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實地探訪山西煤礦井下420米移動救生艙(圖)
安放在綜采工作麵附近的移動救生艙 中廣網記者 徐江帆 拍攝
監測監控平台 中廣網記者 徐江帆 拍攝
井下永久安全硐室門口 中廣網記者 徐江帆 拍攝
硐室內鑽孔 中廣網記者 徐江帆 拍攝
中廣網北京12月2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報道,我國煤礦井下安全避險係統建設進度加快,今天(2日)中央台記者滿朝旭來到了山西潞安集團常村煤礦,在420米的井下親身感受了移動救生艙等應急避險係統。馬上連線記者了解詳細情況。
主播:井下避險設施給你帶來怎樣的感受?
記者:根據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和國家煤礦安監局提出的要求,我國所有的煤礦要在2013年六月底前建成井下避險“六大係統”,今天我下井看的移動救生艙和永久避難硐室隻是這六大係統中的緊急避險係統,另外的五大係統分別是應對有害氣體的監測監控係統、確定礦工位置的人員定位係統、提供新鮮空氣的壓風自救係統、保證用水的供水施救係統以及通信聯絡係統。
從我今天采訪的感受是:我希望建的這些避險設施不要用上,因為使用它們就意味著發生了02manbetx.com ,但是一旦用上避險設施就要保證發揮它們各自的作用。但是,目前除了少數幾家試點礦外,國內大部分煤礦還沒有建永久避難硐室和移動救生艙,因為我國強製落實這個措施還存在一些困難,比如投入巨大,我今天了解到,一個可容納8人的移動救生艙至少要花費200萬,不過相對於人的生命來說,這種投入還是值得的。
在接下來的兩年多的時間裏,每一個煤礦企業,每個季度都要書麵向省級煤礦監管部門報告建設完善六大係統的進度,在規定的期限內,沒有完成安全避險六大係統建設的礦井,監察機構會責令其停產整頓,暫扣安全生產許可證和相關執照,並限期完成建設任務。
救命的避難硐室 工人演練合格才可下井
中廣網北京12月2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眼下正是用煤高峰期,煤炭生產壓力很大,這個時候確保安全生產尤為重要。中央台記者徐江帆探訪山西潞安集團常村煤礦,跟隨技術人員親自到距離地麵420米,請注意是地麵以下420米的煤炭采掘層探尋井下的安全生產情況,連線徐江帆了解一下。
主持人:當你下到距離地麵以下420米的時候有什麼樣的感覺呢?
記者:今天(2日)我們一起采訪了常村煤礦井下的移動救生艙和永久避難硐室,觀看了它們的功能和使用情況,還有礦工的工作場麵。給我感受最深的是,井下礦工的避險設施的確大大改善了,礦工的生命又多了一層保障。萬一井下發生02manbetx.com ,礦工可以先打開隨身攜帶的自救器,靠裏麵的氧氣走到移動救生艙,再找機會轉移到永久避難硐室。地麵的應急救援車可以通過管道,與井下的硐室保持聯絡,輸送新鮮空氣和食物,這可以說給礦工提供了一條新的生命通道。
除此之外,在井下巷道裏,每隔100米牆上就有一個應急救援電話,每隔50米就有提供飲用水的管道三通,這充分體現了國家對礦工生命的尊重,當然我們不希望這些設施經常被使用,但是我們希望萬一發生02manbetx.com 的時候,他們能夠真正發揮作用。
今年5月份國家安監總局和煤監局下了死命令,到2013年6月,全國煤礦都要建設完善六大安全係統,今天看到的移動救生艙和永久避難硐室是緊急避險係統,除此之外還有應對有毒有害氣體的監控檢測係統,確定礦工位置的人員定位係統,提供新鮮空氣的壓泵自救係統,保證用水的供水施救係統還有通訊聯絡係統。
主持人:這個煤礦有沒有針對這些避險設施經常舉行一些演練,讓工人們熟悉這些避險設施?
記者:沒錯,他們非常熟悉,經常進行演練,要考試合格以後才能下井,這裏我也希望全國的煤礦安全係統早日建成,給中國550萬礦工帶來福音。這次下井給我還有另外一個感受,煤礦工人還是一個非常辛苦的職業,盡管現在煤礦都實現了綜合機械化開采,但是一線礦工還是滿頭滿臉煤灰,他們眼睛呼吸係統都難免受到汙染。
再有從井下走道工作麵有好幾公裏路程,其中很長都需要步行,我們在裏麵走了一圈就已經累的腿發酸了,而且礦工還要做滿8小時的工作,當然常村煤礦是全國設施最完備的礦井之一,有寬闊的巷道,明亮的燈光,舒適的溫控,通風係統,但是采礦還是一個非常辛苦的職業,礦工依然是全社會都應該關心關愛的群體,可以說是他們的辛苦給大家帶來了溫暖和光明,在這裏我也再次向礦工朋友們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