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礦工的“眼睛”
擦亮礦工的“眼睛”
礦燈一直以來都被大家稱之為是“礦工的眼睛”,特別是在漆黑的井下百米深處,那一點亮光雖然小,但對於礦工來說,它就是心中永遠不滅的太陽。礦燈對於礦工這麼重要,那麼礦燈房的管理到底怎麼樣?近日,筆者帶著這個問題對礦燈房進行一次采訪。采訪前向機電隊幹部簡單的了解了一些礦燈房的概況,通過了解後得知我公司礦燈房全班共有4名職工,她們主要承擔著全公司600多名井下職工礦燈的發放、維護、保養工作,她們的服務隨著礦井的生產跟著三班倒。
了解清楚這些,筆者走向礦燈房,在距離礦燈房還有一段距離的時候,我有意識地停住了腳步,此時,正好有幾名升井的職工準備交燈。“您好,幸苦了。”礦燈房的職工在接燈的時候,隨即給交燈的礦工送去一聲親切的問候。這句話說的那樣自然、流暢,就像一汪清泉滋潤著礦工們的心田。我想,誰聽到了這樣的問候,疲憊的身心都會有一股暖流從心底湧起。
走進礦燈房,一排排燈架幹淨整潔,橘黃色的礦燈舒適地躺在架體上。當班職工正在擦拭剛交來的礦燈,那份認真細致與精心勁就像是對待一件來自上古的價值連城的瓷器。
礦燈房班長秦浩說:“我們對每一盞收回的礦燈,都仔細檢查並擦拭幹淨,對失爆礦燈不準上架充電,發出的礦燈不準有“紅燈”現象。對有問題的礦燈及時維修,完好率必須達到100%;需要加液的礦燈按照規定要求及時加液。每班收發完礦燈後,都及時清理地麵,保持室內外無煙頭、無雜物,地麵和牆體幹淨整潔。
最後,他特別強調衡量礦燈房衛生好壞的標準隻有四個字“摸不著黑”。所謂“摸不著黑”,他的理解就是不光清理表麵的垃圾,還要把人們經常忽視的浮塵,當作衛生清理的重點。由此可以看得出合陽公司在質量標準化建設管理標準上,已經向一個更高的境界邁步。這個標準隨著精細化管理的深入實施,已經在全公司推廣開來,不但深入人心,而且滲透到了所有的崗位領域。(陝西澄合合陽煤炭開發有限公司 王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