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狗万manbet官网 !

煤礦火災事故專項應急救援預案

作者:狗万manbet官网 2014-10-28 21:07 來源:狗万manbet官网

煤礦火災02manbetx.com 專項應急救援預案

102manbetx.com 類型和危害程度03manbetx

根據發生火災的原因不同,一般把礦井火災分為兩類:外因火災和內因火災。外因火災的特點是突然發生,火勢凶猛,可防性差,可能發生在任何地點,但多數發生在井口房、井筒、機電硐室、火藥庫以及安裝機電設備的巷道或工作麵內,如果不能及時處理,往往可能釀成特大02manbetx.com 。內因火災又稱自燃火災。由於煤炭或其它易烯物自身氧化積熱發生燃燒引起的火災。內因火災發生在有限的條件下,有預兆,燃燒過程較為緩慢,伴生有害氣體,不易早期發現,滅火難度大時間長。

火災的危害如下:

(1)井下發生火災後,產生大量的有害氣體。高溫火煙中,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嚴重威脅著人的生命安全

(2)引起瓦斯、煤塵爆炸,在有瓦斯、煤塵爆炸危險的礦井內,處理火災過程中易發生爆炸02manbetx.com ,擴大了災情。

(3)產生火風壓。火風壓是指火災產生的高溫流經有高差的井巷所產生的附加風壓。火風壓常造成風流紊亂,使某些井巷的風流方向發生逆轉現象,受災範圍擴大了,容易使滅火人員陷入火區。

(4)產生再生火源。熾熱含揮發性氣體的煙流與相接巷道新鮮風流交彙後燃燒,使火源下風側可能出現若幹再生火源。煤炭資源大量被燒毀或凍結,損壞機械設備。

2 應急處置基本原則

井下發生火災事故後,救援人員應按照“緊急救災、妥善避難、安全撤退、救人優先”的原則搶險救災。

(1)以搶救遇難人員為主,必須做到有巷必入,本著“先活者後亡者、先重傷後輕傷、先易後難”的原則救險。

(2)在進入災區偵察時要帶有幹粉滅火器,發現火源及時撲滅。確認災區沒有火源時,即可對災區巷道進行通風。應盡快恢複原有的通風係統,加大風量,排除火災產生的煙霧和有毒有害氣體。迅速排除這些氣體,既有利於搶救遇難人員,減輕遇難人員的中毒程度,又可以消除對井下其他人員的威脅。

(3)消除巷道堵塞物,以便於救人。

(4)尋找火源,並及時撲滅。

(5)做好災區偵察、尋找爆炸點、災區封閉等工作。

3 組織機構及職責

3.1 應急組織體係

火災事故應急組織體係主要由企業應急救援指揮部、企業應急救援指揮部辦公室以及現場應急指揮部組成,企業應急救援指揮部成員主要由通風、機電、安監等部門的人員以及總工程師組成。

3.2 指揮機構及職責

3.2.1 企業應急救援指揮部及職責

煤礦發生火災事故時,應參照綜合預案的指揮機構設置,及時有效地處理事故。發生火災事故後,礦長、總工程師和其他領導必須立即趕到救災指揮現場,礦長是負責處理災害事故的全權指揮者。在礦長未到之前,由值班礦長負責指揮。

3.2.2 應急救援指揮部辦公室及職責

企業應急救援指揮部下設應急救援指揮部辦公室,負責應急救援指揮部的具體工作。辦公室設在礦井調度室,主任由礦長兼任或由礦長授權常務副礦長、總工程師兼任,副主任由相關副礦長擔任,成員由副礦工及職能科室主要負責人共同組成。

應急救援指揮部辦公室的主要職責:

(1)負責礦山應急救援指揮工作的綜合協調和管理,根據事故情況和救援工作進展情況,及時向企業應急救援指揮部報告。

(2)與現場應急救援指揮部保持聯係,傳達企業應急救援指揮部的命令。

(3)調動礦山應急救援力量,調配礦山應急救援資源。

(4)提供技術支持,組織礦山應急救援技術組參加救援工作,協調礦山醫療救護工作。

(5)調用礦山應急救援基礎資料與信息。

(6)火災事故災難擴大或專業領域救援力量、資源不足時,協調相關救援力量及設備增援。

(7)完成企業應急救援指揮部交辦的其他事項。

3.2.3 現場應急救援指揮部及職責

結合火災事故的實際情況,現場應急救援指揮部可設五個救災小組:

(1)通信供電主扇組

①熟悉井下各條供電線路,並繪製各采區變電所供電係統圖。

②確保井下通信暢通,一旦發生火災事故時,能保持正常聯係。

③根據礦長命令,必要時對主扇進行反風。

(2)通風組

①負責日常的通風係統管理,確保通風係統合理、穩定、可靠。

②組織完成必要的通風工程組織瓦斯排放並執行與通風有關的

其他措施

③完善必要的局部反風設施,確保重點地段能進行局部反風。

(3)安全撤退組

①負責按指揮部要求有序撤到安全地點直至地麵,清點彙總人數等工作,並及時彙報。

②要求各單位撤退前將動力、主副風機饋電開關打到零位並閉鎖,同時關閉供水閥門。

(4)後勤保障組

①供應所需物資、設備,並且保質保量到位。

②負責救援人員的食宿安排工作。

(5)安全保衛組

①參加搶險救災的全過程,根據批準的處理事故的作戰計劃,調配檢查人員,對作戰計劃的各環節、措施的實施過程進行檢查,確保作戰計劃安全順利完成,發現不安全因素有權製止並提出安全可靠的補救措施,及時向企業應急救援指揮部彙報,聽取指令。

②負責事故搶救和處理過程中的治安保衛工作,維持礦區的正常秩序,不準閑雜人員入礦,並在井口附近設專人警戒,嚴禁閑雜人員逗留、圍觀,保證井口附近無火源。

4 預防與預警

4.1 危險源監控

預防礦井火災的基本原則是“預防為主,消防並舉”。礦井火災的預防措施按發火原因不同,分為兩類:外因火災預防措施和內因火災預防措施。

(一)外因火災的預防措施

(1)杜絕產生火源

①井下嚴禁使用明火和吸煙;井口房和通風機房附近20m內不得有煙火或用電爐取暖。

②井下進行電焊、氣焊時,要製定專門可靠的安全措施

③使用煤礦許用安全炸藥,要嚴格執行放炮製度,不準用明火或動力線放炮。

④采用防爆型電器設備,並使其性能完好;電纜敷設符合《01manbetx 》要求,避免產生火花;保護係統要安裝齊全;井下嚴禁使用燈泡取暖和使用電爐。

⑤機械設備要靈活、可靠,符合要求,避免產生摩擦火花。

(2)設置防火門

進風井口設置防火鐵門,並能嚴密遮蓋井口,易關閉,防止井口附近地麵火災波及到井下。各生產水平進風大巷與井底車場的連接處要設2道防火門,以便在某一翼發生火災時能迅速切斷風流,控製火勢;在井下火藥庫和機電硐室出入口也要安設防火門。

(3)設置消防器材和滅火設備

井下要按規定安設消防材料庫,貯備滅火材料和工具,並要定期檢查和更換。

(4)設置消防供水係統

礦井建築地麵消防水池,貯存消防用水。井下各主要巷道、采區應鋪設消防水管,每隔一定距離設消防水閥門。

(二)內因火災的預防措施

(1)減少各種發火隱患:

①采礦技術方麵。正確選擇礦井的開拓方式,合理布置采區;正確選擇采煤方法和開采程序;加強頂板管理,提高回采率,加快回采速度,不得任意采掘規定的階段之間和采區之間保安煤柱。進行預防性灌漿,注阻化劑、惰性氣體等。

②通風技術方麵。選擇合理的通風方式;正確設置控製風流的設施;采取均壓防火措施;加強通風防火管理

(2)掌握自燃發火預兆,及時進行發火預測預報,把自燃發火消滅在初始階段。

(3)對采掘生產過程中遺留下的各種發火隱患要及時處理,減少自然發火的幾率。加強對廢舊巷道處理,及時充填煤巷碴,及時處理高溫等。

4.2 預警行動

煤礦井下,任何人發現井下火災時,首先應識別火災的性質、範圍,立即采取一切可能的方法直接滅火,並迅速報告調度室,一旦發現火警,應立即發布事故預警,避免事故的發生。

5 信息報告程序

礦井調度室接到火災事故彙報後,立即將事故概況向值班礦長彙報,並根據值班礦長的指示向礦山救護隊、礦長、礦技術負責人彙報。彙報內容主要包括: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事故發生的初步原因;已經采用的措施等;現場人員狀況,人員傷亡及撤離情況(人數、程度、所屬單位)等。

6 應急處置

6.1 響應分級

調度室接到火災事故彙報後,立即通知值班領導,值班領導根據具體情況,通知企業應急救援指揮部成員立即到調度室集合,總指揮決定是否啟動應急預案以及啟動哪一級別應急預案

(1)發生特別重大傷亡事故時,事故後30人以上被困災區,已經或可能導致30人以上死亡,為Ⅰ級響應。

(2)發生特大傷亡事故時,事故後10人以上、29人以下被困災區,已經或可能導致10人以上29人以下死亡,為Ⅱ級響應。

(3)發生重大傷亡事故時,即事故後3人以上、10人以下被困災區,已經或即將導致3—9人死亡,為Ⅲ級響應。

(4)發生一般傷亡事故時,即事故後1人以上、3人以下被困災區,已經或即將導致3人以下死亡,為Ⅳ級響應。

6.2 響應程序

礦井重大火災事故發生後,礦井調度室為發出預警通報的責任單位。當調度室接到井下發生火災事故的彙報後,立即撤出災區人員和停止災區供電,按礦井應急預案規定的順序通知礦長、總工程師等有關人員,有關人員立即向應急救援指揮部辦公室彙報,召集礦山救護大隊,成立現場應急救援指揮部,派救護隊員進入災區偵察災情、救人,現場應急救援指揮部製定救災方案,救護隊進行救災工作直至災情消除、恢複正常生產。

6.3 處置措施

發生火災事故後,煤礦企業應及時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的進一步擴大,可以采取如下措施:

(1)井下發生火災時,為保證迅速可靠地滅火,必須嚴守紀律、服從命令,切不要驚慌失措、擅自行動。

(2)礦調度室接到井下火災報告後,值班領導人立即通知礦山救護隊搶險,並迅速通知井下受到火災威脅,人員撤離危險區。

(3)采用直接滅火方法如用水、砂子、岩粉、化學滅火器等在火源附近直接撲滅火災。

(4)采取一切有效措施,及時救助遇難人員,盡量減少人員傷亡。

(5)發生火災後,先切斷火區電源後再滅火。

(6)挖除火源,即:將著火帶及附近已發熱或正燃燒的煤炭挖出運出井外。

(7)利用隔絕滅火方法,把通向火區所有巷道封閉,將火區與空氣嚴密隔絕,斷絕供氧來源,使火自行熄滅。

7 應急物資與裝備保障

7.1 應急物資保障

企業按照《災害預防和處理計劃》要求,建立健全井上、井下消防材料庫,儲備局部通風機、水泵、風筒、水管、滅火器材、施工材料(如料石、紅磚、水泥、黃沙)等必要的救災裝備、物資等。

7.2 應急裝備保障

礦山救護和醫療救護裝備配備專用警燈、警笛,發生安全生產事故後,請求地方政府及時協調對事故進行交通管製,開設應急救援特別通道,最大限度贏得搶險救災時間。

同時建立有線、無線相結合的基礎應急通信係統,並提供相應的通信設備。

万博全网站

備案號:蘇ICP備12034812號-2

公安備案號:32031102000832

Powered By煤礦安全生產網徐州網狐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手機軟件掃描微信二維碼

關注我們可獲取更多熱點資訊

感謝網狐天下友情技術支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