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黨員一盞燈
自開展“創先爭優”活動以來,淄礦集團岱莊煤礦機電隊黨支部按照圍繞中心抓黨建、貼近中心抓教育、服務中心抓保障、融入中心抓管理的工作思路,以黨員創新、培育青工、解決職工熱點問題為活動載體,狠抓基層黨組織建設和黨員自身建設,為礦井的持續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黨員創新提效率
10月8日,筆者路過北膠皮帶,看到岱莊煤礦機電隊皮帶維修工劉洪江、曹福友一邊對皮帶的冷補膠料進行配比,一邊高興地議論著,“還是這個辦法好啊,既省錢又省力。”
前段時間,岱莊煤礦機電隊黨員徐誌遠發現,在傳統的膠帶斷帶或開膠處理過程中,都是先把膠帶割帶,再硫化接頭或者用打扣的方法進行連接。這種方法雖然有效,但是存在一定的弊端,花費時間長,需要的人員多,而且質量還得不到保證。為此,徐誌遠反複琢磨,與廠家技術人員多次在井下現場進行試驗,研究出了一種新型膠帶冷補技術。該技術主要采取冷補的形式,將冷補料漿按照一定的比例配料混合而成。此項技術應用後,不僅強度好耐磨蝕,而且膠帶冷補後短時間內就可以投入使用。
“按照原來硫化一個膠帶接頭需要5人8小時的時間進行計算,現在采用新型的膠帶冷補技術,隻需5人1個小時就能完成,可節約人工費用和間接費用7萬元。”該隊技術員張立新介紹說。
截止目前, 該隊黨支部已有11項創新成果,創經濟效益20萬餘元。
拳拳愛心助工友
“感謝領導對我的支持和幫助,真是太感謝您了,今後我一定好好上班,幹好本職工作,不辜負領導對我的期望……”10月9日,岱莊煤礦掘進二隊職工姚永啟眼含熱淚,雙手緊緊地握住該隊黨支部書記司紀榮地手說道。
姚永啟,今年35歲,是岱莊煤礦掘進二隊的一名合同製工人,在一線從事設備維修工作。最近幾天,該隊黨支部書記司紀榮發現姚永啟幹工作思想不集中,老是打不起精神,影響了工作的進展。經過多次詢問,原來是他的父親患了腦血栓,一直在醫院接受治療,家裏僅有的幾萬元錢也很快就花光了。由於小孩上學,妻子沒有工作,整個家庭的負擔全部壓在他的身上,一時陷入了困境。區隊得到這一情況後,為幫助他順利渡過難關, 7名共產黨員和15名入黨積極分子當天就捐了2600元錢,及時送給了姚永啟手中,以緩解燃眉之急。
據了解,為讓姚永啟安心照顧好父親,該隊黨支部書記司繼榮還對他的班次進行了調整,將早班調整到夜班,便於他白天有充足的時間照顧父親。此外,還采取詢問的方式定期對他進行心理輔導,以減輕他的壓力。
以師帶徒育花朵
目前,岱莊煤礦機電隊青工隊伍中,80%都為技校生。由於他們工作經驗不足,業務不精,操作起來不熟練,使工作處於被動狀態,影響了區隊整體工作的發展。
麵對這一現狀,該隊黨支部從提高青工技能素質入手,充分利用機電技師工作站和井下工作現場對青工進行技能培訓。為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範帶頭作用,該隊開展了“幫助青工助成長”活動。據了解,該隊已培育了3名青工成為區隊的技術骨幹,1名青工已經走向班組長的崗位了。
黨員張立新為了讓青工更好更快地學習維修本領,他把井下工作現場當成第二課堂,結合實物對行實地講解,並把自己的工作經驗毫無保留地傳授給青工。。而且每次上井後,還對青工進行技術提問,以檢驗學習效果。同時,還要求青工在井下現場聽完老師的講課後,堅持寫心得體會,進一步提高了青工的現場操作水平和對實物的理解程度。
“要不是黨員張立新的精心培養,今天我也不會走向班組長的崗位,今後我一定幹好本職工作,爭取早日成為一名共產黨員。”該隊電氣維修班組長趙海寧高興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