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狗万manbet官网 !

紅山西項目部2010年度災害預防及處理計劃

作者:佚名 2012-04-14 10:46 來源:本站原創

  紅山西項目部2010年度災害預防及處理計劃

  時間:2010年1月

  目 錄

  一、概況 3

  二、製訂02manbetx.com 處理應急救援預案的目的 4

  三、02manbetx.com 處理應急救援組織機構及其職責 5

  四、煤礦02manbetx.com 處理原則和02manbetx.com 應急救援 7

  五、瓦斯、煤塵爆炸,水災,火災、頂板事故的處理 8

  六、應急救援預案的適用性 20

  七、應急救援物資和設備 20

  八、事故報告和現場保護 20

  九、現場醫療救護緊急措施21

  十、應急救援培訓、訓練、演習、評估 21

  十一、應急救援預案的持續改進 22

  附圖

  為貫徹執行“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統一管理,分級負責;救死扶傷,消除危險;清理現場,評估後果”的方針和原則,為做好礦井災害預防工作和在災害事故發生後及時、有效地實施應急救援,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根據有關法律法規和上級主管部門的規定,以及中煤第三十一工程處《礦井災害預防及處理計劃》,特製訂本項目部2010年度《礦井災害預防及處理計劃》。

  一:概況:

  (一) 紅山西礦井概況

  紅山西礦井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蘇市,隸屬於新疆中富礦業有限公司,中煤國際工程集團武漢設計研究院新疆分院設計。采用斜井開拓方式,建設規模120萬噸/年。

  該礦瓦斯含量偏低,屬於瓦斯風化帶範圍,屬低瓦斯礦井;煤層具有自然發火危險,井田內煤層的瓦斯含量中CH4一般在0.43—2.8ml/g可燃質,CO2一般在0.21—0.57ml/g可燃質,目前礦井無湧水現象,礦井主要的危險源來自井下水、火、瓦斯、煤塵和頂板等。該礦危害較大的事故主要是爆炸事故、頂板事故和水災。

  (二) 工程概況

  根據生產計劃及工程接續2010年計劃施工工程

  紅山西煤礦項目部2010年度計劃施工工程

  二:製訂礦井災害預防與處理計劃的目的

  礦井災害預防與處理計劃是針對煤礦一旦災害事故時,為保證迅速、有序、高效救援行動,減少人員傷亡和降低財產損失而預先製訂的有關計劃和方案。他是在辨別和評價潛在事故類型、發生的可能性、發生後果及影響嚴重程度的基礎上,對應急機構與職責、設備、物資、救援行動及其指揮與協調等方麵預先做出的具體安排。其目的是增強紅山西項目部對突發災害事故的處理能力。

  礦井災害事故將對礦井造成極大的危害,其後果嚴重,具有突發性。如果事先未做好充分的應急救援準備工作,就無法在短時間內組織起有效的搶救工作。因此,製訂紅山西項目部災害預防及處理計劃是十分必要的,十分重要的。

  三:礦井災害預防與處理計劃組織機構及其職責

  為保證煤礦發生災害事故時能夠迅速進行搶救工作,在執行中煤第三十一工程處《2009年度礦井災害預防與處理計劃》的基礎上,根據紅山西項目部施工特點,成立了相應的組織機構,負責組織指揮災害事故發生後的應急救援工作。

  (一):礦井災害預防與處理的組織機構

  組 長: 李利平、韓擁軍

  副組長: 辛培平、孫文生、劉文利

  成 員: 郝 勝、郭現芳、劉廣全、劉道成、趙海存、肖 鵬吳佃軍、王玉華、張玉偉、曹廣金、郝勝、李強、房建崗、

  葉印榮、司建文、高勇、王春紅、張京海

  組織機構辦公室設立在項目部調度值班室,在組織領導小組的統一指揮下,負責紅山西項目部事故處理組織協調和管理工作。

  (二):職責

  1、領導小組人員分工及職責

  (1):項目經理:處理事故的全權指揮者,在處、礦有關領導、副經理和礦山救護隊的協助下,製定營救遇險人員和處理事故的救援計劃。負責事故應急行動期間各單位的運作協調,部署應急策略。協助處、礦等有關部門進行事故調查。

  (2):技術經理:是項目經理處理事故的第一助手,在項目經理的領導下,組織製定營救遇險人員和處理事故的救援計劃,協助項目經理部署應急策略及進行事故調查工作。

  (3):生產經理:根據營救遇險人員和處理事故的救援計劃,負責組織好處理事故所需的人員,及時調集處理事故所需的設備材料。負責現場指揮協調事故搶救及生產恢複工作。

  (4):安全經理:根據批準的營救遇險人員和處理事故的救援計劃、《煤礦安全01manbetx 》、上級有關規定,現場對救災搶險工作的安全實施進行有效監督。組織調查事故原因,搜集原始資料、起草事故報告。

  (5):施工隊隊長、支部書記、技術員:負責本施工區域工作麵內人員的核對清查,並根據事故搶救計劃采取措施有組織有計劃地將人員帶領到安全地點,並將現場見到的事故性質、範圍及發生事故的原因等情況,如實祥細地報告救災搶險指揮部。組織好本施工隊的所有人員,並隨時接受項目部經理的命令,完成救災搶險任務。

  (6):材料員:負責全部救災物資的準備、並負責按規定裝車、封車押運至副井井口或地麵事故地點。

  (7):辦事員:負責與礦方等各方麵的聯絡,協助支部書記的工作。

  (8):書記:負責事故處理過程的全部外來人員生活接待及參戰人員的生活安排。

  (9):值班調度員:負責詳細記錄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經過等情況,並立即將情況報告項目經理,處、礦、礦山救護隊及有關領導和單位,及時向下傳達項目經理的命令,通知有關人員到指定地點待命,隨時調度井下救災的工作,統計掌握出入井人數和留在井下各地區的人數。

  五:礦井瓦斯、煤塵爆炸、火災、頂板事故的預防與處理

  (一)礦井瓦斯、煤塵災害的預防措施

  1、嚴禁井下無風、微風作業,特別是要抓好迎頭掘進通風管理,防止瓦斯突然集聚。

  2、加強井下通風,采用各種通風措施,保證井下瓦斯不超過規定含量,嚴格檢查製度,每班至少檢查3次,發現有害氣體超過規定,應及時采取封閉等必要措施。

  3、嚴格井下掘進作業放炮作業瓦斯檢查員的跟班作業,防止掘進過程中瓦斯事故的發生。

  4、井下放炮作業必須嚴格執行“一炮三檢”和“三人聯鎖”放炮製度,放炮員必須持證上崗,並做好“一炮三檢”記錄,記錄手冊要編號登記,以舊換新,保存一年備查。

  5、啟封密閉排放瓦斯必須編製專門的安全措施,經批準後嚴格執行。

  6、切實抓好局部通風管理工作,做到停風有計劃、有措施,臨時停風地點,要立即斷電撤人,設置柵欄,揭示警標,長期停風地點必須在24小時內封閉完畢,嚴禁無計劃停風。

  7、距掘進工作麵不大於5m處,在壓入式風筒的另一側懸掛便攜式甲烷檢測報警儀,並且距幫不小於200mm,距頂不大於300mm。

  8、維護和利用好瓦斯斷電儀,實現對瓦斯的連續檢測監控。

  9、礦井防塵水源滿足防塵用水,且水質符合要求。

  10、防塵工作必須常抓不懈,不斷強化掘進工作麵的防塵措施,堅持濕式鑿岩、放炮噴霧,使用水炮泥、衝刷岩幫,做到防塵設施齊全、靈敏可靠,使用正常。

  11.井下要有完善的防塵供水管路係統,運輸大巷每50m設一帶支管的三通閥門,其它巷道防塵管路每100m設一帶支管的三通閥門,防塵用水水源充足,能夠滿足礦井生產防塵用水需要,且水質符合要求。

  12.嚴格按規定要求衝刷巷道積塵,衝刷周期不得超過1個月;掘進工作麵的巷道衝刷按《紅山西煤礦建井期間通防安全管理規定》執行;杜絕煤塵堆積。

  13.嚴格按照《煤礦安全質量標準標準》和兗礦集團公司實施細則的要求,落實各項防塵措施,積極探索新的更有效的防塵技術,達到不斷改善井下作業環境,杜絕煤塵爆炸的目的。

  14.堅決杜絕不符合《煤礦安全01manbetx 》規定的爆破作業。

  15.嚴格按照《煤礦安全01manbetx 》要求設置隔爆設施, 每周至少檢查一次隔爆設施的安裝地點、數量、水量及安裝質量是否符合要求。

  16.瓦斯煤塵爆炸事故的處理計劃

  (1):井下一旦發生瓦斯燃燒、爆炸事故,發現人員應立即報告礦、項目部調度室及處調度室,調度室按礦井發生事故召集人員的順序通知有關領導和單位負責人並成立救援小組。救援小組在礦救災指揮部的領導下進行事故搶救工作。

  (2):事故發生後, 迅速組織人員按避災路線撤離災區及受威脅區域,積極設法搶救遇險人員,並立即通知礦方和礦山救護隊探明事故地點、範圍、原因和氣體成分,發現火源要立即撲滅,切斷災區電源,防止二次爆炸。

  (3):根據災區地點、波及範圍、受災人員情況,與礦方共同製定救災方案,按方案進行有計劃的救災工作。

  (4):發生爆炸事故後,通風設施、巷道將受到破壞,通風係統可能發生變化,礦通風部門要及時檢查,並進行相應調整,使產生的有害氣體盡快進入回風巷,縮小受災範圍。

  (5):救災小組的重點是搶救遇險人員,防止事故擴大。

  A:搶救遇險人員的同時,如果爆炸沒有引起火災,則迅速對巷道進行通風,為增加爆炸區的風量,可隔絕某些巷道的回風。

  B:迅速接近遇險人員,積極搶救。

  C:由礦山救護隊探明事故地點、範圍、原因及氣體成分,如果殘留火源時必須全部撲滅,以免發生連續爆炸。

  D:迅速修複設施,以利正常通風。

  (6):避災時,按規定路線撤離,人員嚴禁走含有害氣體的總回風巷和皮帶回風巷。

  (二):礦井火災的預防與處理計劃

  礦井火災根據發火原因,可分為內因、外因兩大類。外因火災就是指某種外在高溫熱源,如明火、機械摩擦起火,爆破引爆,電器設備失爆等引起可燃物著火的火災。

  內因火災是指由於煤層自身的物理化學性質具有自燃性造成的自燃現象。

  1、外因火災的預防:

  (1)井下從事電焊、氣割等工作時,必須嚴格執行《煤礦01manbetx 01manbetx 》第223條的有關規定,並製定嚴格的安全措施,報有關領導批準。嚴格按製定的安全措施組織施工。

  (2)井下必須使用取得產品許可證的煤礦許用炸藥和煤礦許用電雷管,嚴禁使用產生火焰的爆破器材和爆破工藝。

  (3)所有電氣設備防爆性能必須達到《煤礦01manbetx 》要求,過電流、漏電、過負荷和欠壓釋放等保護裝置齊全,靈敏可靠;井口和井下電氣設備必須有防雷擊和防短路的保護裝置。

  (4)嚴格井口檢身製度,嚴禁攜帶煙草和點火物品下井;工業廣場內的主井、副井、風井井口附近20m內嚴禁煙火。

  (5)井下嚴禁存放汽油、煤油和變壓器油,使用過的棉紗、布頭、紙和潤滑油等必須存放在蓋嚴的鐵桶內,並由專人定期送地麵處理。嚴禁將剩油、廢油潑灑在井巷或硐室內。

  (6)井下掘進工作麵按規定要求安設防滅火供水管路(可與防塵共用一條管路),皮帶巷每隔50m設一帶支管的三通閥門,其它巷道每隔100m設一帶支管的三通閥門。

  (7)井下機電硐室、材料庫、工具房、井底車場、使用膠帶輸送機以及綜掘工作麵皮帶機頭,都應備有足夠的滅火器材;所有機電硐室都必須至少存放0.2m3的滅火砂;必須定期檢查滅火器材,並及時更換。所有井下工作人員都必須熟悉本職工作區域內滅火器材的存放地點,並熟悉滅火器材的使用方法。

  (8)井下運送、儲存和使用易燃易爆物品時,必須有專門安全措施,嚴禁超量運送和儲存。

  2、內因火災的預防:

  (1).井下巷道必須做到設計合理,通風係統穩定、簡單,從設計上滿足防滅火的要求。

  (2).根據現場條件,正確選擇通風構築門(風門、風牆、風窗)的位置,避免采用均壓通風,保證工作麵有效風量。

  (3).及時封閉長期不用的巷道。

  (4).強化對掘進工作麵頂煤的控製與管理,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掘進巷道頂煤的鬆散、破碎、冒落。

  (5).掘進過程中出現的頂煤破碎、冒落區域、地質構造區域巷道頂煤鬆散破碎,必須及時采取噴漿等堵漏措施,並對浮煤進行阻化處理。

  (6).加強自燃發火的預測預報工作,詳細檢查有自燃發火隱患地點的CO、CO2、CH4、O2等氣體情況,利用鉑電阻測定鬆散、破碎煤體溫度變化趨勢,通過現場取氣樣色譜03manbetx 鬆散、破碎煤體的發火指標氣體濃度,發現火災隱患及時采取措施進行處理。

  (7).堅持每月排查一次自燃發火隱患,對排查出的自燃發火隱患點,製定切實可行的防治措施進行處理。

  3:外因火災發生時的處理計劃

  (1):任何人發現井下火災時,應視火災性質、災區的通風和瓦斯情況,立即采取一切可能的方法直接滅火、控製火勢,並及時報告項目部及礦調度室。

  (2):火災現場的區隊長、班組長應將所有受火災威脅區域內的危險區,並組織人員利用現場一切工具和器材進行滅火。

  (3):搶救人員和滅火過程中,必須指定專人檢查瓦斯、一氧化碳、煤塵及

  其他有害氣體和風流風向和風量情況,還必須采取防止瓦斯、煤塵爆炸和人員中毒的安全措施。

  (4):再現場無法撲滅的情況下,由班組長、安全檢察員或有經驗的老工人帶領,佩帶好自救器,有組織地按避災路線撤離危險區到新鮮風流中,直至地麵。

  (5):電器設備著火時,應首先切斷電源,在電源切斷前隻準用不導電滅火器材滅火。

  (6):對於油料著火不能使用噴水滅,應使用砂子、幹粉等滅火材料。

  (7):用水滅火時,要從火源的外圍逐漸向火源中心噴射、滅火人員要站在上風側。

  (8):井下盡量減少臨時設施且減少臨時設施使用時間。

  4:煤層自然發火(內因火災)時的處理

  (1):井下發生自然火災的征兆有

  a:采空區或井巷風流中出現CO,其發生量呈上升趨勢,風流中CO2發生量呈上升趨勢。

  B:煤炭、圍岩及空氣和水的溫度上升,溫度升高有時出現霧氣,巷道內有煤焦油味、鬆香味、臭味等。

  C:人處於發火區時有頭痛、悶熱、四肢無力等現象。

  (2):發現自燃現象後,要立即彙報礦及項目部調度室值班人員,撤出所有受威脅區域人員。

  (3):發現自燃征兆後,應立即查找漏風通道,判斷火區位置,同時打鑽探明火源準確位置。

  (4):確定火源後要消除火源、向高溫點注漿、壓注凝膠阻化劑、注氮等手段,使高溫點得到控製,直至消除隱患。

  (5):對發火地點應采取均壓措施,減少向發火地點供氧。

  (6):當其他措施無效時,應采取隔絕滅火法封閉火災。

  (7):當下列條件同時具備時可認為火區已經熄滅;

  a:火區的空氣溫度下降到30℃以下,或火災發生前該區的日常空氣溫度相同。

  B:火區內空氣中氧氣濃度降到5%以下。

  C:火區內不含乙烯、乙炔,封閉期間內一氧化炭濃度逐漸下降,並穩定在10ppm以下。

  D:火區的出水溫度低於25℃或與火災發生前該區的日常出水溫度相同。

  以上四項指標持續穩定時間不得少於1個月。

  (三)礦井頂板事故的預防與處理計劃

  1:礦井頂板事故的預防:

  1.必須堅持一工程一規程(措施),並在施工中根據地質和頂板條件的變化及時修改補充、完善。所有施工人員必須認真學習規程(措施),並簽字、考試。否則,不得下井作業。

  2.嚴禁空幫、空頂作業,鬆軟岩層掘進的工作麵必須使用前探支護。炮掘迎頭距迎頭100m以內必須備好三架以上的木棚,以備應急之用。掘進作業規程必須明確規定掘進最大和最小空頂距。

  3.嚴格執行敲幫問頂製度。進入工作麵時要先由有豐富經驗的人員在專人監護下進行敲幫問頂工作,徹底清除活矸危岩,以消除頂板安全隱患。

  4.使用超前臨時支護時,超前支護的規格、質量要求、數量都必須在作業規程中明確規定。

  5.炮掘巷道,靠近迎頭10米範圍內的支護在爆破前必須進行加固,爆破崩倒、崩壞的支架,必須由外向裏逐架進行修複。確認安全後方可進入迎頭工作。

  6.每個錨網支護的掘進工作麵,必須配備錨索施工機具,現場人員能夠熟練操作,當現場發生變化(頂板破碎、煤岩交接處、交岔點、擴寬地段等)時,必須采用錨索加強支護,錨索施工緊跟掘進迎頭。

  7.加強煤巷錨網支護的礦壓觀測,按規定設置頂板離層儀,按要求派專人監測,發現頂板離層超過規定時,及時采取措施處理。錨網支護的頂板離層儀安設必須緊跟掘進迎頭。

  8.要加強貫通巷道的頂板管理,對圍岩破碎、頂板不好、壓力較大的巷道,應縮小支架間距和最大臨時控頂距,並加強超前臨時支護,防止冒頂事故的發生。並嚴格執行《煤礦01manbetx 》第一百零八條規定。

  9.煤巷錨網支護巷道現場地質條件發生變化時,必須及時進行短錨固試驗,根據試驗結果,及時變更支護參數及支護方式。掘進過斷層、老巷,地質部門要提前預測預報,在接近上述構造範圍時,有疑必探,先探後掘,縮小支護間距,加大支護密度。

  10.掘進工作麵過斷層、煤層分岔點,地質部門要提前預測預報。在接近上述構造範圍時,有疑必探,先探後掘,縮小支護間距,加大支護密度。

  11.錨網支護巷道施工中遇到落差大於或等於0.7m的斷層時,必須在原有支護的基礎上增加架棚支護,棚距應與錨杆的排距保持一致,架棚支護範圍應延伸至斷層兩側穩定岩層5m以外。

  12.硐室以及寬度大於5.0m的煤層巷道,錨索支護密度的確定應以懸吊理論為主要計算依據,並取安全係數不小於1.2。同時在不影響巷道正常使用的位置加打點柱或抬棚進行加固。

  2、處理措施:

  (1) 遇險人員要正視已發生的災害,切忌驚慌失措。應迅速組織起來,主動聽從領導和班組長的指揮(現場如無班組長時,要聽從老工人的指揮),盡量減少體力和隔堵區的氧氣消耗。

  (2) 如果被堵地點有電話,應立即向礦、項目部調度室彙報災情、遇險地點、遇險人數以及計劃采取的自救措施。否則應采用敲擊鋼軌、管路等方法盡快發出有規路的呼救信號,以便營救人員了解災情,組織力量進行搶救。

  (3) 盡快加固冒頂地點和人員躲避處,已防冒頂事故的進一步擴大。

  (4) 如果被困地點有壓風管,應打開壓風管輸送新鮮空氣,以稀釋隔堵空間的瓦斯含量。

  4:礦、項目部接到事故報告後,要按事故彙報處理程序迅速組織人員進行搶救;

  (1) 迅速探明冒頂區的位置、範圍、埋堵人數。

  (2) 暫停冒頂區附近電器設備的供電(局部通風機除外)

  (3) 利用壓風管、水管及打鑽等方法,向被堵場所輸送新鮮空氣、飲料和食物。

  (4) 根據遇險人員發出的呼救信號,確定采用恢複跨落巷道或打繞道到達遇險人員避災地點進行搶救。清除堵塞現場時,必須堅持由外向裏進行,並加強支護,防止二次冒落。

  (5) 遇到大塊矸石及遇險人員時,可用千斤頂等工具移動石塊,但應盡量避免破壞冒落岩石的堆積狀態。

  (6) 恢複冒落巷道前,應編寫專項安全措施,並按措施進行恢複工作。

  (四)水災事故的處理

  1、水情03manbetx

  (1)三條采區下山。主要揭露3煤至三灰65m段的砂岩、泥岩。三條大巷將分別穿過Fz14逆斷層,傾角70°,落差0~70m。主要充水水源是三灰水及斷層裂隙水,預計各巷道正常湧水量10~20m3/h。

  (2)首采區工作麵順槽。主要揭露3煤及其頂、底板岩層,主要充水水源是3煤頂、底板砂岩水及構造裂隙水,預計各巷道正常湧水量5~20m3/h。

  2、掘進工作麵水災預防措施

  (1)、堅持有疑必探,先探後掘的原則。接近含水層、導水斷層時必須確定探水線進行探水。

  (2)、受水體威脅的巷道掘進之前,要編製專門的防治水措施。

  (3)巷道周圍30m以內不得有可能突水的水體存在,否則要編製措施超前探放 。

  (4)掘進迎頭前方預計有導水或導水性不明的斷層,必須超前探放水。探水線至斷層交麵線的最小距離不得小於20m,預計水壓大於2兆帕時應按比例增大。

  (5)在探明的斷層破碎帶掘進時,要有專門的支護和防治導水、突水的措施。

  (6)巷道揭穿含水層、地質構造帶前,必須編製探放水和注漿堵水措施。

  (7)掘進工作麵或其他地點發現有掛紅、掛汗、空氣變冷、出現霧氣、水叫、頂板淋水加大、頂板來壓、底板鼓起或產生裂隙出現滲水、有臭味等突水預兆時,必須停止作業,采取措施,立即報告礦調度室,發出警報,撤出所有受水威脅地點的人員。

  (8)井巷揭露的主要出水點或地段,要進行水溫、水量、水質等地下水動態觀測和03manbetx ,防止滯後突水。

  (9)山巷道掘進迎頭,必須按施工措施要求備好水泵,敷設好排水管路,出現湧水時及時排出,以免影響生產。

  (10)技術人員向掘進隊施工人員認真傳達學習施工措施,井下工人應熟知避災路線,在發生水災時立即報告礦調度室,發出警報,所有受水威脅地點的人員及時撤離危險區域。整個避災路線要躲開突水所流經的地方,並要經常保持支護完整,通風暢通,有路標指示。坡度大的地方要設置扶手或繩索。

  3、發生突水事故後的處理

  (1)突水事故發生後,處於突水區內以及受波及區域的人員應沉著冷靜,根據災情和現有條件,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采取積極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及時進行現場搶救,將突水事故消滅在初期階段或控製在最小範圍,最大限度地減少事故造成的損失。

  (2)現場人員及時向項目部調度室彙報,由調度室迅速向可能受事故波及的人員發出警報。

  (3)突水事故發生後,救災指揮小組負責指揮工作,協調組織人力、物力和資金供應,保證搶險工作的正常進行。

  (4)突水事故發生後,救災指揮小組根據現場需要派救護隊偵察險情,查明原因。由技術人員負責迅速03manbetx 突水情況。向處調度室彙報,提出合理化建議。由礦救災指揮小組決定采用堵、泄、排等手段,降低災害帶來的損失。必要時修臨時擋水牆,防止泥沙淤塞水倉。

  (5)發生突水後,加強水位、水量的觀測,觀測數據及時登入台帳;加強對空氣成份的測量及測定,防治二次透水或有瓦斯從水淹區湧出。

  (6)發生突水後,保證泵房和各下山迎頭水泵的正常工作。泵房值班人員堅守崗位,打開所有水泵,將水倉水位降到最低位置。當情況危急時,及時彙報要求增加排水泵及管路(包括其它管路作臨時排水管)。泵房值班人員、變電所配電工應堅守崗位,在未接到礦調度撤人命令前禁止擅自脫離工作崗位。

  (7)突水後,往往會放出大量有害氣體,如瓦斯、硫化氫等,所以在避災自救中要注意防止有害氣體中毒和窒息。

  (五)礦井斜巷運輸事故的預防與處理計劃

  1、礦井運輸事故的預防:

  1).井下、地麵所有道岔全部使用標準道岔,井下臨時軌道軌型全部不低於22kg/m。井底車場和軌道大巷按規定及時鋪設永久軌道,並加強維護,保證處於完好使用狀態。按照設計要求鋪設軌道,預留出人行道,軌道鋪設質量必須符合要求。

  2).斜巷運輸,除設齊聲光信號外, 要定期檢查絞車、鋼絲繩和斜巷安全設施的牢固性、可靠靈活性。

  3).認真落實好關於小絞車、 電瓶車運輸的各項規定。

  4).對於鋪設的臨時線路不符合安全間隙的車場要及時拆除,車場內物料擺放要整齊,並保證物料與運行車輛間的安全間隙符合規定。

  5).嚴格執行斜巷“行車不行人, 行人不行車”製度。

  6).平巷運輸道岔警衝標、掩車器材、行車紅燈等安全設施、器材要配置齊全、設置規範,並正常使用。

  7).對於輔助運輸工程嚴格執行一工程一措施製度,編製措施一定要根據新《煤礦01manbetx 》的有關規定和現場的實際而編製,並製定專項安全技術措施,嚴把措施審批和落實關,工程質量必須達到優良品,防止重大惡性事故的發生。

  8).強化運輸管理工作。對運輸設備、設施實現管、用、修一體化,建立健全“小絞車、小電機車和上下山”管理製度,並落實責任到人,運輸設備完好率達到95%以上,小絞車必須台台達到完好,避免因管理漏檔、設備原因而造成運輸事故。

  9).加強軌道質量、礦車、機車等運輸設備檢查維修,保證在完好狀態下運行;加強職工技術培訓,機車司機或絞車司機、把鉤工要正確操作,按章作業;軌道施工質量滿足行車要求防止出現礦車掉道事故。

  10).強化斜巷運輸管理,安全設施必須齊全、靈敏、可靠,堅持“行車不行人”製度,保證斜巷安全運輸。

  11).為了防止平巷機車的追尾和碰頭事故,必須加強職工培訓,電機車司機嚴格按章操作,不超速行駛,不亂停放機車,過道岔、彎道、三岔口時嚴格遵守安全規程中的有關規定。同向行駛的兩列車之間不少於100米的距離;每列車必須前有照明,後有紅色尾燈;定期檢查、試驗機車的製動、通訊、照明裝置,使其保證工作在完好狀態。

  2、礦井運輸事故的處理計劃:

  1).發生運輸事故時,施工單位要立即彙報本項目部調度室,積極組織現場處理,並及時彙報兗煤菏澤能化有限公司。

  2).涉及兩個項目部的運輸事故要及時彙報兗煤菏澤能化有限公司,共同協調處理。

  3).當發生跑車、兩車相撞或機車、 礦車翻倒壓住人員時,現場其他人員應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解除壓迫物體,並立即進行彙報,組織搶救處理。處理以上事故時, 要有防止車體繼續下滑以及車體翻傾或移動的措施,以免發生對人員的二次傷害。

  4).平巷機車出現追尾和碰頭事故,首先由當班班長向項目部調度室彙報,各自進行彙報),然後根據事故情況,組織搶救。調度室根據事故嚴重程度和人員傷亡情況,緊急調度井下急救人員快速趕往現場對受傷人員實行搶救,迅速轉移到地麵醫院進行搶救。必要時同時通知就近醫院迅速趕往現場采取救護措施,以使受傷人員得到及時醫治。兗煤菏澤能化有限公司在得到彙報後,及時組織監理部、管理人員和有關技術人員根據現場情況研究事故處理方案和措施,對損壞的管路、電纜、設備進行修複,查找事故原因、消除事故隱患並采取相應的應急措施快速恢複生產。

  5).發生礦車和機車掉道事故後,要根據掉道事故的嚴重程度,當班班長或項目部管理人員馬上彙報項目部調度室,調度室根據事故情況進行組織人員搶救或事故現場的恢複工作。現場跟班人員統一指揮組織上道,無關人員應遠離事故現場。機車或重型設備車掉道時,先製定安全技術措施,采用相應噸位和數量的手拉葫蘆或千斤頂進行上道;如果重車內的物料容易卸車,應先將重車內物料卸出,上道後再裝入礦車。若事故嚴重,要由技術人員到現場研究上道方案,然後組織人員進行上道工作。事故原因查明、事故隱患排除後尚可恢複生產。

  (六)發生瓦斯、煤塵爆炸事故、水災後的避災路線

  一般瓦斯、煤塵爆炸事故避災時迎著巷道新鮮風流撤離災區。

  1、一采軌道下山:

  避水災路線:

  施工迎頭→一采軌道下山上部車場→南部輔助運輸大巷→井底車場巷道→副井→地麵

  避火災、瓦斯煤塵爆炸路線:

  施工迎頭→一采軌道下山上部車場→南部輔助運輸大巷→井底車場巷道→副井→地麵

  2、南部輔助運輸大巷

  避水災路線:

  施工迎頭→南部輔助運輸大巷→井底車場巷道→副井→地麵

  避火災、瓦斯煤塵爆炸路線:

  施工迎頭→南部輔助運輸大巷→井底車場巷道→副井→地麵

  3、1301麵泄水巷

  避水災路線:

  施工迎頭→1301泄水巷與南部回風大巷聯絡巷→南部回風大巷→軌道膠帶1#聯絡巷→南部輔助大巷→井底車場巷道→副井→地麵

  避火災、瓦斯煤塵爆炸路線:

  施工迎頭→1301泄水巷與南部回風大巷聯絡巷→南部回風大巷→軌道膠帶1#聯絡巷→南部輔助大巷→井底車場巷道→副井→地麵

  4、南部膠帶大巷

  避水災路線:

  施工迎頭→軌道膠帶1#聯絡巷→南部輔助大巷→井底車場巷道→副井→地麵

  避火災、瓦斯煤塵爆炸路線:

  施工迎頭→軌道膠帶1#聯絡巷→南部輔助大巷→井底車場巷道→副井→地麵

  5、1304軌道順槽

  避水災路線:

  施工迎頭→1302軌道順槽聯絡巷→一采區軌道下山→一采軌道下山上部車場→南部輔助運輸大巷→井底車場巷道→副井→地麵

  避火災、瓦斯煤塵爆炸路線:

  施工迎頭→1302軌道順槽聯絡巷→一采區軌道下山→一采軌道下山上部車場→南部輔助運輸大巷→井底車場巷道→副井→地麵

  6、1304運輸順槽

  避水災路線:

  施工迎頭→1302運輸順槽聯絡巷→一采區軌道下山→一采軌道下山上部車場→南部輔助運輸大巷→井底車場巷道→副井→地麵

  避火災、瓦斯煤塵爆炸路線:

  施工迎頭→1302運輸順槽聯絡巷→一采區軌道下山→一采軌道下山上部車場→南部輔助運輸大巷→井底車場巷道→副井→地麵

  六:事故報告和現場保護

  1:通訊聯絡

  七、貫徹執行

  災防計劃經處審批下達後,由項目部經理負責貫徹執行,各隊隊長為本隊災防計劃落實責任人。各施工隊必須加強職工教育,提高技術素質,使每個職工懂得災害性及預防處理方法,並能夠在災害發生後做到自救,還可以根據施工具體情況,做適當的災害預防演習。

万博全网站

備案號:蘇ICP備12034812號-2

公安備案號:32031102000832

Powered By煤礦安全生產網徐州網狐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手機軟件掃描微信二維碼

關注我們可獲取更多熱點資訊

感謝網狐天下友情技術支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