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院院士倪維鬥:煤炭多聯產也是新能源
在16日的中國(太原)國際能源產業博覽會上,清華大學原副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倪維鬥認為以前山西主要把煤輸出去,結果挖了這麼多年,把煤挖空了,還沒富起來。現在搞些電,但總體來說還是分離的、粗放的。現在山西省在煤的多聯產方麵應該大有作為大,應該有條件引領全國和現代化的新潮流。
“在煤燃燒以前,把煤焦油、揮發酚取出來,然後再氣化,氣化以後,把發電和煤化工結合起來,經濟性很好,能夠增值,產值也高,同時降低發電的成本,提高效率,這方麵的技術已經很多了。煤的現代化利用和氣化為主的就是IGCC的多聯產,最後是CCS或者是CCUS那個就是更大的新能源。”
他認為發展煤炭的清潔高效利用的難點不在技術層麵,而死如何調整思路,政策引導的問題。“應該趕快做起來,不要停留在嘴巴上,問題是體製上怎麼整合。就是把煤的功夫做好,把煤的協同利用做好。做起來,踏踏實實一個計劃做起來。並不是技術難關,而是體製難關、思想難關,這個需要政府克服。”
而倪維鬥現在一窩蜂地熱潮新能源,發展太陽能、風能等項目並不是一種行現象,他說現在開始一直到2050年,40年我國至少要用到一千億噸煤,煤怎麼能高效清潔運用是中國低碳的關鍵。
“煤怎麼能全價高效清潔運用是中國低碳的關鍵。我不讚成現在去搞什麼太陽能、風能啊,不要把新舊變成了好像可再生是新能源,其他都是舊的,實際把煤做好了,全世界來說也是新的。不要看中國新能源就是太陽能,這是非常非常片麵費看法,要糾正這個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