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狗万manbet官网 !

央企供給側改革成績單發布:5年整合煤炭資源2.4億噸

作者:網絡 2020-12-30 14:39 來源:網絡

過去五年,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中國經濟的主線。中央企業作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主力軍,紮實推進去產能和“處僵治困”,壓縮管理層級、減少法人戶數,以市場化手段推進低質無效供給的市場出清,在“三去一降一補”方麵成效顯著。

12月29日,國資委召開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媒體通氣會。國資委副主任翁傑明介紹,剝離國有企業辦社會職能和解決曆史遺留問題實現了曆史性突破,每年為企業直接減輕負擔1500億元。央企關閉退出鋼鐵產能1644萬噸、煤炭產能1.19億噸,妥善分流安置職工12萬人,所有中央企業的管理層級控製在5級以內(含5級),法人總數累計減少超過1.7萬戶,發展質量效益明顯提升。

去產能安置職工12萬

去產能是“十三五”期間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首要任務。2016年以來,中央企業關閉退出鋼鐵產能1644萬噸、煤炭產能1.19億噸,整合煤炭資源2.4億噸,妥善分流安置職工12萬人,提前完成去產能總體目標任務,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成效。

翁傑明表示,通過去產能、環保安全督查和加大違法違規整治力度,鋼鐵煤炭市場環境得到淨化,企業運行質量和效益逐年提升。布局結構不斷優化,形成了以中國寶武和鞍鋼兩家世界級鋼鐵專業公司為主、新興際華集團以鑄管為特色的“2+1”中央鋼鐵企業新格局;改變了中央企業煤炭資源分布散、同質化經營、重複建設的局麵,基本實現了非煤主業企業原則退出煤炭行業的目標。

央企的市場競爭力也在不斷增強。

中央企業深入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加大科技創新,持續增強行業領軍作用和品牌全球影響力。中國寶武粗鋼產量突破1億噸,“鋼鐵航母”成功啟航;國家能源集團24家千萬噸煤礦企業入選全國綠色礦山名錄;中煤集團推進煤礦智能化建設,打造“數字中煤”,形成一批智能化煤礦示範工程,躋身世界500強行列。

中煤集團2016年以來關閉11座礦井退出產能2450萬噸,核減6座礦井產能2306萬噸,累計化解煤炭過剩產能4756萬噸,超額完成去產能工作任務。

“在去產能過程中,人員分流安置是重點和難點。”中煤集團總會計師趙榮哲告訴第一財經記者,中煤集團以人力資源優化配置為抓手,堅持內部分流安置、外部就業創業並舉,通過整體業務外包、嵌入式勞務輸出、再就業技能培訓、內部退養等途徑,優先實現內部安置。還通過招商引資、專場招聘會、鼓勵自主創業等途徑,協助職工實現再就業。

在資金支持方麵,中煤集團自籌安置資金15億元以上,確保人員分流安置工作有序開展。截至目前,去產能礦井累計分流安置職工近3萬人,保持了企業和社會穩定。

減少法人戶數超1.7萬

2016年以來,針對中央企業底數不清、機構臃腫、管理鏈條偏長等問題,按照國務院134次常務會議的決策部署,國資委開展了為期三年的壓減工作攻堅,通過全麵摸清企業戶數、嚴格督導考核等措施,順利完成階段性壓減任務。

三年壓減工作結束後,工作要求不鬆、力度不減,實現中央企業管理層級穩步壓縮、法人戶數有序可控。截至目前,所有中央企業的管理層級控製在5級以內(含5級),法人總數累計減少超過1.7萬戶,減少比例超過30%,有效防範企業管控風險,發展質量效益明顯提升。

翁傑明介紹,壓減工作開始時,中央企業最長管理層級為8級,管理層級超過5級的企業共34家,占全部中央企業的35%。通過壓減,70家企業管理層級明顯縮短,最長管理層級壓縮至5級,75家企業管理層級低於4級,約占全部中央企業的80%。

通過壓縮管理層級,各企業管理架構更加清晰,集團總部的戰略引領、資本運作、資源配置和風險防控能力有效提升,總部指令能夠更加及時準確地傳導至基層單位“神經末梢”,對鏈條底端國有資產的監督監管能力不斷增強,有效防止國有資產流失。

中國中鐵2016年以來累計壓減法人企業377戶,壓減比例達34.9%,安置職工1.3萬人,節約管理費用5.1億元,回收和吸引資金93.2億元,有效提升了企業經濟效益和發展質量。

中國中鐵的秘訣是結合產業結構調整抓“壓減”,推進產業集聚。中國中鐵副總裁任鴻鵬介紹,促進生產要素向優勢企業集聚,提高產業集中度,壓減發展質量不高的三級工程公司47戶。在全公司“非主業相關業務”專項治理工作中,剝離重組60餘戶非主業企業。全麵壓減了非施工板塊企業,累計壓減規模小、效益差的非施工板塊法人企業205戶。

中國中鐵還建立了壓減工作的長效機製。結合企業發展需要,加大對年度營業收入不達標的三級工程公司的壓減力度,常態化推進壓減工作。任鴻鵬表示,接下來常態化壓減工作與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相結合,與對標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動相結合,與企業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相結合。

處置無效參股股權

去年以來,國資委采取有力有效措施,推進中央企業切實加強參股經營投資管理。2019年12月,國資委研究製定《關於中央企業加強參股管理有關事項的通知》,從規範參股投資、加強股權管理和強化監督問責等三個層麵提出13條針對性措施

今年3月以來,國資委組織推動中央企業對參股股權進行全麵“體檢”,對參股的投資方向、股東權責履行、投資回報、財務監管等10個方麵進行全麵自查整改,實施動態在線監管。建立參股管理應用係統,將參股經營投資納入國資國企在線監管係統進行實時管理,初步實現了中央企業參股信息的統一采集、管理、統計和應用,為動態化常態化監管奠定良好基礎。

按照國資委組織部署,各中央企業已完成近3000個問題整改,並同步強化製度建設,堵塞監管漏洞,防範化解風險隱患,取得積極成效。加快處置低效無效參股股權,對非主業、高風險、效益差、非持續經營的低效無效參股投資,通過清理退出、重組整合等措施,加大處置力度,加快資產盤活。目前已清理退出187項,收回資金34.5億元。

國家開發投資集團是國有資本投資公司首批改革試點,多年來通過控股投資與參股投資融合聯動,充分發揮了投資導向作用。

國投將參股投資作為協同既有核心業務、發展培育新興產業、放大國有資本功能的有效途徑,一方麵緊密圍繞國家戰略及主業方向,發揮參股的戰略協同作用,構建共同實現價值創造的生態圈;另一方麵將參股投資作為培育新產業、新業態的“孵化器”和撬動社會資本的“杠杆”,累計發起設立先進製造產業等基金,認繳規模近2000億元,可引導5000億左右社會資本進入戰略性新興產業。國投集團副總經理陽曉輝介紹,為加強參股項目投資管理,國投製定了以戰略為導向的投資指導原則,按照符合主責主業方向、具有核心競爭力、戰略匹配度和協同發展空間的原則,以及滿足所在行業領域投資回報率及分紅要求的標準,嚴把參股項目方向和質量入口關。

“特別地,為有效防範風險,國投在授予子公司一定金額內控股投資權的同時,將子公司參股投資管理權限上收至集團總部,且原則上不允許三級及以下企業對外投資。”陽曉輝說。

此外,為加強參股項目投後管理,國投製定了以投資回報為核心的經營指導原則,通過構建“一核二驗看三年”的動態量化評價體係,從戰略匹配度、投資回報能力、分紅水平等維度構建量化模型,每年對全級次參股項目進行穿透式診斷排查,動態跟蹤、著力提升參股項目的運營質量及效率。

万博全网站

備案號:蘇ICP備12034812號-2

公安備案號:32031102000832

Powered By煤礦安全生產網徐州網狐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手機軟件掃描微信二維碼

關注我們可獲取更多熱點資訊

感謝網狐天下友情技術支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