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狗万manbet官网 !

N2105回順輔運巷、回風順槽單軌吊軌道懸吊施工安全技術措施

作者:佚名 2011-04-11 19:11 來源:本站原創

N2105回順輔運巷、回風順槽單軌吊軌道懸吊施工安全技術措施
一、主要危險源及有害因素辨識
1、裝、卸及抬運道軌時動作不協調、口令不一致,易造成軌道掉落傷人02manbetx.com
2、在梯子或工作台上作業,梯子、工作台搭設不穩或人員站立失穩易造成傷害02manbetx.com
3、人員在安裝地點下方通過或停留,有可能發生軌道掉落傷人02manbetx.com
4、錨杆(索)安裝後未及時進行拉拔試驗,如懸吊錨杆(索)錨固力未達到要求,在使用期間易造成錨杆脫落而造成設備損壞。
5、施工人員站在皮帶或溜子上作業造成傷人02manbetx.com
6、將單軌吊軌道或其他零部件放在皮帶或溜子上,造成運輸事故。
7、在絞車運行範圍,未執行“行人不行車,行車不行人”製度,易造成運輸傷人事故。
8、人員登高2米以上作業時未佩帶保險帶,易發生人員墜落受傷事故。
9、在風橋下方架設11#工字鋼棚時,栽腿或上梁後未固定牢,易發生倒棚及傷人事故。
10、在11#工字鋼棚下懸吊單軌吊軌道前,未檢查棚子牢固情況,有可能因棚子不牢而發生倒棚及傷人事故。
二、工程概況
1、N2105回順輔運巷、回風順槽的永久支護全部采用錨、網、梁、索聯合支護,斷麵為矩形,永久支護規格4.8×3.6m,N2105回順輔運巷、回風順槽沿煤層底板掘進,巷道支護完好。
2、單軌吊懸吊線路詳見《N2105回順輔運巷、回風順槽單軌吊懸吊平麵布置線路圖》。
3、回風順槽輔運巷兩端至風橋邊均為2.5°坡,中間風橋段為平巷,回風順槽為近水平巷道。
4、在N2105回順槽輔運巷到1#貫這一段懸掛風機,無法安裝單軌吊。詳見《N2105回風順槽單軌吊懸吊平麵布置線路圖》。
5、現巷道內東幫敷設多趟信號線、電纜線、φ1000風筒,西幫敷設一趟φ1000風筒和φ108壓風路、靜壓水管路、排水管路、φ400瓦排管路。
6、在N2105回風順槽內安裝的φ400mm瓦斯管通過1#貫接入N2105回風順槽瓦排管,距底板3.1m;N2105瓦排巷內的風、水管路由N2105回風順槽接入,距底板2.5m。
7、在N2105回風順槽與1#貫交岔處安裝有二部皮帶機頭,皮帶機頭往後20m皮帶到底板的距離為1.5m。
8、N2105回風順槽從7號鑽場倒8號鑽場的高冒區,高冒區已用羅克休充填處理完畢。
9、N2105回風順槽內安裝單軌吊距離超過1000m時,選擇巷道頂板平整、支護良好且距離不得小於70m一段巷道,在巷道東幫進行擴幫(擴幫深度1m)施工單軌吊錯車場。
附圖一《N2105回順輔運巷、回風順槽單軌吊懸吊平麵布置線路圖》
三、單軌吊軌道懸吊設計方案
1、編製及施工依據
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開采設計事業部2008年7月提供的《屯留煤礦錨杆支護巷道單軌吊懸吊技術初步設計》和餘吾煤業公司2010年提供的《北二采區輔助運輸係統圖》。
2、懸吊單軌吊目的
在N2105回順輔運巷、回風順槽至工作麵安裝單軌吊軌道,與北二輔助運輸上山形成單軌吊運輸係統,以便利用係統服務於N2105工作麵的運輸工作。
3、懸吊單軌吊軌道路線
北二輔助運輸上山與N2105回風輔運巷交岔口→N2105回風輔運巷→N2105回風順槽→N2105工作麵切眼。
其中:N2105回風輔運巷單軌吊軌道需穿越N2105回風輔運巷與北二1#回風上山和N2105回風輔運巷與N2105瓦排巷反掘段兩座立交風橋。
4、單軌吊道軌規格和懸吊線路長度
(1)從北二輔助運輸上山與N2105回順輔運巷交岔口經N2105回順輔運巷、N2105回風順槽到N2105工作麵切眼,全長3500m,懸吊過程中始終保持距工作麵窩頭距離50m,采用I140V型軌(重型軌)懸吊。
(2)N2105回順輔運巷、回風順槽選用重型標準軌道每節長度均為3m,彎道采用彎軌過渡,長度分為0.5m、1.5m、5m三種。過頂板風橋的梯形棚範圍采用每節長度1m的短軌懸吊。道岔一端和彎軌兩端不足一節標準軌時,根據實際長度,選用相同型號的軌道加工短軌進行連接。
(3)N2105回風順槽從7號鑽場倒8號鑽場的高冒區已用羅克休充填處理。為保證單軌吊順利通過這一段,采用1.5m的8#槽鋼配合錨索安裝I140V型軌(重型軌)。若不能使用做01manbetx 複查架設工字鋼棚。
5、單軌吊道軌懸吊設計
(1)N2105回順輔運巷、回風順槽采用I140V型軌(重型軌)沿巷道中心線懸吊,保持軌底麵距巷道底板高度保持不小於2900mm。
(2)過彎巷采用彎軌連接過度。凡距軌道端頭5m處均安裝一道端頭阻車器。
附圖二:《N2105回順輔運巷、回風順槽單軌吊軌道懸吊斷麵圖》
6、單軌吊道軌和配套吊具技術特征
表一 I140V(重型軌)和配套吊具技術特征表
序號 名 稱 規 格 材質 技術參數
1 I140V重型軌 長×寬×高(3000×69×198)mm,V型內側高度155mm,中板厚8 mm,標準軌:35.14Kg/m 15MnCuCr 屈服強度≥355MPa、抗拉強度490Mpa~630 Mpa、伸長率20%、冷彎180°d=2a完好;軌道與連接件受力:F垂直≥100KN;F水平≥90KN。單軌垂直夾角2.5°、水平夾角±1°。
2 鎖 具 φ60×110圓鋼 15MnCuCr 上端為M24螺孔與錨杆連接;下端為φ18銷軸與吊鏈連接,銷軸強度大於8.8級,單個鎖具和銷軸的承載能力不小於75KN。
3 吊 鏈 φ18×64圓鋼 20MnV 單鏈承載能力≥320KN,分三、五、七、九環。
4 吊環 U型環 20MnV 配強度≥8.8級高強螺栓,承載能力≥750KN。
5 軸 銷 40Cr 單銷承載能力≥75KN。
6 搖板、連接件 15MnCuCr 單銷承載能力≥75KN。
7 軌道連接件 15MnCuCr 屈服強度≥355MPa、抗拉強度490Mpa~630 Mpa。
F垂直≥100KN;F水平≥90KN
8 軌端阻車器 能滿足運輸最大載荷(28T)跑車時產生的衝擊力,最外層裝有避免碰撞火花產生的特製緩衝墊。
11 工字鋼吊具 鑄鋼件 與礦用11#工字鋼配套
7、單軌吊軌道懸吊方法
隨巷道掘進吊掛單軌吊軌道,單軌吊軌道始終距巷道掘進頭50m。
(1)正常沿煤層頂板和在岩石中掘進的巷道均采用在頂板打設錨杆作為軌道懸吊固定點;過地質構造地段或頂板岩體鬆軟采用打設錨索進行懸吊。
(2)重型軌道正常情況下每個吊點前後采用雙錨杆進行懸吊,遇地質構造帶每個吊點前後采用雙錨索全長懸吊。
(3)單軌吊軌道懸吊錨杆采用材質為SMG500號強力錨杆,錨索采用1×7股φ18.9的強力錨索。
(4)單軌吊軌道的懸吊錨杆、錨索都必須鉛直打設(如因條件限製,必須確保錨杆與搖板軸線夾角不超過30°)。
8、錨杆懸吊方式和施工技術要求
(1)單軌吊軌道懸吊錨杆規格
①單軌吊軌道沿巷道頂板打設錨杆懸吊。重型軌每個吊點布置兩根錨杆,采用兩支鎖具、兩根吊鏈、一副搖板、連接件和4支銷軸及螺栓將單軌吊軌道與懸吊錨杆進行懸吊。兩組吊點中-中均為3m。
②錨杆規格:采用φ22L3200mm左旋無縱筋高強螺紋鋼錨杆,材料為SMG500,端部螺紋為M24,螺紋長度100mm。
③打錨杆孔:采用φ30mm的釺頭打眼,孔深為3200mm±30mm。
④錨杆錨固:錨杆鉛直打設頂板內,每根錨杆采用1支K2350和3支M2350低粘度樹脂藥卷進行錨固,理論錨固長度2000mm,錨固力不小於200KN,外露長度不超過200mm。
(2)施工器具:現場配備一台頂板錨杆鑽機及配套設施、錨杆拉拔儀;至少2架1寸鋼管加工的人字梯。
附圖三:《單軌吊I140V(重型)錨杆懸吊圖》
(3)懸吊錨杆施工工藝流程:
①工藝流程:架設人字梯→拉線確定眼位→打設頂板懸吊錨杆→對錨杆進行拉拔力試驗→在錨杆端頭上安裝吊具、鏈條和搖板(重型軌采用搖板配合銷軸連接)→采用螺栓將單軌吊軌道懸吊固定→整理安裝好的單軌吊軌道→進行下一根單軌吊軌道施工。
(4)單軌吊軌道懸吊錨杆具體施工方法及技術要求、注意事項
①先架設牢靠的人字梯並固定,高度根據巷道高度而定。
②在巷道頂板按設計拉單軌吊軌道中心線,采用鋼尺標定每個具體眼位。彎道範圍,按照指定眼位打設懸吊錨杆。
③安裝好錨杆鑽機,在標定的眼位打設懸吊錨杆眼。
④錨杆眼打到設計深度後,先裝一支K2350藥卷,再裝三支M2350低粘度樹脂藥卷,人工使用錨杆將藥卷頂推到眼底,將錨杆下端插入錨杆鑽機上,打開風閥,邊推邊攪拌藥卷,直到眼底,全速攪拌不少於30秒後,停止攪拌。錨杆錨固後,及時使用錨杆拉拔儀對打設的錨杆根根作拉拔力實驗,拉拔力控製在200KN。嚴禁將單軌吊使用的錨杆與工作麵正常掘進支護使用錨杆混用。
⑤待一組懸吊錨杆安裝完畢,過3分鍾後,使用錨杆拉拔儀對錨杆進行拉拔力測試,合格後,方準安裝單軌吊軌道。
⑥將鎖具上緊在懸吊錨杆上,後上吊具、鏈條和搖板,螺帽必須齊全緊固有效。
⑦遇頂板起伏不平時,采用不同長度的吊鏈(5環、7環、9環),調節,保證軌道吊掛高度,保持軌道前後坡度一致,符合設計要求。
⑧懸吊錨杆必須保證鉛直打設,如因條件限製,必須確保錨杆與搖板軸線夾角不超過30°。
⑨懸吊錨杆必須打設成直線。巷道坡度小於5°地段,每隔10節加打一組雙向斜拉護鏈,風橋兩端打設雙前後斜拉護鏈各一對,彎軌範圍根根打斜拉,確保單軌吊軌道使用安全。自然坡度大於5°地段,每節軌道加兩根斜拉鏈,並保持受力狀態。
⑩在梯子上懸吊單軌吊軌道,人員協力將道軌兩端先後固定在頂板下(斜坡段先固定上山端的吊點),後按標準進行固定吊掛。單軌吊軌道通過交岔點時,必須把電纜、管路改吊在軌道上方,確保互不影響。現場驗收員必須及時真實填寫驗收單,記錄懸吊錨杆施工時間、班次、施工負責人、錨杆規格和錨固方式等,記錄交隊組存檔。每班施工結束的安裝段必須掛牌管理
附圖四:《單軌吊I140V(重型)錨杆懸吊斜拉圖》
9、錨索懸吊方式和施工技術要求
(1)單軌吊軌道懸吊錨索規格
①遇地質構造帶或頂板岩體鬆軟處,采用打設錨索懸吊單軌吊軌道。
重型軌每個吊點布置兩根錨索,每個吊點采用兩支錨索鎖具將一根雙孔吊板梁鎖緊固定在頂板上,然後使用兩根吊鏈、一副搖板、連接件和4支銷軸及螺栓將單軌吊軌道與吊板梁兩個孔固定進行懸吊。懸吊間距中-中均為3m。
②錨索規格:采用1×7股φ18.9L8300mm強力錨索,破斷拉力為40T。
③錨索配件:配套鎖具和錨索懸吊板梁:采用20mm厚的鋼板加固而成,單孔板梁規格270×150mm,雙孔板梁規格400×150mm。
④錨索鑽孔:采用φ30mm的釺頭打眼,孔深為8300mm±30mm。
⑤錨索錨固:錨索鉛直打設頂板內,每根錨索采用一支K2350和三支M2350低粘度樹脂藥卷進行錨固,理論錨固長度2000mm,外露長度不超過300mm。
⑥安裝錨索後,及時采用漲拉泵漲拉緊,預緊力不小於200KN。
附圖五:《單軌吊I140V(重型)錨索懸吊圖》
附圖六:《單軌吊I140V(重型)過高冒區錨索懸吊圖》
(2)施工器具:現場配備一台頂板錨杆鑽機及配套設施、錨索漲拉泵各一台;至少2架1寸鋼管加工的人字梯。
(3)懸吊錨索施工工藝流程:
工藝流程:搭設工作台或架設人字梯→拉線確定眼位→打設頂板錨索→安裝吊板、鎖具→采用漲拉泵漲緊錨索→在吊板孔內采用銷軸安裝連接環,重型軌增加搖板配合銷軸連接→采用銷軸將單軌吊軌道懸吊固定→整理安裝好的單軌吊軌道→進行下一根單軌吊軌道施工。
(4)單軌吊軌道懸吊錨索具體施工方法及技術要求與懸吊錨杆基本相同。
10、11#礦用工字鋼梯形棚懸吊方式和施工技術要求
(1)懸吊工藝流程:
按單軌吊設計中心線位置在11#礦用工字鋼梯形棚棚梁上拉線、畫線→按線將懸吊工字鋼梁軸線調整與單軌吊懸吊中心線一致→工字鋼懸吊梁上標定每個吊點→工字鋼懸吊梁上上牢卡具(重軌每個吊點使用兩副11#工字鋼卡具)→采用軸銷將吊鏈與搖板連接→采用軸銷將搖板與單軌吊軌道懸吊點連接固定。
(2)施工方法及技術要求
①11#礦用工字鋼懸吊梁必須嚴格按懸吊中心線調整,保證所有懸吊梁前後成直線。
②11#礦用工字鋼懸吊梁必須卡牢11#礦用工字梯形棚棚梁上。
③卡具螺栓必須上緊,構件齊全。
其它與錨杆(索)懸吊基本相同。
附圖七:《N2105回順輔運巷單軌吊過風橋11#礦用工字梯形棚懸吊示意圖》
附圖八:《N2105回順輔運巷單軌吊過風橋11#礦用工字梯形棚支護斷麵圖》
11、懸吊錨杆(索)施工組織
(1)人員組織:每班配備一名跟班隊幹兼驗收員,一名錨杆鑽機工和三名懸吊工。
(2)各工種嚴格按本工種01manbetx 01manbetx 進行操作,各負其責,互相配合。由跟班隊幹統一指揮。
12、單軌吊軌道懸吊標準要求
(1)直軌線路
①接頭平整,水平、垂直偏差均不得大於2mm;
②方向接頭擺角允許偏差:水平3°,垂直水平7°;
③下軌麵接頭縫不得大於6mm;
④軌道懸掛鏈垂直偏角不得大於30°
⑤連接螺栓必須采用專用高強螺栓;
⑥雙軌間距偏差,不得大於50mm;
⑦軌道下端麵距巷道底板高度,回風順槽及輔運巷均不小於2900mm。
⑧自然坡度大於5°地段,每節軌道加兩根斜拉鏈,並保持受力狀態。
(2)彎軌線路
①接頭平整,水平、垂直偏差均不得大於2mm;
②方向接頭擺角允許偏差:水平≤3°,垂直水平≤7°;
③下軌麵接頭縫不得大於3mm;
④軌道懸掛鏈垂直偏角不得大於30°
⑤曲率半徑:水平不小於4m,垂直不小於7m;
⑥在每節彎軌法蘭鏈連接兩側,各加一根斜拉懸掛鏈。
13、風橋下架設11#礦用工字鋼梯形棚施工要求
(1)N2105回順輔運巷、回風順槽安裝單軌吊軌道通過風橋及前後3m範圍,需架設11#礦用工字鋼梯形棚,梯形棚規格為(3600+4357)×3400/2。棚梁全長4.1m,淨長3.6m,棚腿長度3.6m。棚距中-中1000mm。
(2)棚梁距兩端裏側500mm處各上一道φ20mm的拉杆,兩幫距棚腿上端1.7m各上一道φ20mm的拉杆。
(3)架設梯形棚時,及時使用φ200mm、長度1400mm的半圓木接實幫頂,並使用木茬將半圓木打足勁,遇風橋超高時采用在梯形棚梁上方打木垛接頂。棚腿栽在規格300×200×50mm的木鞋上,腿窩深度不小於100mm。
(4)架設梯形棚時,在棚梁上麵沿單軌吊中心線安裝一道長度2.0m的11#礦用工字鋼梁,作為單軌吊軌道懸吊梁,懸吊梁全長2000mm,距棚梁中心線兩側各50mm處和距梁端50mm處各焊接一段100mm的11#礦用工字鋼牙殼,以便將懸吊梁卡牢在相鄰兩架梯形棚棚梁之間。
(5)在距工字鋼棚梁中心線兩側各800mm處,沿巷道走向,采用3.6m的礦用11#工字鋼架設兩排串梁加固工字鋼棚,串梁與棚梁之間使用φ20mm圓鋼“U”卡攔固定。
四、材料運輸線路
1、地麵→北風井→井底車場(電機車)→北二輔運上山(無極繩絞車)→N2105回順輔運巷口→通過25KW絞車運送到輔運巷下口→人工配合平板車運至N2105回風順槽沿途使用地點。
2、所需的軌道等材料,在井底車場由運搬隊采用電機車運輸,在北二輔運輸上山由運搬隊負責采用無極繩絞車運輸,車輛到N2105回順槽輔運巷下口處,由我隊負責卸車並人工抬運到各個施工地點。
3、材料運送到指定地點,材料要統一擺放整齊、掛牌管理,掛牌時應標明材料用途。
五、作業時間
五公司一處107隊在N2105回順輔運巷、回風順槽懸吊單軌吊軌道每天三個班均可施工。
六、安全技術措施
(1)進入工作地點,必須執行“先檢查後工作”製度。檢查作業地點及沿途巷道巷道支護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經跟班隊幹確認安全後,方準進行工作。
(2)架設人字梯或工作台時,必須穩固可靠,經檢查,確認安全方準許人員登高作業,登高作業超過2m時,必須佩戴安全帶,安全帶長度為1.5m。
(3)在順槽坡段搭設工作台或人字梯時,必須將工作台或人字梯上端上山側采用兩道3分鋼絲繩固定在巷道幫頂支護托梁上,工作台所有扣件螺栓必須上緊卡牢。工作台上平台必須保持水平,不得向下山方向傾斜。
(4)在梯子或工作台上懸掛道軌時,道軌兩端人員必須協調用力,口令一致,必須在確認道軌懸吊牢靠後,架抬道軌人員方可離開道軌。在斜坡段必須先固定軌道上端後固定下端。
(5)嚴禁施工人員站在皮帶或溜子上作業。
(6)嚴禁將單軌吊軌道或其他零部件放在皮帶或溜子上。
(7)打設單軌吊道軌懸吊錨杆、錨索時,嚴格按設計標準施工,必須使用措施規定型號的樹脂藥卷且按順序安裝藥卷,嚴禁少裝藥卷。
(8)懸吊錨杆必須按線及標定的眼位打設,懸吊構件必須齊全,保持單軌吊軌道線路成一直線。在需打設斜拉處及時打設斜拉護鏈。
(9)在懸吊單軌吊軌道期間,下方嚴禁有人。並注意有無過往行人,如發現有人員需通過,暫停作業,待行人安全通過後,方可繼續工作。
(10)人工抬運重物時,必須同肩同向,同起同落,動作協調一致,防止重物失落傷人。
(11)在多人協力架抬梁子時,人員必須站牢,前後人員必須抓牢肩上梁子,防止墜落,待兩個固定點均固定牢後,且經班組長安全後,方可鬆開梁子。
(12)上11#礦用工字鋼梯形棚卡具時必須將2根固定螺栓緊固到位,經跟班隊幹檢查確認安全,方準許進行單軌吊軌道懸吊工作。
(13)班班作業人員必須使用錨杆拉拔儀對本班打設的錨杆(索)進行拉拔力測試,但不作破壞性實驗,並做好記錄。發現不合格的及時重新補打,確保懸吊錨杆錨固力不小於200KN、錨索預緊力不小於200KN。並記錄存檔。
(14)采用錨杆懸吊時,發現因錨杆錨固力滿足不了設計要求時,及時彙報運輸科、生產科,及時改用錨索懸吊。
(15)在北二輔助運輸上山卸料裝運期間,必須與運搬隊絞車作業人員聯係好,必須在車輛完全停穩狀態下進行,事先在停車地點打牢雙阻車器。在斜巷內卸車前必須在車輛下端和停車點上方20m處各安裝好雙阻車器,所有作業人員嚴格執行北二輔助運輸上山運輸管理規定,嚴格“行車不行人,行人不行車”製度
(16)堆放時高度不得超過1m,且距軌道間距不得小於500mm。分層整齊碼放在一幫,嚴禁亂放。
(17)載棚腿後,及時設專人扶牢棚腿,避免傾倒。上梁時必須多人協力、動作一致,上梁後及時上齊拉杆、接實幫頂,跟班隊幹負責統一指揮。
(18)扶棚期間,嚴禁作業地點下方有人工作、通過或停留。
(19)在梯形棚上懸吊單軌吊前,必須檢查架棚牢固情況,確認安全後方可檢修懸吊工作。懸吊好的道軌必須經跟班隊幹檢查驗收,確認安全後,方可向下施工。
(20)人工拉平車運輸時,運輸人員不得少於5人,拉車人員要動作協調、口令一致慢速行走。行走過程中注意巷道內其他人員,避免撞傷人員;每次運輸軌道量最多為5根;軌道裝車時人員一定要配合緊密防止紮傷和對人員身體擠壓造成傷害。
七、文明生產
每班作業完畢,必須整理現場物料、管路,清理雜物,符合質量標準化要求。經跟班隊幹檢查、驗收,合格後方可收工。
八、避災路線
1、發生水災事故避災路線:N2105回風順槽工作麵→N2105回風順槽→N2105回風順槽輔運巷→北二輔運上山→井底車場→北風井井筒→地麵。
2、發生火災、瓦斯、煤塵事故避災路線:N2105回風順槽工作麵→N2105回風順槽→N2105回風順槽輔運巷→北二輔運上山→井底車場→北風井井筒→地麵。
附圖九:《N2105工作麵回風順避災路線圖》

万博全网站

備案號:蘇ICP備12034812號-2

公安備案號:32031102000832

Powered By煤礦安全生產網徐州網狐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手機軟件掃描微信二維碼

關注我們可獲取更多熱點資訊

感謝網狐天下友情技術支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