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煤礦安全生產網!

央企投入6500億 晉電外送擴大電力市場容量

作者:佚名 2010-09-25 09:44 來源:中國煤炭新聞網


  在9月18日結束的第三屆中國(太原)國際能源產業博覽會上,五大電力集團以及華潤集團與山西簽訂了投資額高達6500億元的合作協議,其中的大部分投資將用於在未來五年加快山西的電源建設。

  “規劃中的晉電外送將給山西的電力企業帶來機會。”一位山西能源專家表示,晉電外送將是中國能源輸送方式轉變的起點,除山西外,陝西、寧夏、內蒙、新疆等能源基地都將推進煤電一體化,實行輸煤輸電並舉。對於山西大量的坑口電廠而言,如果大規模外送成行,過去的“窩電”局麵將得到改善,守在“煤堆”邊的電廠卻缺煤的情況也將被改變。

  晉電外送取代單一輸煤

  輸煤還是輸電?這個長期困擾中國能源供應的問題在未來五年將有一個明確的答案——山西省省長王君在能源博覽會期間透露,山西將大力實施晉電外送戰略,加快建設一批大容量高參數熱電聯產和煤矸石發電項目,變輸煤為輸電。

  長期以來,我國電力工業發展以分省平衡、區域平衡為主,過度依賴輸煤,在東部地區大量發展火電,輸煤、輸電比例嚴重失衡。據專家介紹,山西省2007年、2008年、2009年輸煤、輸電比例分別為26:1、23:1和16:1,輸電比重雖有所提高,但在整個能源運輸體係中的比重依然很低。

  2008年,晉、陝、蒙、寧地區煤炭產量13.8億噸,調出煤炭7.5~8億噸,煤電運緊張局麵反複出現,當年全國缺煤停機達4000萬千瓦,電力的安全可靠供應受到嚴重影響。

  同時,我國電力使用集中區域仍將存在著巨大的電力缺口。據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公司規劃研究中心主任徐小東介紹,華東地區和華中地區均屬能源資源大量調入地區,預計2020年,京、津、冀、魯電煤缺口約3.7億噸標煤;華東電煤缺口約3.7億噸標煤;中東部四省電煤缺口約2.2億噸標煤。

  根據預測,到2030年,晉、陝、蒙、寧地區煤炭產量24~26億噸,淨調出量15~16.5億噸,將比2007年增加1倍多。中國社科院財貿所副所長史丹表示,我國這種能源運輸格局,若不加以調整,隨著東部能源需求量不斷增長,煤炭產運矛盾還要加劇。

  不僅如此,單一輸煤方式的經濟性也不斷受到質疑。史丹就認為,長距離的煤炭運輸,不僅對鐵路、公路和水路運輸造成較高的壓力,而且還要耗費油、氣等優質能源,對一個每年需進口大量石油的國家而言是極不經濟的。

  國家電網公司副總經理舒印彪指出,由於輸煤環節多、成本高等原因,秦皇島到達浙江、江西等地的煤炭最高價格已超過1000元/噸,東西部地區平均上網電價差已達到0.15~0.2元/度。

  而據山西大學商務學院副院長容和平測算,按照當前煤價水平,特高壓輸電到達受端電網的落地電價,比輸送煤炭在受端發電的上網電價低0.03~0.10元/千瓦時,輸送電力的經濟性明顯好於輸送煤炭。

  徐小東透露,受山西省政府、山西省發改委委托,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公司正在負責製訂山西電力外送規劃。容和平也透露,山西省計劃在“十二五”期間,通過特高壓電網,向外輸送3000萬千瓦的電力負荷,每年可實現就地轉化原煤5000萬噸。
 山西電力投資前景看好

  正是看到大規模晉電外送可能帶來的機遇,此次能源博覽會期間,華能、國電、大唐、華電、中電投五大電力集團及華潤集團紛紛與山西省簽訂投資框架協議,其中五大集團的簽約額均為1000億元,華潤集團的簽約額高達1500億元。“十二五”期間,還有更多的央企將在山西投資電源建設項目,既包括傳統的火電、水電,也包括風電、光伏等新能源電站。

  山西雖然是煤炭大省,但省內的火電企業效益卻並不理想。據山西一家電力企業的人士介紹,由於曆史原因,山西火電廠的上網電價過去都是按“低煤價、低電價”來核定的,因而上網電價一直比較低;而在煤價放開以後,省內煤價也出現上漲,但電價調整卻沒有跟上,使得山西一直是火電虧損的重災區。

  據了解,在煤炭緊張的時候,山西當地的火電企業常常是守在坑口卻用不上煤,而省內火電企業用高價煤發低價電的現象也很普遍,加之外送負荷較低,山西電廠還常常麵臨“窩電”的困境。

  “規模化晉電外送替代單一的煤炭外運,有望緩解這些矛盾。”長期關注山西能源產業的一位專家表示,如果山西電力外送規劃落實,電價政策也應該相應調整。據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副秘書長歐陽昌裕介紹,晉東南、晉中、晉北三個煤電基地可開發電源裝機規模約1億千瓦。目前開展前期工作的電源項目規模7520萬千瓦,山西煤電基地除滿足本省用電需要外,富裕電力可送電華北、華中、華東負荷中心。

  電力集團顯然也對晉電外送政策的前景感到樂觀。華潤集團副董事長王帥廷表示,華潤集團將基於山西的煤炭產業優勢與山西省政府開展合作,走煤電一體化道路。而根據與山西省政府簽訂的框架協議,國電集團將按照有關規劃投資建設晉北煤電循環經濟產業群、晉東南煤電外送產業基地、晉南煤電聯營產業基地。中電投集團也將按照有關規劃投資建設晉北、晉東南煤電外送基地。據了解,在“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間,山西電源規劃開工規模分別為1600萬千瓦和2600萬千瓦,投產規模為1200萬千瓦和1900萬千瓦。

  為了保證晉電順利實現規模化外送,國家電網也將加大配套電網的建設。據悉,“十二五”期間規劃建設晉東南、晉北、晉中三座特高壓站彙集山西煤電基地電力,並建成晉北~石家莊~濟南~濰坊、晉中~晉東南~南陽~荊門~長沙、晉中~豫北~徐州等三個特高壓交流外送通道。

  舒印彪建議,將“晉電外送”和晉北、晉中、晉東三大煤電基地納入國家能源戰略和“十二五”電力規劃,將一批特高壓外送工程納入國家“十二五”重點建設項目。

 環境容量是“短板”

  據歐陽昌裕介紹,加快建設大煤電基地,控製東部煤電建設,將是今後我國優化發展煤電的重要內容。國家將加快山西、陝西、內蒙古、寧夏、新疆等煤炭資源豐富地區的大型煤電基地建設,在煤電基地推行煤電一體化開發,在礦區因地製宜發展煤矸石綜合利用項目,並有效控製東部地區煤電裝機規模,堅持輸煤輸電並舉。

  大規模對外輸電的基礎是擁有大量的電源,盡管電力央企巨資投資山西電源建設,但也有專家對山西能源發展的新模式表示了擔憂,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環境製約。

  根據徐小東的研究,山西的煤炭產能、水資源條件分別能夠支撐12135萬千瓦和11900萬千瓦的電力裝機容量,電力的最大開發能力為12550萬千瓦,而環境容量能夠支撐的裝機容量僅為6460萬千瓦。

  顯然,環境容量成為製約山西電源建設的“短板”。而據了解,目前山西省發電裝機總容量已經達到4500萬千瓦左右,2011年電力裝機計劃將達5500萬千瓦。如果不顧及環境的承載能力,未來5年高達數千億的投資將成為環境的最大威脅。

  事實上,這個問題並不是山西才存在。我國水資源和煤炭資源呈逆向分布,煤炭資源豐富的地區往往水資源缺乏,生態環境脆弱,對環保的要求較高。而根據歐陽昌裕提供的資料,“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間,我國煤電基地分別將開工電源建設1.94億千瓦和1.63億千瓦,到2020年煤電裝機預計達到11.6億千瓦。

  環境和能源供應,也並非魚與熊掌。早已有專家呼籲煤炭清潔利用,華能集團成立了華能綠色煤電有限公司,專門從事綠色煤電開發。

  在推進綠色煤電開發方麵,歐陽昌裕建議,在西部和北部地區主要布局建設大容量、空冷、超(超)臨界燃煤機組;東中部受端地區適量布局建設負荷支撐的大容量超超臨界燃煤機組;同時加快現有機組節能減排改造,因地製宜改造、關停、淘汰煤耗高、汙染重的小火電,大力推行潔淨煤發電技術和循環硫化床發電技術。(李陽丹)


[稿源:中國證券報]


万博全网站

備案號:蘇ICP備12034812號-2

公安備案號:32031102000832

Powered By 煤礦安全生產網 徐州鑄安礦山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手機軟件掃描微信二維碼

關注我們可獲取更多熱點資訊

感謝網狐天下友情技術支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