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煤五建五處第一項目部:為了尊嚴和榮譽而戰
作者:胡桂花
2010-09-19 20:40
來源:中國煤炭新聞網
位於內蒙古鄂爾多斯市伊金霍洛旗的新街鎮,一座高大而挺拔的井塔正悄然間拔地而起,這就是中煤五建五處第一項目部承建施工的馬泰壕煤礦副井井塔。該煤礦設計年產量800萬噸,副井井塔設計高度56.6m,共分7層。這是繼黃玉川煤礦副井井塔、榆樹井煤礦主井井塔順利建成竣工後,五處第一項目部在內蒙大地上承建施工的第三座井塔,牢牢將中煤五建的大旗樹立在了內蒙大地上。
艱難的起步。內蒙古伊金霍洛地區屬於典型的丘陵溝壑區,風沙天氣較多,自然條件比較惡劣,給施工生產帶來嚴峻挑戰。為取得良好的開端,打開困難局麵,第一項目部首先及時組織專業技術人員編製施工組織設計和專項技術措施,從技術措施、安全措施、質量保障措施及現場管理等方麵作了詳細設計與安排,為順利開工提供了科學指導和有力保障。五月初,項目部調配技術員、施工員、安全員等組成施工組先期進點馬泰壕工地,展開開工前的各項準備工作。在進點初期,各項辦公、生活設施均不健全,職工宿舍不夠住,就五、六個人擠在一間宿舍,暫時沒有餐廳,就幹脆席地而坐,直接在“露天餐廳”就餐,但這並沒有成為幹部職工退縮、回避的借口。麵對困難和不利,項目部在確保順利開工、推進施工的同時,下大力氣抓後勤設施建設,及時新建了十餘間職工宿舍、辦公室、會議室、食堂及職工活動室等後勤設施,為順利推進施工生產提供了有力支撐。
堅定的信念。內蒙地區大部分時間比較幹旱,日照比較強烈,大多職工都很不適應,幾個月下來,皮膚曬得黝黑黝黑的,有的職工甚至被曬起了皮,嚴重的經常流鼻血。即使在這種情況下,項目部幹部職工仍然能夠堅守在施工一線,頑強拚搏,不斷推進井塔施工,目前已經順利施工至16米層高。施工組的老許已經五十多歲了,不論風吹日曬,每天都堅守在施工現場,指導職工進行施工,解決施工中的困難和問題;技術組的小劉和小王是去年剛分配到項目部的大學畢業生,年齡雖小,幹工作卻相當幹練,每天都能看見他們扛著儀器在工地一遍遍地測量、放線…… 到底是什麼使得他們如此的堅定而篤定,項目經理兼黨支部書記莊峰的一席話給出了最好的解釋,“在內蒙古,我們就代表中煤五建五處,我們沒有任何理由和借口不努力,要幹就要幹好。”
高漲的幹勁。8月12日,項目部著手副井井口房獨立基礎承台混凝土澆築,由於同時在進行井塔一層施工,人手不夠,項目經理兼支部書記莊峰、副經理拾景領、劉孝華、孫遠利及後勤管理人員都拿著工具加入到施工中……鋼筋工老張說,“項目部領導和我們一起幹活,我們幹勁足啊!”有領導幹部做表率、帶頭幹,職工隊伍士氣高漲,幹勁十足。副井井塔由於工期緊任務重,項目部幹部職工主動加班加點,自我加壓。前段時間,由於礦方原因,白天停工,隻能在夜間施工。項目部及時製定夜間施工安全措施,在確保職工安全的基礎上,積極組織好夜間施工,確保工程進度;遇有陰雨天氣,職工穿戴好雨具、安全防護用品正常施工……項目部職工敢打硬仗、善打硬仗的作風和精神得到了礦方的肯定和讚譽。
執著的追求。“我們之所以在遙遠的內蒙堅持不懈,不但為了證明自己,更為了尊嚴和榮譽而戰。”項目經理莊峰平靜地說。在距離家鄉徐州1000多公裏的內蒙工作,異地生活、思鄉心切是對項目部職工的又一大考驗,能夠克服這些困難和影響,堅持幹好工程就是一種成功和收獲。閑聊時問技術員小劉:“在這裏呆那麼長時間,想家嗎?”“說不想那是假的,但隻要在這裏一天,就要做好每一天的工作”,小劉笑嗬嗬地說。為緩解職工的思鄉情緒,項目部為職工配備了兩台電視,購買了象棋、撲克等,同時開通了寬帶網絡,豐富職工的業餘生活,使職工能夠更好地工作和生活。看著那一個個忙碌的身影,望著那一張張堅定的麵孔,聽著那一聲聲爽朗的笑聲,你就會理解“為了尊嚴和榮譽而戰”的真正含義和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