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舉科技旗幟 力助玉華騰飛
高舉科技旗幟 力助玉華騰飛
文/康建國
20世紀90年代以來,以計算機為核心的信息技術得到迅猛發展,全球信息化革命浪潮席卷而來,勢不可擋。90年代美國首先提出了“數字地球”的概念,隨後被許多人引用,提出了“數字中國”“數字政府”“數字城市”等概念。我國從事煤礦地理信息係統的科技工作者提出了“數字化礦井”,甚至是“數字化礦山”的概念。“數字化礦井”的實質是將數字礦山中的固有信息數字化,按三維坐標組織起來一個數字礦山,全麵、詳盡的刻畫礦山及礦體。隨著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的發展,數字化礦井信息都以數字的方式表達出來,其最終表現為礦井的高度信息化、自動化、高效率、高安全和高效益;其應用的最終價值將體現在礦井安全生產自動化上、體現在企業的減人增效、保障安全上,是現代煤礦企業騰飛的必然之路,
白雲蒼狗、滄海桑田。在短短的二十年間,世界煤炭工業就向高效、集約化生產迅猛發展,我國的高產高效礦井建設也取得了重大進展。特別是進入21世紀,隨著國民經濟不斷增長和對煤炭的需求,對煤炭工業的發展規模和技術水平有了更高更新的要求。與此同時,各類煤礦自動識別設備及係統、礦井安全生產監測監控係統、煤礦通信係統、煤礦信息管理係統等煤礦信息及自動化係統被大量研製和推廣到礦井安全生產中,促進了我國煤礦信息化和自動化程度和水平。
位於鳳凰山下、玉華宮畔的陝西陝煤銅川礦業公司玉華煤礦,是國家“八五”和“九五”期間重點煤礦建設項目,始建於1991年12月,2002年8月建成投產,原設計生產能力為年產150萬噸。在礦井設計和生產階段,玉華人緊跟礦井信息化建設的步伐,實行一井一麵集中生產,機械化程度達到100%,采掘技術和裝備在國內屬領先水平。2005年6月~2007年6月,在對礦井進行改擴建後,礦井生產能力可達到年產300萬噸~500萬噸,是目前銅川礦業乃至陝西煤業化工集團的骨幹型礦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