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狗万manbet官网 !

龍宮煤礦二號井11、21瓦斯抽采巷瓦斯抽放設計

作者:狗万manbet官网 2012-12-24 16:42 來源:狗万manbet官网

  龍宮煤礦二號井概況

  一、地理概況

  1、交通位置

  金沙縣新化鄉龍宮煤礦二號井位於金沙縣安洛井田。礦區地理坐標東經106°07′07″-106°08′16″,北緯27°19′46″-27°20′39″,該礦屬金沙縣新化鄉管轄。

  二號井礦區麵積為4.346km2,生產規模均為45萬t/a,該礦為整合礦井,由原來龍宮煤礦及雙星煤礦整合、擴界擴能而成,企業性質為私營。

  礦山整體呈一單斜構造,地層走向北東,地層傾角一般7度。井田走向長約1.5km,寬約3km,礦區麵積4.35km2。交通便利。

  2、地形地貌及氣候條件

  (1)地形地貌

  礦區地處黔北高原,屬以岩溶地貌為主的低中山地區。礦區地勢北西高南東低,最高點位於礦區中部偏南魯家屋基東麵200米左右的山頂上,標高約1709m,最低點(即礦區侵蝕基準麵)位於礦區外麵西南角的河穀中,標高約1332m。相對高差約377m,一般標高為1400~1600m,一般高差約100~200m。礦區總體為構造侵蝕、剝蝕、溶蝕低中山溝穀地貌。

  (2)氣候條件

  年最高氣溫36.6℃(1990.8.22),年最低氣溫-4.9℃(1999.12.25)。曆年平均氣溫為15.1℃,年最大降水量1179.2mm(1996年),年最小降水量774.7mm(1990年);年平均降水量1057.0mm。日最大降水量為115.3mm。雨季為每年4~9月,每年冬季有凝凍,持續時間5~10天。本區氣候溫暖濕潤,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屬溫暖潮濕氣候。

  (3)水係及主要河流

  礦區內地表水主要為礦區西南部的幹溝河,魯家屋基至獺貓洞的溪溝,均為季節性河溝。幹河溝在枯季流量為100L/S;魯家屋基至獺貓洞的季節性河溝枯季基本斷流,雨季在不同的時期流量不同。

  (4)經濟概況

  區內居住民族為漢族,人口密度較小,主要農作物為水稻、玉米、小麥、紅署等,經濟作物主要為烤煙、油菜、辣椒、高粱及養殖業等,自給有餘。區內現無工業,經濟較為落後,勞動力較為富餘。

  (5)環境狀況

  區內工業以煤炭工業為主,相鄰的興安煤礦為生產礦井,位於該礦西側。煤礦井下水、工業汙廢水及居民生活汙水的排放,已使區內河水質受到一定程度的汙染。

  (6)地震烈度

  根據《建築抗震設計規範》(GB50011—2001)規定,本區地震基本烈度為6度。

  二、主要自然災害

  1、地質災害

  礦區屬低中山地貌,地形高差較大,以構造剝蝕地形為主。地形較陡,井下開采誘發山體崩塌、滑坡、地表裂縫的可能性較大。

  2、災害性氣候

  礦井屬溫暖潮濕氣候,每年二月份凝凍較為嚴重,對交通運輸、通訊、供電影響較大。

  3、本礦設計的開采範圍無學校及文物保護等建構築物,也無公路從礦區穿過,但有河流、村莊分布,除散居的民宅進行搬遷外,對集中居住的村莊及河流需按要求留設安全煤柱。

  在采掘施工過程中,一定要加強探放水工作,對可能發生小窯積水的區域要加強調查及預測,做到“預測預報,有掘必探,先探後掘,先治後采”的防治水措施,杜絕發生礦井突水02manbetx.com

  三、礦區水源、電源及通信情況

  1、水源條件

  根據貴州省金沙縣龍宮煤礦2008年08月提供的《貴州省金沙龍宮煤礦二號井生產地質報告》資料和現場調查了解,該礦井附近水係不甚發育,水資源匱乏,主要水源有:

  (1)幹河溝

  幹河溝由西北流向東南橫穿礦井工業場地,枯季流量為100L/s,即8640m3/d。經混凝沉澱、過濾、消毒後,可作該礦井及選煤廠生產、生活消防用水水源。建議對該礦井附近進行水源勘探工作,為下步工作提供可靠設計依據。

  (2)井下水

  根據《貴州省金沙龍宮煤礦二號井生產地質報告》資料,該礦井下正常湧水量為74.6m3/h,最大湧水量為169.3m3/h(均已考慮井下消防灑水量),經混凝沉澱、過濾、消毒後,主要作礦井、選煤廠生產和一采區風井場地及井下消防用水水源。當井下水不能滿足部分生產用水時,由生活、消防用水水源(溪溝水)補給。

  (3)生活汙水

  該礦井生活汙水排放量約16.11m3/h,即390m3/d,經工業場地生活汙水處理站處理後,可作該礦井工業場地澆灑道路和綠化用水。

  2、電源

  根據金沙縣供電部門提供的《關於對龍宮煤礦申請雙回路用電申請的批複》,龍宮煤礦二號井兩回10kV電源一回引自新化35kV變電站,一回引自安洛110kV變電站。安洛110kV變電站目前正在建設,距本礦約3km;新化35kV變電站35kV電源引自金沙110kV變電所,距本礦3km這兩個變電所可以向本礦提供可靠的雙電源,礦井開發在電力上是有保障的。

  3、通信

  根據金沙縣通信網的現狀,本片區已形成了較完善的通信網,其通信係統均已實現程控化,具備將全片區的行政通信係統納入公用網的條件。供行政辦公使用的電話可納入金沙縣新化鄉通信支局,通信支局接入電信公共本地網。

  四、地質特征及構造

  一、地質特征

  礦區內主要的地層由老至新依次有中二疊統茅口組,上二疊統龍潭組、長興組,下三疊統夜郎組、第四係。

  (1)中二疊統茅口組(P2m)

  在本礦區內沒有出露地表。岩性上部為淺灰色至灰白色,中厚至厚層狀生物碎屑灰岩,微晶及細晶結構,含腕足類、蜓類、珊瑚等動物化石及少量燧石結核;下部為燧石條帶灰岩、灰岩及矽質岩。局部夾粘土質矽質岩,富含蜓類化石。區域厚57-151m。

  (2)上二疊統龍潭組(P3l)

  出露於礦區北部外圍,以灰、深灰色薄-中厚層粉砂岩、粉砂質泥岩及泥岩為主,夾細砂岩、鈣質泥岩及灰岩、泥質灰岩,含煤9-21層,其中含可采及局部可采煤層4層,即4號、9號、13號及高硫煤15號。富含腕足類、雙殼類、腹足類及植物等化石。厚91.54-126.91m,平均106.13m。與下伏茅口組呈假整合接觸。根據岩性及含煤組合特征,可分為一、二、三段:

  a、龍潭組第一段(P3l1)

  底界為龍潭組底界,與二段的分界標誌層為15號煤層上部第一層細砂岩。岩性以泥質粉砂岩、粉砂質泥岩、泥岩為主,厚度12—22 m,平均厚16 m,含15號高硫煤層。

  b、龍潭組第二段(P3l2)

  與第一段的分界標誌層為15號煤層頂部第一層泥岩,與第三段分界標誌層為9號煤層上部第一層粉砂質泥岩。岩性以泥質粉砂岩、粉砂質泥岩、細砂岩、泥岩為主。厚度39 —48 m,平均厚44 m,含9號、13號等可采及局部可采煤層。

  c、龍潭組第三段(P3l3)

  與第二段分界標誌層為9號煤層上部第一層粉砂質泥岩,頂界為龍潭組頂界。岩性以泥質粉砂岩、粉砂質泥岩、泥岩為主,夾泥質灰岩等。厚度42 m—56,平均厚47 m,含4號等可采及局部可采煤層。

  (3)上二疊統長興組(P3c)

  出露於礦區西部及北部外圍地區。為灰、深灰色中厚-厚層狀燧石灰岩,夾鈣質粉、細砂岩。產蜓、腕足等化石。厚33.22-49.80m,平均39.20m。與下伏龍潭組呈整合接觸。

  (4)下三疊統夜郎組(T1y)

  出露於礦區內的大部分地區。由灰、深灰、紫灰、黃綠色泥岩、鈣質泥岩、粉砂岩及灰岩、泥質灰岩組成,富含雙殼類、腕足類及頭足類化石。厚364-448m。根據岩性、 化石將該組劃分為三段:

  a、沙堡灣段(T1y1)

  灰、灰黃色薄層狀泥岩、粉砂質泥岩夾泥灰岩、粉砂岩。含少量的瓣鰓類、菊石化石。頂底常夾1-2層黃綠色蒙脫石泥岩。厚10—25m,平均14m。

  b、玉龍山段(T1y2)

  主要為淺灰至灰色薄層至中厚層狀灰岩,含動物化石,夾鮞狀灰岩及薄層泥岩,下部夾深灰色泥質灰岩及泥質條帶。頂部為灰、紫灰、綠灰色薄至中厚層狀泥岩、灰岩,夾鈣質泥岩、粉砂質泥岩,含瓣鰓類化石。厚200—240m,平均218m。

  c、九級灘段(T1y3)

  為紫色、暗紫色夾灰綠、黃綠色鈣質泥岩、粉砂質泥岩、泥質粉沙岩、粉砂岩、泥岩、灰岩。含瓣鰓類動物化石及少量植物化石。厚160—193m,平均175m。夜郎組與下伏長興組呈假整合接觸

  (5)第四係(Q)

  分布零星,多在河穀及山麓地帶分布,多為衝積層、坡積層和殘積層,岩性為含砂礫粘土、亞粘土,具有粘性、可塑性及高壓縮性,厚度變化大,主要分布在緩坡及溝穀地帶,厚0—10米。

  二、地質構造

  礦區大地構造位置屬於揚子準地台黔北隆起的遵義斷拱。礦區位於金沙—黔西向斜的西翼,新華向斜的南麵,總體呈單一傾斜構造,地層走向北東—南西,傾向南東,傾角3—12°,一般為7°。斷層稀少,並有次一級褶曲。

  a、褶曲

  (1)金沙—黔西向斜位於礦區的東側,軸長約20公裏,走向NNE20°,向斜寬20餘千米,其軸線在平麵上呈“S”形,北麵變為北東東向,南麵為北東向,為一開闊不對稱向斜。北西翼傾角較緩,為10-20°,發育有次級褶皺;南東翼傾角較陡,為30-40°左右。

  (2) 新華向斜位於礦區北部,走向NEE70左右°,軸長約11km,為金沙—黔西向斜北西翼的次一級褶曲,為一寬緩的不對稱向斜,軸麵傾向北西,向斜寬約2-4.5km。北西翼地層傾角較陡,為7-35°,一般28°;南東翼地層傾角較緩,為4-12°,一般為9-10°。

  b、斷裂

  礦區內見少許小斷層,斷距均小於10米,且延伸距離較短,對礦區開采基本無影響,因此未在圖上反映出來。

  綜上所述,礦區構造屬“簡單類型”

  五、區域水文地質概況

  1、地表水係及特征

  礦區位於金沙—黔西向斜的西翼,新華向斜的南麵,總體呈單一傾斜構造,為獨立的水文單元。地下水的主要補給來源為大氣降水,各水文地質單元的碳酸鹽岩(可溶岩)與碎屑岩(非可溶岩)呈相間分布,受構造控製明顯。地下水類型為碳酸鹽岩岩溶水、基岩裂隙水、鬆散岩類孔隙水三大類。岩溶水分布較廣,富水性強;基岩裂隙水、孔隙水富水性弱。

  1)地表水係

  礦區內地表水主要為礦區西南部的幹溝河,魯家屋基至獺貓洞的溪溝,均為季節性河溝。幹河溝在枯季流量為100L/S;魯家屋基至獺貓洞的季節性河溝枯季基本斷流,雨季在不同的時期流量不同。其餘為雨源性溪溝。當地侵蝕基準麵位於礦區西南端礦區附近的河穀中,標高約1332m。

  2)地下水動態特征

  金沙降水量較豐沛,地下水動態變化與大氣降水關係密切,地下水豐期、枯期與雨季、旱季相對應。每年5月地下水流量、水位開始回升,6—9月為高值期,其間流量、水位出現2—3次峰值,10—12月進入貧水期,隨後流量、水位明顯衰減,直到第二年3、4月份達到最低值。

  3)地下水補給、徑流、排泄條件

  該區雨量較豐沛,地下水主要靠大氣降水補給。除1—4月份降水量過少,蒸發量偏大,引起地下水消耗,其餘月份均可獲得適當的補給。

  區內地形較複雜,溝穀交錯,基岩裸露麵積較大,植被稀疏,第四係覆蓋層深,不利於地下水積聚。大氣降水補給地下水的途徑是通過第四係鬆散堆積層、岩石節理裂隙、風化裂隙、斷層破碎帶、岩溶漏鬥、窪地等滲入地下。各類型地下水受岩性、構造、地貌等因素控製,不同岩性,不同地段富水性差異較大。

  區內新構造運動較強烈,可溶岩中很難形成水平管道岩溶,地下河弱發育,加之深溝峽穀切斷了地層的連續展布,造成了地下水運動明顯受局部侵蝕基準麵控製,顯示出交替強烈、淺循環、徑流短、局部集中排泄的特點。

  2、礦區水文地質條件

  1)地下水類型及其賦存特征

  受地層、岩性、構造、地貌、氣象及水文等因素的控製,區內地下水類型及賦存特征如下。

  (1)碳酸鹽岩類岩溶水:

  茅口組(P2m):上部為淺灰色至灰白色,中厚至厚層狀生物碎屑灰岩,微晶及細晶結構,含腕足類、蜓類、珊瑚等動物化石及少量燧石結核;下部為燧石條帶灰岩、灰岩及矽質岩。含裂隙、溶隙水,區內無泉水出露,含水性及導水性差,富水性強。

  長興組(P3c):岩性為灰、深灰色中厚-厚層狀燧石灰岩。含基岩裂隙水和岩溶水,含水性中等,及導水性差,富水性中等。

  (2)碳酸鹽岩夾碎屑岩類岩溶水:

  夜郎組(T1y):岩性由灰、深灰、紫灰、黃綠色泥岩、鈣質泥岩、粉砂岩及灰岩、泥質灰岩組成。下段沙堡灣段,岩性為灰、灰黃色薄層狀泥岩、粉砂質泥岩夾泥灰岩、粉砂岩,上段九級灘段岩性為紫色、暗紫色夾灰綠、黃綠色鈣質泥岩、粉砂質泥岩、泥質粉沙岩、粉砂岩、泥岩、灰岩,這兩段主要含基岩裂隙水,含水性及導水性弱,是很好的隔水層;中段玉龍山段岩性主要為淺灰至灰色薄層至中厚層狀灰岩,含岩溶水,含水性及導水性中等,富水性中等。

  (3)基岩裂隙水:

  龍潭組(P3l):岩性以灰、深灰色薄-中厚層粉砂岩、粉砂質泥岩及泥岩為主,夾細砂岩、鈣質泥岩及灰岩、泥質灰岩。含基岩裂隙水,含水性及導水性弱,為弱含水岩組。

  (4)孔隙水:

  第四係(Q):多為衝積層、坡積層和殘積層,岩性為含砂礫粘土、亞粘土。含孔隙水,泉水出露少,富水性弱。

  (5)斷裂破碎帶水文地質特征

  礦區內見有少許斷層,但規模較小,充水性及導水性較差,目前對礦區開采影響不大;礦區局部地方見有節理裂隙麵,節理裂隙弱發育。因此礦區斷裂對礦區開采影響不大。

  據相似地層礦區水文地質條件,凡賦存在細碎屑岩中的壓扭性斷層帶,單位湧水量均小於0.01升/秒.米。

  六、礦井瓦斯、煤塵及煤的自燃傾向性

  1、瓦斯

  根據生產地質報告提供的資料,該礦為低瓦斯礦井。又根據煤炭科學研究總院撫順分院2008年6月《對貴州省金沙縣龍宮煤礦4號、9號煤層煤與瓦斯突出危險性鑒定報告》的結論,該礦為煤與瓦斯突出礦井,設計按煤與瓦斯突出礦井進行設計。在現開采標高(+1344.87m以上)範圍內瓦斯含量如下表:

  直接法測定煤層瓦斯含量表

  龍宮煤礦二號井概況

  一、地理概況

  1、交通位置

  金沙縣新化鄉龍宮煤礦二號井位於金沙縣安洛井田。礦區地理坐標東經106°07′07″-106°08′16″,北緯27°19′46″-27°20′39″,該礦屬金沙縣新化鄉管轄。

  二號井礦區麵積為4.346km2,生產規模均為45萬t/a,該礦為整合礦井,由原來龍宮煤礦及雙星煤礦整合、擴界擴能而成,企業性質為私營。

  礦山整體呈一單斜構造,地層走向北東,地層傾角一般7度。井田走向長約1.5km,寬約3km,礦區麵積4.35km2。交通便利。

  2、地形地貌及氣候條件

  (1)地形地貌

  礦區地處黔北高原,屬以岩溶地貌為主的低中山地區。礦區地勢北西高南東低,最高點位於礦區中部偏南魯家屋基東麵200米左右的山頂上,標高約1709m,最低點(即礦區侵蝕基準麵)位於礦區外麵西南角的河穀中,標高約1332m。相對高差約377m,一般標高為1400~1600m,一般高差約100~200m。礦區總體為構造侵蝕、剝蝕、溶蝕低中山溝穀地貌。

  (2)氣候條件

  年最高氣溫36.6℃(1990.8.22),年最低氣溫-4.9℃(1999.12.25)。曆年平均氣溫為15.1℃,年最大降水量1179.2mm(1996年),年最小降水量774.7mm(1990年);年平均降水量1057.0mm。日最大降水量為115.3mm。雨季為每年4~9月,每年冬季有凝凍,持續時間5~10天。本區氣候溫暖濕潤,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屬溫暖潮濕氣候。

  (3)水係及主要河流

  礦區內地表水主要為礦區西南部的幹溝河,魯家屋基至獺貓洞的溪溝,均為季節性河溝。幹河溝在枯季流量為100L/S;魯家屋基至獺貓洞的季節性河溝枯季基本斷流,雨季在不同的時期流量不同。

  (4)經濟概況

  區內居住民族為漢族,人口密度較小,主要農作物為水稻、玉米、小麥、紅署等,經濟作物主要為烤煙、油菜、辣椒、高粱及養殖業等,自給有餘。區內現無工業,經濟較為落後,勞動力較為富餘。

  (5)環境狀況

  區內工業以煤炭工業為主,相鄰的興安煤礦為生產礦井,位於該礦西側。煤礦井下水、工業汙廢水及居民生活汙水的排放,已使區內河水質受到一定程度的汙染。

  (6)地震烈度

  根據《建築抗震設計規範》(GB50011—2001)規定,本區地震基本烈度為6度。

  二、主要自然災害

  1、地質災害

  礦區屬低中山地貌,地形高差較大,以構造剝蝕地形為主。地形較陡,井下開采誘發山體崩塌、滑坡、地表裂縫的可能性較大。

  2、災害性氣候

  礦井屬溫暖潮濕氣候,每年二月份凝凍較為嚴重,對交通運輸、通訊、供電影響較大。

  3、本礦設計的開采範圍無學校及文物保護等建構築物,也無公路從礦區穿過,但有河流、村莊分布,除散居的民宅進行搬遷外,對集中居住的村莊及河流需按要求留設安全煤柱。

  在采掘施工過程中,一定要加強探放水工作,對可能發生小窯積水的區域要加強調查及預測,做到“預測預報,有掘必探,先探後掘,先治後采”的防治水措施,杜絕發生礦井突水02manbetx.com

  三、礦區水源、電源及通信情況

  1、水源條件

  根據貴州省金沙縣龍宮煤礦2008年08月提供的《貴州省金沙龍宮煤礦二號井生產地質報告》資料和現場調查了解,該礦井附近水係不甚發育,水資源匱乏,主要水源有:

  (1)幹河溝

  幹河溝由西北流向東南橫穿礦井工業場地,枯季流量為100L/s,即8640m3/d。經混凝沉澱、過濾、消毒後,可作該礦井及選煤廠生產、生活消防用水水源。建議對該礦井附近進行水源勘探工作,為下步工作提供可靠設計依據。

  (2)井下水

  根據《貴州省金沙龍宮煤礦二號井生產地質報告》資料,該礦井下正常湧水量為74.6m3/h,最大湧水量為169.3m3/h(均已考慮井下消防灑水量),經混凝沉澱、過濾、消毒後,主要作礦井、選煤廠生產和一采區風井場地及井下消防用水水源。當井下水不能滿足部分生產用水時,由生活、消防用水水源(溪溝水)補給。

  (3)生活汙水

  該礦井生活汙水排放量約16.11m3/h,即390m3/d,經工業場地生活汙水處理站處理後,可作該礦井工業場地澆灑道路和綠化用水。

  2、電源

  根據金沙縣供電部門提供的《關於對龍宮煤礦申請雙回路用電申請的批複》,龍宮煤礦二號井兩回10kV電源一回引自新化35kV變電站,一回引自安洛110kV變電站。安洛110kV變電站目前正在建設,距本礦約3km;新化35kV變電站35kV電源引自金沙110kV變電所,距本礦3km這兩個變電所可以向本礦提供可靠的雙電源,礦井開發在電力上是有保障的。

  3、通信

  根據金沙縣通信網的現狀,本片區已形成了較完善的通信網,其通信係統均已實現程控化,具備將全片區的行政通信係統納入公用網的條件。供行政辦公使用的電話可納入金沙縣新化鄉通信支局,通信支局接入電信公共本地網。

  四、地質特征及構造

  一、地質特征

  礦區內主要的地層由老至新依次有中二疊統茅口組,上二疊統龍潭組、長興組,下三疊統夜郎組、第四係。

  (1)中二疊統茅口組(P2m)

  在本礦區內沒有出露地表。岩性上部為淺灰色至灰白色,中厚至厚層狀生物碎屑灰岩,微晶及細晶結構,含腕足類、蜓類、珊瑚等動物化石及少量燧石結核;下部為燧石條帶灰岩、灰岩及矽質岩。局部夾粘土質矽質岩,富含蜓類化石。區域厚57-151m。

  (2)上二疊統龍潭組(P3l)

  出露於礦區北部外圍,以灰、深灰色薄-中厚層粉砂岩、粉砂質泥岩及泥岩為主,夾細砂岩、鈣質泥岩及灰岩、泥質灰岩,含煤9-21層,其中含可采及局部可采煤層4層,即4號、9號、13號及高硫煤15號。富含腕足類、雙殼類、腹足類及植物等化石。厚91.54-126.91m,平均106.13m。與下伏茅口組呈假整合接觸。根據岩性及含煤組合特征,可分為一、二、三段:

  a、龍潭組第一段(P3l1)

  底界為龍潭組底界,與二段的分界標誌層為15號煤層上部第一層細砂岩。岩性以泥質粉砂岩、粉砂質泥岩、泥岩為主,厚度12—22 m,平均厚16 m,含15號高硫煤層。

  b、龍潭組第二段(P3l2)

  與第一段的分界標誌層為15號煤層頂部第一層泥岩,與第三段分界標誌層為9號煤層上部第一層粉砂質泥岩。岩性以泥質粉砂岩、粉砂質泥岩、細砂岩、泥岩為主。厚度39 —48 m,平均厚44 m,含9號、13號等可采及局部可采煤層。

  c、龍潭組第三段(P3l3)

  與第二段分界標誌層為9號煤層上部第一層粉砂質泥岩,頂界為龍潭組頂界。岩性以泥質粉砂岩、粉砂質泥岩、泥岩為主,夾泥質灰岩等。厚度42 m—56,平均厚47 m,含4號等可采及局部可采煤層。

  (3)上二疊統長興組(P3c)

  出露於礦區西部及北部外圍地區。為灰、深灰色中厚-厚層狀燧石灰岩,夾鈣質粉、細砂岩。產蜓、腕足等化石。厚33.22-49.80m,平均39.20m。與下伏龍潭組呈整合接觸。

  (4)下三疊統夜郎組(T1y)

  出露於礦區內的大部分地區。由灰、深灰、紫灰、黃綠色泥岩、鈣質泥岩、粉砂岩及灰岩、泥質灰岩組成,富含雙殼類、腕足類及頭足類化石。厚364-448m。根據岩性、 化石將該組劃分為三段:

  a、沙堡灣段(T1y1)

  灰、灰黃色薄層狀泥岩、粉砂質泥岩夾泥灰岩、粉砂岩。含少量的瓣鰓類、菊石化石。頂底常夾1-2層黃綠色蒙脫石泥岩。厚10—25m,平均14m。

  b、玉龍山段(T1y2)

  主要為淺灰至灰色薄層至中厚層狀灰岩,含動物化石,夾鮞狀灰岩及薄層泥岩,下部夾深灰色泥質灰岩及泥質條帶。頂部為灰、紫灰、綠灰色薄至中厚層狀泥岩、灰岩,夾鈣質泥岩、粉砂質泥岩,含瓣鰓類化石。厚200—240m,平均218m。

  c、九級灘段(T1y3)

  為紫色、暗紫色夾灰綠、黃綠色鈣質泥岩、粉砂質泥岩、泥質粉沙岩、粉砂岩、泥岩、灰岩。含瓣鰓類動物化石及少量植物化石。厚160—193m,平均175m。夜郎組與下伏長興組呈假整合接觸

  (5)第四係(Q)

  分布零星,多在河穀及山麓地帶分布,多為衝積層、坡積層和殘積層,岩性為含砂礫粘土、亞粘土,具有粘性、可塑性及高壓縮性,厚度變化大,主要分布在緩坡及溝穀地帶,厚0—10米。

  二、地質構造

  礦區大地構造位置屬於揚子準地台黔北隆起的遵義斷拱。礦區位於金沙—黔西向斜的西翼,新華向斜的南麵,總體呈單一傾斜構造,地層走向北東—南西,傾向南東,傾角3—12°,一般為7°。斷層稀少,並有次一級褶曲。

  a、褶曲

  (1)金沙—黔西向斜位於礦區的東側,軸長約20公裏,走向NNE20°,向斜寬20餘千米,其軸線在平麵上呈“S”形,北麵變為北東東向,南麵為北東向,為一開闊不對稱向斜。北西翼傾角較緩,為10-20°,發育有次級褶皺;南東翼傾角較陡,為30-40°左右。

  (2) 新華向斜位於礦區北部,走向NEE70左右°,軸長約11km,為金沙—黔西向斜北西翼的次一級褶曲,為一寬緩的不對稱向斜,軸麵傾向北西,向斜寬約2-4.5km。北西翼地層傾角較陡,為7-35°,一般28°;南東翼地層傾角較緩,為4-12°,一般為9-10°。

  b、斷裂

  礦區內見少許小斷層,斷距均小於10米,且延伸距離較短,對礦區開采基本無影響,因此未在圖上反映出來。

  綜上所述,礦區構造屬“簡單類型”

  五、區域水文地質概況

  1、地表水係及特征

  礦區位於金沙—黔西向斜的西翼,新華向斜的南麵,總體呈單一傾斜構造,為獨立的水文單元。地下水的主要補給來源為大氣降水,各水文地質單元的碳酸鹽岩(可溶岩)與碎屑岩(非可溶岩)呈相間分布,受構造控製明顯。地下水類型為碳酸鹽岩岩溶水、基岩裂隙水、鬆散岩類孔隙水三大類。岩溶水分布較廣,富水性強;基岩裂隙水、孔隙水富水性弱。

  1)地表水係

  礦區內地表水主要為礦區西南部的幹溝河,魯家屋基至獺貓洞的溪溝,均為季節性河溝。幹河溝在枯季流量為100L/S;魯家屋基至獺貓洞的季節性河溝枯季基本斷流,雨季在不同的時期流量不同。其餘為雨源性溪溝。當地侵蝕基準麵位於礦區西南端礦區附近的河穀中,標高約1332m。

  2)地下水動態特征

  金沙降水量較豐沛,地下水動態變化與大氣降水關係密切,地下水豐期、枯期與雨季、旱季相對應。每年5月地下水流量、水位開始回升,6—9月為高值期,其間流量、水位出現2—3次峰值,10—12月進入貧水期,隨後流量、水位明顯衰減,直到第二年3、4月份達到最低值。

  3)地下水補給、徑流、排泄條件

  該區雨量較豐沛,地下水主要靠大氣降水補給。除1—4月份降水量過少,蒸發量偏大,引起地下水消耗,其餘月份均可獲得適當的補給。

  區內地形較複雜,溝穀交錯,基岩裸露麵積較大,植被稀疏,第四係覆蓋層深,不利於地下水積聚。大氣降水補給地下水的途徑是通過第四係鬆散堆積層、岩石節理裂隙、風化裂隙、斷層破碎帶、岩溶漏鬥、窪地等滲入地下。各類型地下水受岩性、構造、地貌等因素控製,不同岩性,不同地段富水性差異較大。

  區內新構造運動較強烈,可溶岩中很難形成水平管道岩溶,地下河弱發育,加之深溝峽穀切斷了地層的連續展布,造成了地下水運動明顯受局部侵蝕基準麵控製,顯示出交替強烈、淺循環、徑流短、局部集中排泄的特點。

  2、礦區水文地質條件

  1)地下水類型及其賦存特征

  受地層、岩性、構造、地貌、氣象及水文等因素的控製,區內地下水類型及賦存特征如下。

  (1)碳酸鹽岩類岩溶水:

  茅口組(P2m):上部為淺灰色至灰白色,中厚至厚層狀生物碎屑灰岩,微晶及細晶結構,含腕足類、蜓類、珊瑚等動物化石及少量燧石結核;下部為燧石條帶灰岩、灰岩及矽質岩。含裂隙、溶隙水,區內無泉水出露,含水性及導水性差,富水性強。

  長興組(P3c):岩性為灰、深灰色中厚-厚層狀燧石灰岩。含基岩裂隙水和岩溶水,含水性中等,及導水性差,富水性中等。

  (2)碳酸鹽岩夾碎屑岩類岩溶水:

  夜郎組(T1y):岩性由灰、深灰、紫灰、黃綠色泥岩、鈣質泥岩、粉砂岩及灰岩、泥質灰岩組成。下段沙堡灣段,岩性為灰、灰黃色薄層狀泥岩、粉砂質泥岩夾泥灰岩、粉砂岩,上段九級灘段岩性為紫色、暗紫色夾灰綠、黃綠色鈣質泥岩、粉砂質泥岩、泥質粉沙岩、粉砂岩、泥岩、灰岩,這兩段主要含基岩裂隙水,含水性及導水性弱,是很好的隔水層;中段玉龍山段岩性主要為淺灰至灰色薄層至中厚層狀灰岩,含岩溶水,含水性及導水性中等,富水性中等。

  (3)基岩裂隙水:

  龍潭組(P3l):岩性以灰、深灰色薄-中厚層粉砂岩、粉砂質泥岩及泥岩為主,夾細砂岩、鈣質泥岩及灰岩、泥質灰岩。含基岩裂隙水,含水性及導水性弱,為弱含水岩組。

  (4)孔隙水:

  第四係(Q):多為衝積層、坡積層和殘積層,岩性為含砂礫粘土、亞粘土。含孔隙水,泉水出露少,富水性弱。

  (5)斷裂破碎帶水文地質特征

  礦區內見有少許斷層,但規模較小,充水性及導水性較差,目前對礦區開采影響不大;礦區局部地方見有節理裂隙麵,節理裂隙弱發育。因此礦區斷裂對礦區開采影響不大。

  據相似地層礦區水文地質條件,凡賦存在細碎屑岩中的壓扭性斷層帶,單位湧水量均小於0.01升/秒.米。

  六、礦井瓦斯、煤塵及煤的自燃傾向性

  1、瓦斯

  根據生產地質報告提供的資料,該礦為低瓦斯礦井。又根據煤炭科學研究總院撫順分院2008年6月《對貴州省金沙縣龍宮煤礦4號、9號煤層煤與瓦斯突出危險性鑒定報告》的結論,該礦為煤與瓦斯突出礦井,設計按煤與瓦斯突出礦井進行設計。在現開采標高(+1344.87m以上)範圍內瓦斯含量如下表:

  直接法測定煤層瓦斯含量表

  估算深部瓦斯含量時,考慮200m垂深,根據省內金沙片區瓦斯梯度的變化規律,瓦斯梯度為100m垂深煤層瓦斯含量增加約3 ml/g.r。估算4號煤層可燃質瓦斯含量為15.4 ml/g.r, 9號煤層可燃質瓦斯含量為18.1 ml/g.r。其餘13、15號煤層未鑒定,需今後進一步做瓦斯測試工作。

  2、煤塵爆炸性

  根據貴州省煤田地質局實驗室2008年9、10月對原龍宮煤礦4號、9號、13號及15號煤層作出的“煤塵爆炸性鑒定報告表”:

  結論:所有可采煤層煤塵均無爆炸性。

  3、煤的自燃傾向性

  根據貴州省煤田地質局實驗室2008年9、10月對原龍宮煤礦所有可采煤層作出的 “煤炭自燃傾向性鑒定報告表”:

  結論:4號、9號、13號及15號煤層自燃傾向性均為不易自燃(Ⅲ類)。

  七、可采煤層特征

  (1)地質資源量:礦區內含煤地層為龍潭組,厚91.54-126.91m,平均厚106.13m。含可采及局部可采煤層4層,分別為4號、9號、13號、15號煤層。4號煤層為全區可采,厚度在0.80-3.36m間,平均厚度1.80m,下距9號煤層17.57m;9號煤層為大部可采,厚度在0.50-2.80m間,在可采地區平均厚度1.40m,下距13號煤層23.58m;13號煤層為局部可采,厚度在0-1.02m間,在可采地區平均厚度0.91m,下距15號煤層13.07m;15號煤層為全區可采,厚度在0.86-1.80m間,平均厚度1.40m;煤層總厚度8.68-15.60m,平均12.11m,含煤係數為11%。含可采及局部可采煤層4層,可采總厚度3.01-12.13m,平均5.51m,可采含煤係數為6%。各可采煤層的主要特征見表:

  可采煤層主要特征表

礦井瓦斯湧出
一、設計的主要技術經濟指標
1. 礦井絕對瓦斯湧出量: 38.60m3/min(將來最大絕對瓦斯湧出量);
2. 礦井相對瓦斯湧出量: 7.49m3/t;
3. 礦井瓦斯抽放量: 11.58m3/min.
二、礦井瓦斯抽放的必要性與可行性
  根據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2001年頒布的《煤礦安全01manbetx 》第145條規定, 如果礦井絕對瓦斯湧出量超過40.0m3/min, 無論井型大小, 也不管煤層有無煤與瓦斯突出危險性, 必須建立地麵永久抽放瓦斯係統或井下臨時抽放瓦斯係統.
  《煤礦安全01manbetx 》, 《礦井瓦斯抽放管理規範》以及《煤炭工業設計規範》有關條款規定: 當一個回采工作麵的絕對瓦斯湧出量大於5m3/min或一個掘進工作麵的瓦斯湧出量大於3m3/min, 采用通風方法解決瓦斯問題不可能或不合理時應采用瓦斯抽放措施.
  除此而外,為貫徹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先抽後采, 以風定產, 監測監控”的安全生產方針, 需建立了一個地麵抽放瓦斯泵站為抽放瓦斯服務.
  按照《煤礦安全01manbetx 01manbetx 的有關規定及”先抽後采, 以風定產, 監測監控”的十二字方針,無論高瓦斯礦井的井型大小,也不管煤層有無煤與瓦斯突出危險性,必須建立地麵永久抽放瓦斯係統或井下臨時抽放瓦斯係統.
  《煤礦01manbetx 》、《礦井瓦斯抽放管理規範》以及《煤炭工業設計規範》有關條款規定:當一個回采工作麵的絕對瓦斯湧出量大於5m3/min或一個掘進工作麵的瓦斯湧出量大於3m3/min,采用通風方法解決瓦斯不可能或不合理時應采用瓦斯抽放措施. 雖然, 該礦回采工作麵的絕對瓦斯湧出量已經超過5m3/min. 產量和瓦斯湧出量都有進一步增加的趨勢.
  采掘工作麵需要采取瓦斯抽放的必要性判斷標準是: 在給定的巷道通風斷麵條件下,采掘工作麵設計通風能力小於稀釋瓦斯所需的風量,即式(2-1)成立時, 抽放瓦斯才是必要的.

  Q0 - 采掘工作麵設計風量, m3/s;

  Q - 采掘工作麵瓦斯湧出量, m3/min;

  K - 瓦斯湧出不均衡係數,取K=1.5;

  C -《煤礦01manbetx 》允許的采掘工作麵瓦斯濃度,%,取C=1.

  礦井瓦斯抽放方案初步設計

  1 、抽放瓦斯方法選擇

  某煤礦抽放瓦斯的目的是消除或緩解瓦斯突出的危險性及使工作麵的瓦斯湧出量降低到通風能解決的水平或減輕礦井通風負擔. 因此, 確定礦井抽放瓦斯的方法為開采煤層抽放(包括開采工作麵和掘進工作麵抽放)和采空區抽放等方式.

  在二-1和二-3煤層開采時,必須對所有的回采工作麵進行高位抽放或本煤層預抽、對大多數的掘進工作麵進行瓦斯預抽放. 選擇的瓦斯抽放方法如下:

  ⑴.采用邊采邊抽相結合方式抽放回采工作麵采空瓦斯;

  ⑵.掘進工作麵采用邊掘邊抽方法抽放本煤層瓦斯;

  ⑶.采用高位鑽孔抽放回采工作麵及采空區瓦斯.

  3.1.1掘進工作麵瓦斯抽放

  掘進工作麵抽放瓦斯的方法有邊掘邊抽和先抽後掘瓦斯抽放兩種方式.考慮到某煤礦掘進工作麵瓦斯湧出較小,采用邊掘邊抽比較合適. 采用邊掘邊抽時, 抽放鑽孔布置方式如圖3-2示.

  推薦的鑽孔布置參數如下:

  鑽孔長度 60-100 m;

  鑽孔直徑 ∮75 mm;

  相鄰孔間夾角 3°~5°;

  鑽場間距 50 m;

  鑽場內鑽孔數 3個;

  封孔深度 5m;

  封孔方式 聚胺脂封孔

  在煤巷掘進工作麵後5m處的巷道兩邦各施工一個鑽場. 鑽場的規格應根據巷邦瓦斯抽放鑽孔布置的要求, 選用鑽機的外形尺寸及鑽杆長度而定. 根據該礦的具體情況, 每組鑽場在煤巷兩側錯開布置, 其規格為: 4 x 4 x 2m, 采用錨噴支護. 相鄰兩組鑽場之間的間距為40-50m.
  在每一鑽場內, 沿走向布置3個邊掘邊抽鑽孔, 即左, 右鑽場各三個, 孔深60m左右.
  掘進工作麵先抽後掘就是在掘進工作麵向前方施工扇形鑽孔, 每個循環6-9個鑽孔, 鑽孔深度50-60m, 每個循環間距40-50m, 預計抽放時間為20左右. 鑽孔終孔點分別距離巷道中心線0m, 2.5m和4m.
  鑽孔布置的原則就是保證將鑽孔布置在煤層內, 鑽孔傾角與巷道底板平行或根據煤層的厚度向上或下傾斜. 當掘進工作麵抽放鑽孔數量較多時, 為擴大鑽孔覆蓋範圍, 抽放鑽孔應以巷道中線為基準, 向周圍煤體呈放散狀排列, 以提高抽放效果.
  實際中, 應根據現場實際監測參數對抽放鑽孔的布置進行調整, 以達到最好的抽放效果.
3.2瓦斯抽放巷抽放方式.
著重考慮采用高位鑽孔抽放的方式.
3.3 瓦斯抽放鑽孔施工及設備
3.3.1 鑽機的選擇
  選擇鑽機需要考慮的因素包括: 1).鑽進深度; 2).轉速範圍; 3).給進, 起拔能力; 4).液壓係統; 5).
3.3.2 鑽孔封孔
抽放鑽孔封孔方式主要有水泥注漿泵封孔, 人工水泥沙漿封孔和聚胺脂封孔等. 在岩層中封孔長度不小於3m. 在煤層中封孔長度不小於5m.
考慮到某煤礦的鑽孔數量不大, 沒有必要購買價格昂貴的封孔泵或采用人工水泥沙漿封孔. 因為使用水泥沙漿封孔, 凝固時間長, 對於傾斜鑽孔不易充滿. 因此, 應該使用人工聚胺脂封孔.
聚胺脂封孔就是由異氰酸脂和聚醚並添加幾種助劑反應而生成硬質泡沫體密封鑽孔. 聚胺脂封孔采用卷纏藥液與壓注藥液兩種工藝方法. 現主要應用卷纏藥液法封孔, 封孔深度一般為3-6m即可符合要求.
雖然聚胺脂封孔(見圖3-4)的成本略高於水泥漿封孔, 但聚胺脂封孔操作簡單, 省時省力, 氣密性好, 抽放效果好, 非常適用於某煤礦.

3.3.4 瓦斯抽放參數監測
采用孔板或便攜式數字鑽孔瓦斯參數監測儀對鑽孔或采空區抽放管進行監測很有必要. 除此之外, 在抽放巷道口設瓦斯抽放監測傳感器, 對抽放管道的負壓, 瓦斯濃度, 瓦斯流量, 溫度進行監測. 井下抽放支管和地麵主管都應裝備管道監測係統, 並將其盡可能地將管道監測係統掛靠入礦井環境監測係統.
4 瓦斯管網係統選擇與管網阻力計算及設備選型

4.1 礦井瓦斯抽放設計參數
  根據煤礦提供的地質資料和礦井設計資料, 某煤礦的設計瓦斯抽放量按一台抽放泵同時服務兩個回采工作麵(目前隻布置一個回采工作麵)和三個掘進工作麵, 純瓦斯抽放量取11.58m3/min(將來最大瓦斯抽放量). 瓦斯抽放濃度按30%計算.

4.2 瓦斯管網係統選擇與管網阻力計算
  在選擇瓦斯抽放管路係統時, 主要根據抽放泵站位置, 開拓巷道布置, 管路安裝條件等進行確定. 抽放管路應盡量選擇敷設在巷道曲線段少和距離短的線路中, 盡可能避開運輸繁忙巷道, 同時還要考慮供電, 供水, 運輸方便.
  抽放泵的位置可以布置在地麵也可以布置在井下. 井下布置是將瓦斯抽放泵布置在井下靠近抽放地點的進風流中, 這樣可以減少抽放管路的長度, 並隨時根據抽放地點的需要改變抽放泵的位置, 可以節省管路投資, 節省防爆裝置和避雷裝置, 其必要條件是抽放管路的瓦斯排放到采區回風巷或總回風巷後, 在較小範圍內經過稀釋達到風流瓦斯濃度不超限.
  當礦井總回風巷瓦斯濃度高, 抽出的瓦斯不能排放到總回風巷, 或井下供水,供電及安裝成本較高, 或地麵距離抽放地點較近時, 把瓦斯抽放泵安裝到地麵具有明顯的經濟和管理方麵的優勢.
  根據礦井采掘工作麵的具體位置及開拓布置, 確定將地麵永久瓦斯抽放站布置在距離新材料井附近且地勢平坦, 無地質災害和洪水影響的地點. 要求瓦斯抽放泵站房50m範圍內無主要建築及民房, 在泵房周圍20m設立圍牆或柵欄, 並嚴禁明火.
  根據煤礦井下開拓巷道和地表設施的具體情況,瓦斯抽采巷管道布置路線如下:.
  11瓦斯抽采巷工作麵 一區回風大巷 西風井 抽放泵房 放空管;

21瓦斯抽采巷工作麵 主井運輸大巷 四聯巷 西風井回風大巷 西風井 抽放泵房 放空管;
4.3瓦斯抽放管路與瓦斯抽放鑽孔的連接
用彈簧軟管或礦用PVC管將鑽孔套管與鑽場彙流管(也稱混合器)相連, 彙流管與鑽場瓦斯管連接, 然後鑽場瓦斯管與布置在巷道中的瓦斯抽放支管相連接. 瓦斯抽放主管均采用法蘭盤螺栓緊固連接, 中間夾橡膠密封圈.

  4.4抽放管路係統及抽放設備選型

  (一)抽放管路係統

  1、抽放管路係統的選擇

  1)選擇的瓦斯管路必須符合壓力要求、滿足經濟流速、抗靜電等要求,且要求在管路上合適的位置安裝放爆、防回火、放水、防空等安全裝置,壓力和流量等測量裝置。

  2)設計管路選用焊接鋼管,其具有價格便宜、抗靜電好等優點,以及閥門、連接件、放水器、流量計、水封式防暴器、防回火器、排空及放空管等管路附屬裝置。

  3)井下瓦斯管路係統圖見圖4-5-3;

  2、抽放管道管徑、材質、規格

  1)高負壓主管管徑:

   5、瓦斯管路敷設及附屬裝置
    1)地麵和井下管路敷設前必須用阻燃防腐劑進行防腐處理並經檢查合格後,才能進行敷設。
    2)地麵瓦斯管路敷設
   ①架空敷設(特殊情況),沿地麵用支墩敷設(前兩種情況在冬季寒冷地區應采取防凍措施),埋地敷設(凍土層以下,且埋深不小於0.7米)等。
   ②在進行管路敷設時,要求平直和斜直,避免急轉彎;要求坡度盡量一至,避免高低起伏,低窪處需安裝放水器。
   ③瓦斯主管距建築物的距離>5米,距電纜>1米,距木電杆>2米,距水管、水溝>1.5米,距鐵路>5米。
   ④管路敷設完成後,要進行氣密性試驗並經檢查合格後,才能投入使用。
    3)井下瓦斯管路敷設
   ①常用沿巷道底板用支墩敷設和沿巷道壁或巷道頂板用支架敷設;當沿傾斜巷道壁或沿其頂板用支架敷設時,支架應有足夠的強度,用卡子將管道固定在支架上,並每一百米設一直管座,以防管道下滑。
   ②在軌道運輸巷道中沿巷道壁敷設,其敷設高度應不小1.8米,以防礦車跳道時闖壞管道。
   ③瓦斯管路在入井口處應可靠接地,以防雷電侵入井下;從站房至進口的管路是鋼管用法蘭連接,其連接處應用不小於Ф12的園鋼全部誇接(包括站房內管路)。
    4)附屬裝置
   管路係統的附屬裝置有:閥門、連接件、放水器、流量計、水封式防暴器、防回火器、排空及放空管等。
   在瓦斯抽放站還設有瓦斯抽放站多參數監測儀,可對瓦斯流量,真空度等參數進行不間斷監測記錄,並可打印……
   (二)瓦斯抽放站抽放設備
   1、抽放方式
   該礦井按煤與瓦斯突出礦井設計。在地麵建瓦斯抽放站的集中抽放礦井一、二采區的瓦斯,抽放主管路從回風斜井下井。
   2、設計依據
   1)高負壓抽放:抽放瓦斯純量,Q高=22.4m3/min;孔口負壓,H高=20kPa,抽放濃度,n高=35%,出口壓力9kPa;
   2)低負壓抽放:抽放瓦斯純量,Q低=9.6m3/min;孔口負壓,H低=5kPa,抽放濃度,n低=15%,出口壓力9kPa。
3、計算與設備選型
1)高負壓抽放
   ①瓦斯泵所需流量:Q高=22.4×1.2÷(0.35×0.8)=96m3/min;
   ②瓦斯泵所需壓力:
   H高=[(2.73+5.26+6.81)×1.15+20+9]×1.2=55.23kPa;
   ③瓦斯泵真空度:
   η高=[(2.73+5.26+6.81)×1.15+20]×1.2×100%÷101.3=43.86%;
   ④根據對抽放瓦斯流量和負壓的計算,選用高效節能的水環式真空泵2BEC40型兩台(一台工作、一台備用)作為瓦斯抽放泵,其工況點參數為:Q高=102m3/min,H高=57.86kPa,440rpm;耗水量9m3 /h.台;
   ⑤配套防爆電動機YB315M-4(132kW、660V)二台(一台真空泵配一台電機);
1)低負壓抽放
   ①瓦斯泵所需流量:Q低=9.6×1.2÷(0.15×0.8)=96m3/min;
   ②瓦斯泵所需壓力:
   H低=[(3.03+5.86+2.66)×1.15+5+9]×1.2=32.74kPa;
   ③瓦斯泵真空度
   η低=[(3.03+5.86+2.66)×1.15+5]×1.2×100%÷101.3=21.66%;
   ④根據對抽放瓦斯流量和負壓的計算,選用高效節能的水環式真空泵2BEC40型二台(一台工作、一台備用)作為瓦斯抽放泵,其工況點參數為:Q低=105m3/min,H低=35.87kPa,440rpm;耗水量6.6m3 /h.台;
   ⑤配套防爆電動機YB315M-4(132kW、660V) 二台(一台真空泵配一台電機);
   6)瓦斯抽放設備冷卻
   采用循環水冷卻方式,選用冷卻水泵IS65-50-125型二台,其中:一台工作,一台備用;配套防爆電動機YB100L1-2(3kW、660V )二台;
   7)瓦斯抽放站的瓦斯抽放站的冷卻水泵、多參數監測儀等主要附屬設備電氣部分均用礦用防爆型。
根據上述計算結果, 查國內有關廠家的真空泵曲線, 即可確定瓦斯抽放泵的型號. 由於目前我國的真空泵曲線都是按工況狀態下的流量繪製的, 所以還需要按下列公式把標準狀態下的瓦斯流量換算成工況狀態下的流量.

建議選用2台廣東省佛山水泵廠有限公司生產的水環真空泵質量最好, 而且節能. 通過查泵的性能曲線(見附圖), 可以選擇CBF410-2型或CBF360-2型水環真空泵. 由於CBF360-2型(510r/min)是該係列的最高檔, 其能耗高於CBF410-2型(330r/min). 建議選擇CBF410-2型(330r/min). 一旦將來隨著技術進步, 抽放效率提高, 可以通過更換電機把抽氣量提高至170m3/min. 在60KPa壓力狀態下CBF410-2型(330r/min)的工況流量為121.0m3/min, 泵的轉速為330r/min, 電機功耗為96KW, 電壓380/660v, 耗水量(吸入壓力>400mbar)5.3-12.0 m3/h.
CBF410-2型水環真空泵主要功能及技術參數:
CBF410-2型水環真空泵環境適應性強, 並可靠, 安全, 高效地長期運行. 其核心部分---水環式真空泵, 是根據煤礦對瓦斯泵的特殊要求而設計的. 其使用性能, 排氣量, 真空度, 安全性, 可靠性, 外形, 安裝尺寸等具體指標, 均優於普通真空泵. 整個泵站係統可配套南京富鄴科技實業有限公司KJ-91瓦斯抽放泵站監控係統. 該係統提供瓦斯超限斷電聲光報警, 停水斷電, 恒水位控製, 抗結垢水質磁化, 流量, 檢測, 其中供電係統具有過載, 過電壓及短路保護, 電機電纜漏電閉鎖等功能.
5 瓦斯抽放泵站布置
5.1 瓦斯抽放泵
  某煤礦總回風巷瓦斯濃度較高, 礦井總風量較小, 如果將瓦斯抽放泵安裝在井下把抽出的瓦斯排到總回風巷, 極有可能造成總回風瓦斯超限. 因此, 根據礦井采掘的具體位置及開拓布置, 確定將抽放泵站設在礦井材料井較近處且無地質,洪水等災害影響, 地勢平坦的地點. 地麵瓦斯泵房位置選擇如附圖1所示.
  抽放泵站由瓦斯泵房, 配電值班室組成. 瓦斯泵房長8.0m, 寬6.0m, 高3.5m. 值班室3 x 3 x 3.5m, 3 x 3 x 3.5m. 瓦斯抽放泵房布置圖如附圖2所示.
  瓦斯抽放泵房圍牆或柵欄的圈定範圍應當保障泵房周圍50m範圍內無居民, 20m內無明火, 不得有易燃, 易爆物品, 並配備至少4隻幹粉滅火器和大於0.5m3的黃砂. 在泵站周圍設有防火栓. 抽放泵站是具有爆炸危險的甲類廠房, 設計門窗作為泄壓麵積, 泄壓與廠房體積比應在0.05-1.22之間, 瓦斯抽放泵房采用不燃性材料構成. 其土建工程設計和施工由某煤礦自行完成.
  地麵抽放泵站主要建築為泵房,抽放泵房內設有配電裝置, 瓦斯泵、分水器、管路、閥門等設備.在泵房附近進出口處設有放水器、防爆防火裝置(圖5-1)、放空管、壓力測定、流量測定裝置、采樣孔、閥門等附屬裝置.

  瓦斯抽放泵房內的所有設備和儀表均選用防爆型. 圖5-2地麵瓦斯抽放泵站布置示意圖.
5.2瓦斯抽放泵站供電
瓦斯抽放泵站供電參照主要通風機的供電管理, 要求”三專”, 即專用變壓器, 專用線路和專業開關. 根據礦井的實際情況, 采用380V或660V供電安排. 瓦斯抽放泵站的設備總容量為120KW, 工作容量為120KW.
  根據煤炭工業礦井設計規範GB-5012-94, 瓦斯抽放站的電力負荷為一級負荷, 必須保證有兩個電源供電.

  5.3 瓦斯抽放泵給排水

  (1). 給水

  瓦斯抽放泵的供水采用地麵清潔水(PH值6-8). 在不建水循環係統時, 為節省水耗, 要求供水壓力大於600mbar, 供水量大於12m3/h. 如果建水循環係統, 最好安裝一套南京富鄴科技實業有限公司製造的高頻電子除垢裝置, 要求供水壓力大於200mbar即可.

  (2). 排水

  水環式真空泵排出的水收集後排入礦井蓄水池或循環使用.

  5.4 防雷設施

  在瓦斯抽放泵站房頂上設置避雷針, 並接地.

  根據《建築物防雷設計規範》(2000), 設避雷線保護瓦斯排放管, 在瓦斯抽放站房頂設置避雷帶防感應雷. 在變電所設工作接地, 接地電阻<4Ω; 在瓦斯抽放站分別設防雷接地. 接地電阻均<10 Ω.

  設計放空管的高度為7m, 在距放空管5m之內設一高度為14m的避雷針.

  由於岩腳日礦處於山區, 有時雷害比較嚴重, 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1). 放空管應高於房脊4m以上, 放空管與避雷針距離小於5m;

  2). 泵房房頂應安放雷網;

  3). 避雷針接地電阻不得大於4Ω, 達不到要求的要增加接地極;

  4). 瓦斯抽放泵房內所有設備的金屬外殼都應接地, 金屬走線架, 水管等金屬物必須接地;

  5). 為防止井下瓦斯抽放管路帶電, 瓦斯抽放管也需接地;

  6). 瓦斯抽放泵供電采用四芯電纜, 其中一芯接地;

  應由具有防雷專業資質的相關部門或設計單位進行設計, 安裝.

  5.5 瓦斯抽放泵站照明

  在瓦斯抽放泵站內和值班室內的照明燈具選用隔爆型.

  5.6 瓦斯抽放泵站通訊

  在瓦斯抽放泵站應設置有到礦調度室的防爆型電話分機.

  5.7 抽放係統實時監測

  為保證瓦斯抽放係統的安全運行和礦井的安全生產, 瓦斯抽放係統設計時必須具備完善的安全監測係統, 對泵站的環境瓦斯濃度, 真空泵供水, 抽放瓦斯濃度, 抽放量, 負壓, 溫度, 排放口的正壓, 瓦斯濃度等參數進行監測. 建議南京科強科技實業有限公司生產的WYS型管道氣體參數監測儀和KJ-91泵站監測係統.

  5.8 泵房采暖, 通風

  某礦區冬天最低氣溫可以達到-10ºC以下, 應該在泵房和值班室安裝采暖和通風係統.門窗及排氣口合計的泄壓麵積要符合要求.

  6. 瓦斯抽放係統的安裝

  6.1瓦斯抽放係統安裝的基本要求

  瓦斯抽放係統的安裝, 調試和運行等必須遵守《煤礦01manbetx 》和《礦井瓦斯抽放管理規範》的有關規定.

  瓦斯抽放係統安裝所使用的材料必須為煤礦井下所允許使用的產品, 並具備煤礦安全產品標誌準用證.

  6.2 瓦斯抽放泵的安裝

  瓦斯抽放泵應安裝在專門的瓦斯抽放泵房內, 泵房內必須有足夠的照明, 消防等設施, 嚴禁堆放易燃物品, 嚴禁無關人員進入瓦斯抽放泵房內.

  6.3 瓦斯抽放, 排放管路及附屬設施安裝

  瓦斯抽放, 排放主管路采用無縫鋼管, 法蘭連接, 安裝時采用錨杆吊掛在巷道頂部, 也可以采用其他支撐方式安裝在巷道壁上, 但不能影響車輛和行人. 管路應盡量避免與電纜安裝在同一巷邦上, 管路全程嚴禁與帶電物體接觸, 並在管路上安設可靠的接地措施.

  抽放主管路每隔200-400m安裝一調節閘閥, 在管路的低窪處安裝人工或自動負壓放水器, 定期放水. 抽放支管安裝閥門, 流量計和放水器等.

  瓦斯抽放用所有金屬部件均須防腐處理, 管路安裝完畢要進行密閉性試驗, 並進行吹掃處理, 以免管路漏氣和內存雜物. 封閉性能實驗使用水試壓, 壓力為0.2MPa, 一小時內壓降不超過10%.試壓後, 管路塗紅色漆.

  7 環境保護

  7.1 抽放瓦斯工程對環境的影響

  礦井瓦斯的主要成份為CH4和N2, 不含硫化物和其他有毒物質, 是一種潔淨的優質能源. 當其與水體接觸時, 不會產生新的汙染.

  瓦斯是氣體燃料, 不含灰份, 也沒有硫化物, 燃燒後不產生粉塵. 與燃煤相比, 可減少SO2排放量, 飛灰, 爐灰運輸量, 提高礦區大氣的潔淨度. 因此, 抽放瓦斯並加以利用, 對保護環境是十分有利的.

  如果把抽出的瓦斯直接排入大氣, 則對大氣環境產生溫室效應. 所以有條件時盡量對抽出的瓦斯加以利用.

  抽放工程對環境的影響主要是水環式真空泵和電機產生的噪聲. 真空泵采用循環供水, 可減少對環境的影響.

  7.2 汙染防治措施

  噪聲治理主要考慮聲源控製, 具體措施如下:

  值班室與瓦斯泵房隔開, 內牆表麵采用吸聲設計, 以保證值班室內噪聲低於規定要求值, 減少噪音對值班人員的危害.

  循環泵采用可曲撓橡膠接頭防噪.

  7.3 抽放站綠化

  綠化在防治汙染, 保護和改善環境方麵起著特殊重要的作用. 它具有較好的調溫, 調濕, 吸灰, 吸塵, 改善小氣候, 淨化空氣, 減弱噪聲等功能. 在泵站周圍種植速生, 高大, 樹冠豐滿的樹種, 設置綠化帶, 降低噪音和淨化空氣.

  8 瓦斯抽放組織管理及主要安全技術措施

  瓦斯抽放製度定為三班製抽放, 一班打鑽, 即隻在白班進行打鑽. 為了安全地進行瓦斯抽放工作和提高瓦斯抽放效果, 按照《煤礦01manbetx 》和《礦井瓦斯抽放管理規範》的有關規定, 在安全和組織管理方麵準備以下措施.

  8.1 組織管理

  (1). 建立抽放瓦斯的專門機構, 配備專業施工隊伍, 負責瓦斯抽放工程的施工和日常管理工作. 所有人員必須經過培訓合格後方能上崗;

  (2). 應對瓦斯抽放泵房內的設備和管路係統進行日常檢查, 建立定期檢查維修製度;

  (3). 在瓦斯抽放區主管和分支管路上安裝瓦斯流量,濃度,負壓等檢測裝置,同時還配備專人定期巡回檢測, 進行放水和管路維護, 處理管路積水和漏氣, 以保證管路暢通無阻;

  (4). 對瓦斯抽放設計參數應在實踐中進一步考察和驗證, 以便確定合理的綜合抽放方法. 達到合理布置鑽孔, 提高抽放效果;

  (5). 瓦斯抽放泵站的司機和值班員必須經過專門訓練, 使其熟悉瓦斯抽放的有關規定, 掌握各種安全, 監控儀器儀表的用途和操作程序.

  8.3 瓦斯抽放鑽場管理

  瓦斯抽放是保證礦井安全生產的根本措施之一. 先抽後采是抽放瓦斯的主要方法.

  (1). 鑽場設計. 瓦斯抽放鑽場必須保持良好的通風狀態, 避免瓦斯積聚和超限,性便於施工管理. 鑽場設計必須滿足擴散通風要求和鑽孔布置, 鑽機操作的要求. 布置鑽場位置的岩層應完整,不破碎,斷麵符合施工要求, 支護可靠,無空邦, 空頂, 布孔岩壁應平直, 以利鑽孔施工, 封孔和安設瓦斯管;

  (2). 施工管理. 包括以下內容:

  · 現場必須有瓦斯抽放鑽孔設計圖板和說明書, 並標明鑽孔數目, 位置, 間距, 方位, 仰(俯)角, 孔徑, 孔深封孔長度, 封孔材料, 注意事項和特殊要求等, 並保證施工人員在操作中嚴格遵守;

  · 必須有安全技術措施, 操作人員應該注意的問題, 發生意外時的處理方法, 發生災害時的避災路線等;

  · 在鑽孔施工中, 必須認真填寫施工記錄, 內容包括: 施工時間(年, 月, 日,班次), 孔徑, 進尺, 岩性變化及施工中出現的各種問題, 以便有關人員和接班人員及時掌握現場情況;

  · 抽放瓦斯鑽孔施工過程中必須實行先封孔, 後鑽進, 邊鑽邊抽瓦斯的施工工藝, 避免孔內瓦斯大量湧出到鑽場, 造成瓦斯積聚和超限;

  · 在鑽場施工完閉後, 由質量檢查管理部門進行驗收合格才能正常使用;

  · 鑽孔要嚴密封孔, 不得泄漏. 鑽場內全部鑽孔驗收合格後, 撤出鑽機, 清理鑽場, 安好混合器, 放水器等, 連入抽放管道;

  · 所有抽放鑽場都必須設置柵欄, 使其與巷道分離, 同時設置免進牌, 除檢查人員外, 其他人一律不準進入鑽場.

  (3). 巡回檢查. 鑽場投入使用後, 由於受采動影響會使鑽場的狀態, 瓦斯流量, 瓦斯濃度, 負壓等發生變化, 而影響抽放效果. 因此, 要對鑽場和鑽孔進行巡回檢查. 在巡回檢查時, 應指定專人攜帶測試儀器, 在所負責的的區域內進行檢查. 同時鑽場必須設置測量牌板, 檢查牌板等. 認真記錄檢查結果.

  · 測量牌板填寫抽放瓦斯濃度, 抽放負壓, 測定時間, 抽放量, 溫度, 檢查人員姓名等信息;

  · 原始記錄板填寫鑽孔施工時間, 孔數, 角度, 鑽孔長度, 孔徑, 封孔長度, 封孔材料等;

  · 檢查板填寫鑽場內外瓦斯檢查情況, 檢查時間, 溫度等;

  · 每個鑽場都要在鑽場支管上留有觀測孔, 以便進行瓦斯濃度檢測.

  (4). 抽放線路檢查. 瓦斯管安設要盡可能地平直, 有合理的流水坡度, 吊絲, 墊墩齊全牢固. 在管道低窪處安裝放水器.

  · 檢查吊絲, 墊墩齊全牢固,及時填補和更換;

  · 檢查管路是否漏氣, 積水. 一經發現, 及時處理;

  · 檢查安設瓦斯管道巷道是否安全, 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5). 鑽場檢查. 定期檢查抽放負壓, 瓦斯流量, 溫度, 氣體成分, 隨時掌握鑽場的抽放狀態.

  · 保證抽放濃度在20%以上;

  · 設置調節閥門, 及時調節抽放負壓和抽放流量;

  · 對采孔區抽放負壓, 溫度, 氣體成分嚴格控製. 當溫度超過50ºC或CO濃度超過0.005%時, 及時采取措施.

  (6). 采空區抽放的防火措施. 在有字燃傾向性的煤層, 要提高密閉的質量, 加強維護. 除此之外, 還要有一套適合采空區防滅火要求的技術措施. 如注水, 注阻化劑, 注黃泥漿和注惰性氣體等.

  8.4 采空區抽放管道的拆裝

  (1). 安全負責人負責現場把關;

  (2). 所有參加采空區密閉牆施工及抽放管路撤裝的工作人員必須掌握施工的崗位作業標準, 熟悉瓦斯的基本知識, 嚴格遵守《煤礦安全規程》;

  (3). 在采空區密閉施工中必須使用銅質工具, 以防火花產生;

  (4). 密閉牆施工地點的瓦斯濃度不得超過1%, 否則必須停工, 處理瓦斯;

  (5). 在管路安裝和拆除時, 要輕拿輕放, 避免碰撞;

  (6). 為了確保安全, 埋入密閉牆內的管路不回收.

  8.5 瓦斯抽放管路管理

  (1). 新安瓦斯管路, 必須進行管路設計. 設計內容包括: 設計條件和管路設計;

  (2). 瓦斯抽放管材必須采用煤礦安全準用材料;

  (3). 管道安裝平直, 穩定可靠, 變徑地點采用過渡節. 主幹管離地高度0.5m. 受巷道高度限製的支管離地墊高大於0.3 m.

  (4). 管道與巷壁距離大於0.3 m.

  (5). 嚴禁帶電物體接觸;

  (6). 管道安裝完畢, 要進行吹洗和漏氣試驗. 實驗壓力為0.2MPa, 10min內無壓力變化.

  (7). 管道安裝完畢, 要進行防腐處理.

  8.6 主要安全技術措施

  (1). 在瓦斯抽放係統運行前, 必須對瓦斯抽放泵及管路係統進行全麵細致的檢查, 包括水電閉鎖, 風電閉鎖, 供水和排水係統等;

  (2). 瓦斯抽放泵運行前, 應在負壓冊低窪點安裝負壓放水器;

  (3). 管路在使用前用壓風衝刷, 安裝過濾網;

  (4) 瓦斯抽放泵在運行過程中, 抽放泵司機應認真觀察運行情況, 做好記錄, 發現異常即使處理, 並向調度室彙報;

  (5). 應確保有取得合格證的專門瓦斯抽放泵司機值班;

  (6). 加強抽放地點的管理;

  (7). 抽放地點設立專門的記錄牌, 記錄瓦斯抽放數據;

  (8). 瓦斯抽放泵20m範圍內, 不得有明火, 不得有易燃, 易爆物品, 並配置4支幹粉式滅火器和不少於0.5m3的黃砂;

  (9). 加強瓦斯抽放泵管路檢查的維修;

  (10). 加強瓦斯抽放泵室的檢查和管理, 必須配備: 《抽放泵司機崗位責任》,《抽放泵司機01manbetx 》,《瓦斯抽放管理製度》,《抽放係統圖》,設備運行記錄等;

  (11). 非工作人員不得進入瓦斯抽放泵室;

  (12). 瓦斯抽放泵的操作程序為:

  開啟: 檢查 à 供水 à 啟動泵站 à 檢查運行方向 à 檢查水位 à 啟動電機 à 打開閥門.

  停泵: 關閉閘門 à 停電機 à 停水.

  8.7 鑽機01manbetx

  1). 在鑽機搬運過程中, 應當防止因碰撞而損壞機械部件和油管, 在上下上提升時應編製相應的安全措施. 散件運輸時, 保護好油管及螺紋接口, 防止雜物進入;

  2). 進入工作地點後, 選好適當位置將機架放到最低點, 然後將動力頭部分起吊到機架上方, 用螺栓固定在機架上, 調整好放位角, 用立柱錨固機架;

  3). 接通電源. 開機前, 先檢查整體安裝是否符合要求, 檢查盤動電機, 液壓係統連接是否正確, 如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啟動係統進行試運行, 檢查有無漏油現象;

  4). 按鑽機說明書的操作程序進行鑽孔施工;

  5). 操作人員應穿戴整齊, 站在鑽機側麵, 不能與給進方向成一直線;

  6). 在鑽孔過程中如遇到噴孔應立即停止鑽進, 待噴孔結束後再慢速給進;

  7). 在回風區域或掘進工作麵進行鑽孔施工時, 應定時檢測瓦斯濃度, 同時應在鑽機5m以內的回風側懸掛便攜式瓦斯檢測儀. 施鑽地點的瓦斯濃度應低於1%, 否則不準送電開機;

  8). 每班開機前均要全麵詳細檢查設備各部件的完好情況, 運行中軸承, 油泵, 電動機等溫度不得超過60ºC,計劃否則停機處理;

  9). 鑽頭, 鑽杆的拆卸時, 不要敲打, 以免損壞接頭部位的梯形口;

  10). 加強鑽機的維護檢修, 每班對運動部件進行注油, 特別是對要六方軸進行潤滑, 並定時清洗或更換過濾器;

  11). 每班工作完畢後, 要檢查設備, 做好交接班工作, 將開關鎖閉後方能離開現場.

  8.8 瓦斯抽放泵司機作業01manbetx

  1). 瓦斯抽放泵司機必須經過專門技術培訓, 並掌握瓦斯泵的結構, 性能, 能夠進行一般維護保養及故障處理. 經考試合格, 持證上崗;

  2). 瓦斯抽放泵司機負責開, 停泵, 及日常維護管理和運行參數的調整, 記錄工作, 並定時向礦井調度室彙報;

  3). 檢查泵站的進出風氣門, 循環氣門, 配風氣門, 放空氣門和利用氣門, 保證其處於正常工作狀態;

  4). 檢查抽放泵螺絲, 各部件連接螺絲以及防護罩, 要求不得鬆動;

  5). 檢查並保持油路, 水路處於良好工作狀態;

  6). 各部位溫度計配置齊全;

  7). 瓦斯抽放泵房內的測壓, 測瓦斯濃度裝置及電流, 電壓, 電功率表均應正常工作;

  8). 檢查泵站進, 出氣側的安全裝置, 要求保證完好; 采用水封式防爆的, 要保證水位達到規定要求;

  9). 用手轉動泵輪1-2周, 要求泵內無障礙物, 且配電設備完好;

  10). 接到啟動命令後, 瓦斯抽放泵司機應一人監護, 一人操作;

  11). 啟動帶有供水係統的抽放泵時, 應先啟動供水係統, 並開, 關相應的閥門;

  12). 回轉式抽放泵的啟動順序如下:

  (1). 開啟泵的出, 進氣門和循環門, 配風門, 放空門;

  (2). 操作電氣係統, 使抽放泵空載運行5-15分鍾;

  (3). 瓦斯抽放泵空載運行正常後, 打開連通井下的總進氣門, 同時關閉配風門, 並逐步關閉循環門, 使抽放泵帶負荷運行.

  13). 真空泵的啟動順序如下:

  (1). 關閉進氣閥門, 打開出氣閥門, 放空門和循環門;

  (2). 操作電氣係統, 使抽放泵運行;

  (3). 緩緩打開進氣閥門;

  (4). 調節各閥門, 使抽放泵正負壓達到合理要求, 向泵體, 氣水分離器等供給適量的水;

  14). 瓦斯抽放泵啟動後, 應及時觀察抽放正, 負壓及流量, 瓦斯濃度, 軸承溫度, 電氣參數等, 並監聽抽放泵的運轉聲音;

  15). 接到停止瓦斯抽放泵運行的命令後, 應一人監護, 一人準備進行停機操作;

  16). 瓦斯抽放泵的停機操作順序為:

  (1). 開啟放空門, 循環門, 關閉總供氣門和井下總進氣門, 同時開啟配風門, 使抽放泵運轉3-5分鍾後, 將泵體內和井下總進氣門間的管路內的瓦斯排出;

  (2). 操作電氣係統, 停止瓦斯抽放泵運轉;

  (3). 停止供水, 供油.

  17). 瓦斯抽放泵停止運轉後, 要按規定將管路和設備中的水放完;

  18). 抽放瓦斯的礦井, 在抽放未準備好之前, 不得將總氣門打開, 以免管路裏的瓦斯出現倒流;

  19). 如遇到停電或其他緊急情況需要停機時, 必須首先迅速將總供氣閥門關閉, 然後將所有的放空門和配風門打開, 並關閉井下總氣門;

  20). 瓦斯抽放泵需要互換時, 必須經調度同意後方可進行;

  21). 互換瓦斯抽放泵的操作順序如下:

  (1). 備用泵空載運轉正常後, 調小運轉泵流量, 並相應地調整使用量;

  (2). 開啟備用泵和運轉泵係統間的聯絡門, 關閉備用泵的配風門, 使備用泵低負荷與運轉泵並聯運行;

  (3). 當備用泵帶負荷運轉正常後, 關閉其放空門;

  (4). 停止原抽放泵運轉, 並開, 關相應閥門, 調整備用泵流量.

  22). 瓦斯抽放泵並聯運行時, 其啟動和停止應按照本工種中有關抽放泵的停止, 啟動順序進行操作;

  23). 操作電氣設備時, 必須穿戴絕緣鞋和絕緣手套;

  24). 對於反映瓦斯抽放泵運行狀態的各種參數, 如瓦斯濃度, 設備溫度, 壓力, 孔板流量計靜壓差, 流量等, 和附屬設備的運行狀態, 機房內的瓦斯濃度, 在正常情況下應按各局規定的時間進行觀測, 記錄和彙報. 在特殊情況下, 必須隨時觀測, 記錄和彙報;

  25). 要經常檢查維護抽放係統各種計量裝置, 閥門和安全裝置等, 保證靈活可靠, 每天要對全部設備的外表進行擦洗;

  26). 必須堅守崗位, 實行現場交接班, 交接班時要對所有設備進行檢查和交接, 並履行台賬簽字手續.

  8.9 瓦斯抽放報表管理

  瓦斯抽放的報表管理是瓦斯抽放管理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 通過報表可以反映出瓦斯抽放的狀態, 掌握抽放係統的各種數據, 瓦斯工程進度, 平衡瓦斯抽放與采掘關係, 是瓦斯抽放管理的重要手段. 瓦斯抽放報表主要分為鑽場施工, 瓦斯抽放監測和綜合報表三大部分.

  (1). 鑽場施工報表. 主要反映鑽孔設計和施工情況.

  (2). 瓦斯抽放監測報表. 通過瓦斯抽放報表可以及時地掌握瓦斯的濃度, 抽放負壓, 抽放量, 瓦斯抽放泵的運行情況等參數, 根據瓦斯抽放報表數據可以合理地對抽放係統, 區域, 鑽場進行調控.

  (3). 綜合報表. 綜合報表是將礦井瓦斯抽放情況彙總, 上報有關部門和領導. 供管理部門掌握瓦斯抽放狀況, 安排礦井生產計劃等.

  常用的報表如下:

9.2 投資概算
  經過經過方案比較和各項費用估算, 整個瓦斯抽放工程需要初期投資2282300元(不包括已經安裝的材料立井的580m管道和泵房管道安裝等費用),投資構成如表9-2示.
9.3 礦井瓦斯利用
由於瓦斯抽放量不確定,可暫不考慮瓦斯大規模綜合利用, 可考慮向職工供氣作洗澡取暖和做飯等.

  說明:

  1. 瓦斯抽放泵房圍牆(柵欄)的圈定範圍應保障抽放瓦斯泵房周圍50m內無居民, 20m內無明火, 不得有易燃, 易爆物品, 配置4隻幹粉滅火器和不少於0.5m3的黃砂, 泵站周圍設有消火栓;

  2. 瓦斯抽放泵站是具有爆炸危險的甲類廠房, 設計門窗作為泄壓麵積, 泄壓與廠房體積比應在0.05-1.22之間;

  3. 瓦斯抽放泵房采用不燃材料構成.

  附圖2 瓦斯抽放泵房布置平麵示意圖

  說明:

  1. 設計長度單位為mm, 標高單位為m;

  2. 移動泵站整體安裝在瓦斯抽放泵房中央;

  說明:

  1. 放空管安裝為軟安裝, 焊接處要焊實,工資無砂眼;

  2. 放空管基礎為C20混凝土澆注, 外表用C10素混凝土抹平, 抹厚為15mm;

  3. 放空管拉線為3根, 拉線水平夾角為120º, 與地麵成60º夾角;

  4. 基礎預埋鋼板與預埋鋼筋先焊接好, 預埋鋼板應放置水平後再進行基礎的澆注.

  3. 設計中的管道, 閥門應排好尺寸;

  4. 管道支架根據現場情況進行安設;

  5. 管到在安裝前塗防腐,防鏽漆. 一般將瓦斯管道塗成紅色, 把水管塗成綠色;

  6. 管道安裝完後, 進行氣密性試驗;

  7. 泵的進氣閥門單獨安裝在各泵的進氣口上;

  8. 泵房內的照明燈具, 開關均選用礦用防爆型的.

說明:
瓦斯抽放泵房按《建築物防雷設計規範》(GB50057-94, 2000年)第3.2.1條, 設架空避雷線防直擊雷;
電線杆, 避雷線敷設見圖要求, 利用拉線作接地引下線並接地, 接地電阻小於10Ω;
按《建築物防雷設計規範》(GB50057-94, 2000年)第3.2.2將建築物內金屬裝置接到防雷電感應的接地裝置上, 接地電阻小於10Ω.

万博全网站

備案號:蘇ICP備12034812號-2

公安備案號:32031102000832

Powered By煤礦安全生產網徐州網狐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手機軟件掃描微信二維碼

關注我們可獲取更多熱點資訊

感謝網狐天下友情技術支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