣技術條件下,開采厚煤層比開采薄煤層的產塵量大;開采急傾斜煤層比開采緩傾斜煤層的產塵量多。
 
 (3)煤岩的物理性質
 
 節理發育、結構疏鬆、水分低、脆性大的煤岩,開采時產塵量較大;反之則小
 
 2、生產技術因素
 1)采煤方法
 
 不同的采煤方法,產生量也不一樣。如:急傾斜煤層采用倒台階采煤法比水平分層采煤法產塵量要大的多;全部冒落法管理頂板比充填法管理頂板產塵量要大。
 
 (2)機械化程度
 
 機械化程度越高,煤岩破碎程度越嚴重,產塵量就越大。
 
 (3)開采強度
 
 隨著開采強度的加大,采掘推進速度加快,產量增加,產塵量將顯著加大;同時,由於礦井的風量加大,風速加快,揚起積塵且飄浮時間長,傳播遠,礦內空氣中的礦塵濃度將增大。
 
 (4)開采深度
 
 隨著開采深度的增加,地溫增高,煤(岩)體內原始水份降低,煤(岩)幹燥,開采時產塵量就大。
 
 (5)通風狀況
 
 風速太小,不能將浮塵帶出礦井。風速過大,又將積塵揚起。單從降塵角度考慮,工作麵風速以1.2~1.6m/s較好,產塵最少。
 
 礦塵的分類
 
 1.按礦塵粒徑劃分
 
 粗塵。粒徑大於40 um,相當於一般篩分的最小顆粒,在空氣中極易沉降。
 
 細塵。粒徑為10一40um,肉眼可見,在靜止空氣中做加速沉降。
 
 微塵。粒徑為0.25—10 um,用光學顯微鏡可以觀察到,在靜止空氣中做等速沉障。
 
 超微塵。粒徑小於0.25um,要用電子顯微鏡才能觀察到,在空氣中做擴散運動。
 
 2.按礦塵的存在狀態劃分
 
 浮遊礦塵。懸浮於礦內空氣中的礦塵,簡稱浮塵。
 
 沉積礦塵。從礦內空氣中沉降下來的礦塵,簡稱落塵
 
 3.按礦塵的粒徑組成範圍劃分 
 全塵(總粉塵)。各種粒徑的礦塵之和。對於煤塵,常指粒徑為1mm以下的塵粒。
 呼吸性粉塵。主要指粒徑在5um以下的微細塵粒,它能通過人體上呼吸道進入肺區,是導致塵肺病的病因,對人體危害甚大。
 
 
 煤塵爆炸及預防
 
 煤塵爆炸效應及特征
 煤塵爆炸條件及影響因素
 
 預防煤塵爆炸的措施
 
 
 煤塵爆炸的條件
 
 1、煤塵具有爆炸性
 
 2、懸浮煤塵的濃度:下限濃度為30一50 g/m3,上限濃度為1000一2000 g/m3。據估算4m2斷麵小巷道的周邊上,隻要0.04mm厚的一層煤塵,當它全部飛揚起來,就達到了爆炸下限。
 
 3、引燃煤塵爆炸的高溫熱源:610-1050℃
 
 
 預防煤塵爆炸的技術措施主要包括:
 
 減、降塵措施煤層注水
 
 防止煤塵引燃措施
 
 隔絕煤塵爆炸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