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方強:春節湯圓裏的“說法”
馬上又到一年一度春節了,春節在我們老家那裏都有吃湯圓的習俗。每逢春節前夕,家家戶戶都會把自家的糯米備上個十斤、二十用水來浸泡好,浸泡一段時間待糯米發酵到時,再采用石磨碾壓出來(現在普遍用農用打漿機),然後將碾壓出的米漿用布袋或者布帕包起來,將米漿裏的水分擠流幹,留在袋子裏的澱粉就是湯圓粉了。
春節過後的老大初一早上,那頓早餐習慣都是吃湯圓。前些年在我們還年幼時,父母時常都會在初一早晨煮湯圓時,就會悄悄地把一分、兩分的硬幣包進部分湯圓裏,其它絕大部分湯圓都什麼都不包,在湯圓煮好起鍋時才告訴我們,誰吃到有硬幣的湯圓,誰今年就有好運氣。所以大家在吃湯圓時,都十分的小心翼翼,害怕自己漏掉了好運,有些時候還鼓起勁多吃幾個,這樣就會更增大好運降臨的機會。不過,後來仔細總結,吃到包有硬幣湯圓的家裏人,當年未必都有好運氣降臨,這也許隻是農村一種古老的習慣說法。
還有,正月裏都有走親戚竄門拜年的習俗,在我們那裏到親戚家拜年首先第一頓便餐肯定是吃湯圓,湯圓吃後相隔一會兒才能正是正式吃飯。前些年在一戶家庭中碰到如此尷尬的迎客局麵。已經是中午了,這家的親戚陸陸續續都來到這家拜年。按照提前的約定,這家人早就把午飯做好了,不過吃午飯前還是按照風俗先吃湯圓。這家的小孩習慣地守在鍋底邊,驚奇地看著下鍋的湯圓,搓好的湯圓下鍋後,遇鍋裏的沸水,一下子湯圓就會往上浮,這時上浮的湯圓表明就要熟了。不過這家小孩看著向上浮的湯圓,嘴裏不停的大吼著“又衝起來個,又衝起來個!”旁邊搓湯圓下鍋的父母壓驚地說“哪裏又衝起來嘛,沒有!”不過相互嘮叨聲似乎被剛進來的客人也聽見了,最後造成客人很多怨氣埋藏在心裏,後來這客人好像再也沒有到這家做客。不過後來仔細03manbetx ,其實小孩和大人正是在聊“鍋裏的湯圓煮浮起來了這種形式,”隻是當時用錯了詞才說“衝起來了”,這種詞對於剛來的客人確實是一種侮辱性的說法,不過那位客人也確實理解錯了。因此後來,煮湯圓時再也沒有出現過這種說法了。
如今春節過年吃湯圓,到處都有“團團圓圓”的說法,意思就是說現在的出門打工掙錢年輕人,每到過年時一定不要忘記家裏的父母,一定要回家看看,一家人過好和睦的團員年,其實這種說法正適合現在的社會時代潮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