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狗万manbet官网 !

2009年度礦井突發事件應急救援預案

作者:佚名 2010-04-18 13:23 來源:本站原創

2009年度礦井突發事件應急救援預案

一、礦井基本概況:
煤礦位於鄂爾多斯市準格爾旗納日鬆鎮紅景塔村境內。礦區西距東勝區71km,交通以公路為主,距草羊公路3km,距邊賈公路0.1km,到薛家彎109國道145km,礦井至到準東鐵路西營子集裝站距離約33km,交通較為便利。
該礦始建於1999年,初設計生產能力0.15Mt/a,實際生產能力為0.30Mt/a以上。為提高資源回收率,根據目前國家、自治區對煤炭行業的發展要求,2008年特弘集團對礦井進行了改擴建,礦井生產能力已達到了60萬t/a,該礦利用一對平硐開拓,主采煤是6-2煤層,煤層平均厚度7.45m。全礦共有1個綜采工作麵和一個掘進工作麵。井田內共見可采煤層4層,其中4-1、4-2上、4-2為大部分可采的較穩定煤層,6-2煤層為全區可采的穩定煤層,也是本井田唯一的主要可采煤層。
周邊煤礦情況:來葉溝煤礦西側為電力一礦和蒙南川宏礦,南側為布爾洞溝煤礦,北側為電力二礦,這幾座煤礦的開拓方式均為斜井開拓,采煤方法為房柱式采煤法,開采煤層均為6-2煤層,開采以來未發生瓦斯暴炸和突水02manbetx.com 。各煤礦與本礦無礦權重疊現象,亦無超層越界現象,對本礦無開采影響。

二、礦井水文地質:
1、煤層及頂底板的富水性
礦區位於東勝煤田淺部,6-2煤層頂板以上基岩沿溝穀有廣泛出露,由於風化作用,裂隙發育,形成風化裂隙含水層,部分地段與第四係孔隙含水層相連,直接接受大氣降水補給,但主要還是溝穀內衝洪積含水層潛水的補給,補給強弱隨季節而變化。
2、構造對水文地質條件的影響
井田構造為一向南西傾斜的具寬緩波狀起伏的單斜構造,傾角1~3°左右,構造水文地質條件以單斜為基礎,地下水的逕流由東北向西南,波狀起伏凹處富積地下水。開采過程中未發現有斷層出水。
3、由於礦井口及地麵廣場處於勃牛川2階台地,與河床底高差小,極易受洪水威脅,為防止河床洪水和山坡衝溝洪水的威脅,應在井口及地麵廣場四周設置防洪設施,以防洪水淹井。
4、井田周邊無老窯積水現象。
5、礦井達到設計生產能力時, 預計礦井正常湧水量為5 m3/h,預計最大湧水量為10 m3/h。

三、開采技術條件:
(一)工程地質
1、鬆散覆蓋層及半膠結岩層的工程地質特征
煤係地層上覆的鬆散層主要為第四係鬆散沉積物及第三係上新統半膠結岩層。
第四係在區內分布較廣,梁峁地區以殘坡積砂礫石為主,殘坡積物在重力作用下易移動,衝洪積物極鬆散,且透水性強,在地下水的長期潛蝕下,易造成土體的移動和變形;風積沙則隨風移動,很不穩定。因此,第四係鬆散層孔隙度大,穩定性差,工程地質條件複雜。
第三係為厚層狀,半膠結、鬆軟的砂質泥岩,與下伏地層呈角度不整合接觸。該層固結性差,遇水易軟化,使其力學強度大為降低,穩定性不高,在雨水的衝刷下極易被剝蝕而形成溝穀。
2、煤層頂底板的工程地質特征
(1)據6-2煤層頂板岩性統計,其直接頂板以泥岩類為主,次為粉砂岩類,局部為細粒砂岩。粉砂岩類岩石強度變化相對較小,區內岩石力學強度相對較高,穩定較好的頂板為粉砂岩,其次為砂岩類,泥質岩類頂板穩定性較差。
(2)煤層底板
6-2煤層底板以泥質岩類為主,局部為砂岩類和粉砂岩類。其中泥質岩類遇水易膨脹、崩解、強度亦降低,故穩定性較差。區內可采煤層6-2煤層頂板為粉砂岩夾泥岩薄層,底板為砂質泥岩、泥岩,工程地質條件為中等。
(二)環境地質
井田在自然狀態下沒有規模較大的地質災害和較為嚴重的環境汙染問題,地下水水質良好,區域穩定性好。煤礦開采狀態下可能引起區域地下水位下降,局部地麵變形(地裂縫、地麵沉降和塌陷)、地下水汙染等地質災害和環境汙染問題,但對地質環境破壞不大,且無其它環境地質隱患。因此,井田地質環境類型為:第一~二類,即地質環境質量良好~中等。
(三)其它開采技術條件
1、瓦斯
詳查區鑽孔煤層瓦斯成分測定CH4:在0~12.10%;CO2:4.80~11.69%;N2:76.21~92.72%。屬二氧化碳—氮氣帶、氮氣—沼氣帶,即瓦斯風化帶詳見(表1-2-5)。均為低沼氣煤層。瓦斯等級為低級。
2、煤塵
宏景塔詳查報告鑒定結果:火焰長度均大於400mm,抑製煤塵爆炸最低岩粉量為80%,有爆炸危險性。煤層揮發分是煤塵爆炸的重要因素,區內煤層揮發分均在30%以上,所以煤層均有煤塵爆炸危險性。
3、煤的自燃
宏景塔詳查區報告成果6-2煤層自燃傾向等級測定結果為容易自燃,著火溫度小於305℃。另據野外勘探,區內4、6煤層自燃嚴重,其它煤層亦不同程度地自燃。故本區煤層自燃傾向為容易自燃。
4、煤層中的放射性
煤層中放射性在原報告中沒有提出,在煤田內各煤礦開采中沒發現放射性對人體的傷害。
5、地溫
宏景塔詳查區鑽孔簡易地溫測量結果,最大地溫梯度1.6℃/100M,平均1.2℃/100M,小於3℃/100M,無地溫異常,故礦區屬正常地溫區。

五、礦井存在的重大安全隱患簡介:
1、本礦雖然沒有發生水災02manbetx.com ,但要特別加強防治水工作,要把水災危害納入我礦的重點安全管理之內。堅持“有疑必探,先探後掘”的防治水要求;為防止河床洪水和山坡衝溝洪水的威脅,在主副井口及地麵廣場四周設置防洪設施,以防洪水淹井。
2、故本區煤層自燃傾向為容易自燃,所以防止煤層自燃防止礦井災害工作的重中之重,生產期間必須采取行之有效的綜合防火措施,關鍵環節是在采煤方法盡量提高回采率,減少工作麵浮煤積存,同時采空區采用注氮防滅火,輔以阻化劑防滅火係統,並配套束管監測係統。
3、本礦為低瓦斯礦井,近年來雖沒有發生過瓦斯02manbetx.com ,但瓦斯危害的危險是存在的,因此,也必須把瓦斯納入我礦重大危險源管理之中。
4、從本礦生產現狀03manbetx ,發生火災02manbetx.com 的危險因素是存在的。因此必須把發生火災因素納入我礦重大危險源管理之中。

六、應急救援預案的製定
為認真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和《山東省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規定》及有關法律法規,接和本礦實際情況,把預防為主和關口前移的工作做實,建立我礦安全生產長效機製,實現標本兼治與綜合治理,鞏固安全基礎,抓好基礎建設和基層建設,提高安全生產的整體水平,確保國家財產和職工生命不受損失,防止突發事件的發生,特製定礦井突發事件應急救援預案,對此礦成立了突發事件應急救援領導小組:
(一)、煤礦特大事故的確定
預案所指重(特)大事故是指煤礦在安全生產過程中,發生的瓦斯、煤塵爆炸、突水、冒頂、中毒窒息等重(特)大事故。造成死亡3人以上,重傷10人以上,直接經濟損失100萬元以上的安全事故。
(二)、指揮機構及責任
1、總指揮部
總 指 揮:丁文華
副總指揮:趙 雲 李光華
成 員:郭寶平 陳步峰 杜同金 王永福 張彥平
路寶和 劉誌國 周伏慶 李玉平 史俊峰
2、總指揮部主要職責
1)、一旦礦井發生重大災害事故後,立即啟動《礦井災害預防和處理計劃》和《重大危險源應急救援預案》,並按規定時限和程序,及時向河北煤礦安全監察局張家口分局和張家口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報告事故及事故搶險救援工作進展情況。
2)、積極組織有關部門按照公司的應急救援預案迅速開展搶救工作,力爭將損失降到最低限度。
3)、根據事故發生狀態,統一部署應急預案的實施工作,並對工作中發生的爭議采取緊急處置措施
4)、根據預案實施過程中發生的變化和問題,及時對預案提出調整、修訂和補充。
5)、根據事故災害情況,本礦內部救援不足時,礦搶險指揮部應及時向上級部門彙報,聯係附近的礦山救護隊及醫療單位協助救援工作。
6)、緊急調用各類物資、設備、人員和場地占用,保證救援所需;事後及時歸還或給予補償。
7)、做好穩定社會秩序和傷亡人員的善後及安撫工作。
8)、負責事故調查處理或配合上級部門進行事故調查處理工作。
9)、保持好事故現場,不得破壞事故現場,更不能毀滅有關證據。
10)、適時發布公告,將事故的救援情況及原因、責任、處理意見等公布於眾。
3、總指揮部辦公室設在調度室
主 任:郭寶平
副主任:劉誌國及值班人員
負責總指揮部指示的落實和具體的調度協調工作。
4、總指揮部下設各專業指揮部:
(1)警戒指揮部:有礦保衛科組成。
指 揮: 保衛科長 丁 強
副指揮: 車隊隊長 劉日青
負責調度,必要時確保事故搶救現場的用車人員進入。
(2)搶險救災指揮部
指 揮: 礦長和礦山救護隊隊長擔任。
副指揮:趙 雲 李光華 杜同金 王永福
(3)醫療救護指揮部
指 揮:由衛生部門和礦山救護隊、礦衛生室擔任,
成 員:由礦山救護隊醫護人員和礦衛生室人員。
(4)物資供應指揮部
指 揮:陳步峰
副指揮:李玉平
成 員:周伏慶 張宏斌
(5)善後處理指揮部
指 揮:礦長、副礦長、工會。
5、事故處理工作組
(1)現場處理組:礦山救護隊
主要由礦山救護隊和本礦的搶險隊組成,主要負責緊急狀態下現場搶險作業,滅火、救人、設備搶修等。
(2)專業搶救組:
由礦山救護隊負責現場搶險、救護等。
(3)警戒維護組:
由礦保衛科擔任,負責布置安全警戒、保衛現場井然有序,保證現場及區域道路暢通。
(4)通訊聯絡組:
由礦調度室負責,主要建立適應事故現場指揮的通訊聯絡等。
(5)醫療救護組:
礦衛生室、礦山救護隊負責,在醫療救護指揮部的統一指揮下,實施傷員的救護。
(6)交通運輸組:
由礦車隊負責,及時運輸、緊急救援所需的器材、設備、材料等。
(7)後勤保障組:
礦供應科負責,在物資供應指揮部的領導下,具體聯係應急物資,提供必要的工作和生活條件。
(8)善後處理組:
礦工會負責,處理事故傷亡人員的善後處理工作。
(9)事故調查組:由安全科負責。
負責人:劉誌國
負責組織事故調查,對事故原因和事故責任全麵進行調查,提出處理意見。
(10)情況通報組:由礦辦公室負責。
負責人:王永福
6、運輸車輛以及處理用各種車輛、器材、設備、各種車輛存有數量,存放地點,由各單位負責。
7、救助單位及人員情況:
由礦調度室、礦部負責安排。
8、重特大事故報告和現場保護:
(1)通訊聯絡;(2)事故報告;(3)事故現場保護。
①、事故處理指揮部必須根據事故發生的地點、性質、範圍;災區遇險人員的數量及所在地點;事故區域的通風、瓦斯、溫度巷道支護情況;礦山救護的人力和技術裝備情況,迅速提出搶救人員和處理事故的方案,搶救和處理事故方案的原則:首先采取最迅速組織搶救災區的遇險人員;其次最大限度的控製和消除事故。在分派事故處理的具體任務時,可由礦上組織其他人員去完成。不論是災區外和災區內的,凡與事故處理有關的任務,都必須在事故處理指揮部的統一指揮下進行。
②、設立井下現場指揮所,為及時掌握事故變化情況,采取針對性措施,具體搶救和事故處理的一切行動,除地麵統一指揮部外必須在井下處理事故的現場設立指揮所。現場指揮所必須由礦級領導和救護隊長任指揮。隨時掌握事故的發展變化情況,具體指揮和事故處理,在事故發生變化時,及時提出自己的處理措施和意見,並經地麵指揮部同意執行。
③、地麵指揮部和井下指揮所,必須有嚴格的聯係彙報製度
④、要建立事故處理的記錄,事故處理指揮部要建立事故處理登記薄,詳細記錄事故的時間、性質、地點,指揮部采取的一切處理措施及參加指揮和下井搶救事故處理人員每天每班事故處理的進展情況及災區的變化情況。

七、水災事故處理應急救援預案
(一) 水災事故預防
1、建立健全管理製度,提高全體職工水災安全意識。落實專人對安全出口的管理與檢查,井下安全疏散通道保持暢通。
2、礦防探水技術人員,負責編製年、季、月度的受水威脅地區的水文地質資料,提出初步預防水害的措施和意見,編製防探水設計及放水設計,經常檢查防探水設計及措施執行情況,對新發現的受水威脅地區立即向礦總工程師彙報,填寫防探水通知單。
3、礦測量技術人員,負責編繪1/1000—1/2000的采掘平麵圖,其中對下山眼、盲巷、水窩等巷道必須填繪齊全。對探水地區每兩天實測並填繪一次圖紙。負責關鍵性的水文孔和探水孔的掛線工作。
4、礦分管回采和掘進的技術人員應按計劃按時向防探水技術人員提交采掘地區計劃,地區和設計的變更應提前通知防探水人員。
5、礦安全監察部門和人員,負責防探水的安全監督檢查工作,嚴格按防探水01manbetx 、設計、措施進行檢查。對違章作業有權停止其作業活動,並報告調度室及安全處長。
6、存在引發水災事故因素的單位應掌握安全事故管理工作最新信息,並及時向礦調度室及水災指揮部報告。

(二)預警行動
1、技術科主管井下水害的預防、監督和管理工作。依據水災發展的等級、趨勢和危害程度,及時向指揮部領導提出相應的預警建議。
2、在確認可能引發水災事件(事故)的預警信息後,礦水災事故應急指揮部應根據相關專項預案及時開展部署,迅速通知各相關部門采取行動,防止水災事故的發生或事態的進一步擴大。同時通知相關人員做好事前準備,避免導致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3、根據水災事故發展的可能性及嚴重程度確定預警級別,由礦水災事故應急指揮部領導負責對外發布和取消。
4、礦水災事故應急指揮部領導有權依據實際情況,適時提高或降低預警級別,並對應急工作狀態做出適當調整。

(三)事故處理應急救援預案
根據《煤礦安全01manbetx 》第266條規定,如井下采掘工作麵或其它地點發現有掛紅、掛汗、空氣變冷、出現霧氣、水叫、頂板淋水加大、頂板來壓、底板鼓起或產生裂隙出現滲水、水色發渾、有臭味等突水預兆時或暴雨時地表發現塌陷坑向井下透水時井下必須停止作業。班組長采取措施立即報告礦調度室,發出警報,礦調度室用電話聯係所有受水威脅地點的人員,按規定的避災路線撤離到安全地點,電話聯係時首先通知中央泵房工作人員。
1、在突水撤離人員的同時,礦有關技術人員要調查突水點的位置、突水形式,定時觀測水量變化情況,取樣進行水質化驗,對所有井上、下水文地質觀測點及井下各出水點進行定時觀測、03manbetx 水源、估算預計水量、測定水位上漲速度、計算淹沒時間和淹沒範圍,並及時向礦上彙報。
2、如果井下發生突水情況嚴重或水量較大時,應果斷將現場人員和所有受水威脅地點的人員沿規定的安全避災路線撤至地麵,並通知礦山救護隊,以最快的速度趕到現場。
3、礦領導分工如下:趙雲協助丁文華礦長為總指揮,李光華、郭寶平、陳步峰負責現場指揮,處理事故,控製人員撤離,保證指揮召集救災所許需人力、物力、設備、材料的調用。杜國金、路寶和負責救災中機電方麵的有關工作。劉日青負責救護工作。周伏慶負責調度室的通訊聯絡工作,並做好記錄。
4、礦其他人員要隨時聽從指揮部的調派,營救井下現場尚未脫險的人員,疏通流水路線,使水向指定地點流動,臨時堵截部分巷道,減少水量或延緩進入要害部位的時間。保護水倉、泵房、供電設備,搶修好待修設備,緊急安裝臨時水泵、管路和電氣設備。要以最快的速度安裝好排水設備,必須以分秒必爭來組織排水搶救工作。在搶救中要根據透水事故現場的實際情況,組織指揮搶救。
5、透水後要根據現場實際情況、透水量大小通知三級泵房人員進行撤離。
6、透水後淹沒采區或使部分采區的人員被水堵或淹沒在水下邊。應立即從三個方麵搶救:一是應迅速組織救護隊,偵察水位以上所有地點,尋找搶救被淹沒水位以上的所有人員,查清被水淹堵的準確人數。如果水位正在上升中,救護隊進入獨頭平巷偵察或搶救人員時,一定要派人觀察獨頭平巷外出口處水位的增長情況,防止水位增高堵住了救護人員的回路。二是加強礦井突水後通風管理。透水事故發生後,礦井水充入采空區和巷道,將造成采空區有害氣體大量溢出,同時,巷道充滿水後,破壞了礦井通風係統,造成風流紊亂,搶救指揮部要及時檢查和觀察有害氣體含量和變化情況,弄清通風係統的變化情況。根據現場實際製定防範措施,防止事故的發生。三是應利用通往被淹采區的所有通道,組織力量,分頭安泵排水進行搶救。
7、在搶救水災事故中,要認真03manbetx ,判斷被水堵在裏邊遇險人員的位置,要詳細調查被水淹沒或被水堵住的巷道狀況及遇險人員的工作地點,03manbetx 透水後可能逃避的方向,判斷遇險人員是否有生存條件。不能看到水位已高於遇險者所在地點,就輕易地做出遇險人員已經死亡的結論,否則將貽誤戰機,使應得救人員造成死亡,指揮部就必須以搶救活人為指導思想去部署各項搶救工作。
8、遇險人員所在地點是獨頭上山時,要按每人每分鍾消耗氧氣量0.237公升和呼出二氧化碳0.197公升計算他們的生存時間,如果氧氣量不能保證時,應采取措施打鑽孔送氧氣和食物等,保證遇險人員堅持等待排水時間,又要抓緊時間排水,使堵在水裏邊的人員可以得救。
9、如果外部水位標高高於遇險人員地點的標高時,也不能過早的做出遇險人員已經死亡的結論。應當進一步分析來水的速度及被水淹沒巷道的角度,若是來水速度快,被水淹堵的上山傾角大,來水時先把上山出口堵了,上山空氣置換不出來,就可能在獨頭上山壓住空氣,如果巷道周圍是嚴密的,就會形成一個嚴密的空氣室,而這個空氣室的空氣是隨著水位的上升,其內部空氣壓力和空氣密度逐漸增大,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有遇險人員存在即使外部水位高於遇險人員地點的標高,遇險人員也有生存的希望,因此,指揮部領導人應全力組織排水搶救,隻要排水速度加快,人員就可以得救。
10、如果井下施工現場發生水災事故時,工作麵人員按下列避災路線撤到安全地點:
16-201綜采工作麵—→上(下)順槽—→北翼運輸(輔運)大巷—→主運輸(輔運)大巷—→主(副)平硐—→地麵。
16-207上順槽綜掘工作麵—→上順槽—→南翼運輸(輔運)大巷—→主運輸(輔運)大巷—→主(副)平硐—→地麵。
16-207下順槽綜掘工作麵—→下順槽—→南翼運輸(輔運)大巷—→主運輸(輔運)大巷—→主(副)平硐—→地麵。
沿途各地區的工作人員也必須及時按避災路線就近撤離工作地點。

(四)地麵防洪應急措施:
為了提高對地麵防洪工作的認識,克服麻痹思想,做好防大汛、抗大洪的思想準備,確保大雨不淹井,暴雨不傷人,確保安全生產。向全體幹部職工傳達學習了關於搞好雨季三防工作的通知,並成立了防洪搶險救災領導小組,指揮部設在調度室。
為了做到能夠順利度汛,在汛期到來時能夠及時的指揮防洪隊伍,調動物資,為了做到事事有次序,對防洪搶險領導小組人員做了細致的分工:
丁文華:負責防洪搶險的總指揮
趙 雲:協助丁礦長工作
張彥平、郭寶平:負責井下各頭人員的撤離工作,保證50分鍾內井下人員全部撤離到地麵並由區隊長點清人數。
陳步峰、劉誌國:負責現場指揮,處理事故,控製人員,保證指揮召集調動救災所需要的人力、物力、設備材料等。
路寶和、杜同金:負責防洪期間與機電有關的各項工作。
劉日青、張宏斌:負責防洪搶險受傷人員的救護處理工作。
李玉平:負責防洪期間的物資供應。
周伏慶:負責調度室的通訊聯絡工作並做好記錄。
各種防洪搶險物資負責人:李玉平。防洪搶險物資見下表
財務科有防洪專用款現金三萬元,由揚帆負責,如防洪物資不夠,由經營辦李玉平馬上去購買。
其他人員:在防洪中隨時聽從指揮部的調派。
礦備用防洪搶險物資表:

万博全网站

備案號:蘇ICP備12034812號-2

公安備案號:32031102000832

Powered By煤礦安全生產網徐州網狐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手機軟件掃描微信二維碼

關注我們可獲取更多熱點資訊

感謝網狐天下友情技術支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