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狗万manbet官网 !

陝西省子洲縣永興煤礦調查情況彙報

作者:狗万manbet官网 2013-02-28 19:13 來源:狗万manbet官网

  陝西省子洲縣永興煤礦調查情況彙報

  一、礦區位置及交通

  1、交通位置整合區位於子洲縣城西南約40km處,縣槐樹岔鄉行政區劃隸屬於陝西省子洲及高坪鄉管轄,南距槐樹岔鄉政府約5km,地理坐標為東經109°36′20″~109°39′20″,北緯37°25′18″~37°29′47″(1954北京坐標係)。

  2、交通

整合區有簡易公路與北部通過的青(島)~銀(川)高速公路、307國道連接,距整合區有簡易公路與北部通過的青(島)~銀(川)高速公路、307國

道連接,距整合區約15km,太-中-銀鐵路平行於青(島)~銀(川)高速公路,從本區北部通過交通較為方便(見圖1-1-1)。

  榆林榆陽機場已開通西安、北京、成都、深圳、上海、廣州、太原、銀川等航線,當天即可到達全國各大城市。

  3、礦權設置

  1、子洲縣永興煤礦(整合區)礦權設置

  整合區由原子洲縣永興煤礦單井整合擴大而成。由6個拐點構成(見表1-2-1)。東西寬3.9km,南北長8.2km,麵積29.4367km2。擬建礦山規模60萬噸/a。

  整合區東北部邊界外約1km處有子洲縣興盛煤礦。除此之外,周邊再無其他采礦權、探礦權設置(見圖1-2-2)。

  2、原子洲縣永興煤礦礦權設置

  原子洲縣永興煤礦由6個拐點構成(見表1-2-2)。東西長2.7km,南北寬2.6km,麵積4.5815km2。開采標高由1028米至990米。采礦許可證號:6100000810412,采礦權人:子洲縣永興煤礦,生產規模:9萬噸/a。采礦許可證有效期自2008年12月30日至2013年12月30日。

  可采煤層

  整合區內有對比意義的煤層9層,其中可采煤層有2層(Ⅶ上、Ⅶ中),現將可采煤層分述如下:

  1、Ⅶ上煤層該煤層位於瓦窯堡組第四段中部。全區可采,厚度0.73~2.27m,平均厚度1.5m,標準差0.60,變異係數為0.47。屬薄~中厚煤層。

  層厚度由西北向東南部逐漸變厚(見圖4-3-1)。該煤層普遍含一層夾矸,厚度0.15~0.67m,大部地段0.50m,岩性以砂質泥岩、泥岩為主。

  煤層頂底板多為砂質泥岩、細粒砂岩、粉砂岩及砂質泥岩。

  煤質

  區內煤層黑色,條痕黑灰色;暗淡光澤。參差狀斷口為主,部分階梯狀及貝殼狀斷口。內生裂隙8~15條/5cm。Ⅶ上煤層中部含菱鐵質鮞粒。Ⅶ中煤層以中~細條帶狀結構為主,Ⅶ中煤層為線理狀結構,水平層狀構造。煤的視密度綜合平均值1.37 g/cm3(表5-1-1),真密度1.51g/cm3左右,煤的硬度2.47。

  資源量估算

  1、估算基準日

  本次資源量估算基準日為:2011年5月31日。

  2、估算範圍

  參與本次資源量估算的煤層有Ⅶ上、Ⅶ中共兩層煤。資源量估算範圍為陝西省國土資源廳“陝國土資礦采劃[2011]23號”文批複的礦區範圍。

  本次資源量估算最高煤層底板標高為1050m,最低底板標高為970m。

  3、工業指標及確定依據

  本區煤炭資源豐富,煤層傾角小於1°,煤類可劃分為長焰煤,屬於中等變質階段的煤。因此,根據《煤、泥炭地質勘查規範》DZ/T 0215—2002之要求,確定本區資源量估算的工業指標如下:

  1、最低可采厚度:0.40m

  該礦井與陝北三疊紀煤田子長礦區相鄰,本次勘探工作在確定最低可采厚度時除參照 “陝西省國土資源廳文件<陝國土資儲發[2009]14號>關於陝北三疊紀煤田子長礦區工業指標中煤層最低可采厚度的批複”,同時根據礦方及子洲礦產資源管理辦公室的要求、結合當地實際開采情況,資源量估算將煤層最低可采厚度確定為0.40m。

  2、原煤最高灰分Ad(%):40%

  3、最高硫分St,d(%):3%

  4、最低發熱量Qnet,d(MJ/kg):17.0MJ/kg

  根據煤質化驗報告,整合區內各可采煤層最大可采灰分、最高硫分、最低發熱量均符合規範要求。

  4.視密度值的確定

  采用各煤層見煤點視密度(剔除可疑值)的算術平均值作為各煤層的視密度,兩層煤的視密度見表(見表8-3-1)。

  5、資源量估算結果

  本區參與資源量估算的Ⅶ上、Ⅶ中兩層煤,共獲得總資源量6313萬噸,其中:保有資源量6225萬噸(含村莊壓覆207萬噸,懸空203萬噸),采動量88萬噸,(表8-5-1)。

  1)、保有資源量

  保有資源量為6225萬噸(含村莊壓覆207萬噸,懸空203萬噸)。其中:

  探明的內蘊經濟資源量(331)2323萬噸;(含壓覆140萬噸,懸空115萬噸);

  控製的內蘊經濟資源量(332)1947萬噸;(含壓覆57萬噸,懸空11萬噸);

  推斷的內蘊經濟資源量(333)1955萬噸。(含壓覆10萬噸,懸空77萬噸);

  探明的內蘊經濟資源量(331)占總資源量的37%,探明的內蘊經濟資源量(331)+控製的內蘊經濟資源量(332)占總資源量的68%。

  ①、可利用資源量5815萬噸。其中:

  探明的內蘊經濟資源量(331)2068萬噸;

  控製的內蘊經濟資源量(332)1879萬噸;

  推斷的內蘊經濟資源量(333)1868萬噸。

  ②、壓覆資源量207萬噸,其中:

  探明的內蘊經濟資源量(331)140萬噸;

  控製的內蘊經濟資源量(332)57萬噸;

  推斷的內蘊經濟資源量(333)10萬噸。

  ③、懸空資源量203萬噸,其中:

  探明的內蘊經濟資源量(331)115萬噸;

  控製的內蘊經濟資源量(332)11萬噸;

  推斷的內蘊經濟資源量(333)77萬噸。

  2)、采動資源量

  永興煤礦(整合區)自2008年4月30核實至2011年5月31日形成新采動資源量88萬噸(含本次調查新增加的原采動量)。

  擴大區資源量估算結果

  永興煤礦(整合區)擴大區範圍內共獲得保有資源量5428萬噸。其中:

  探明的內蘊經濟資源量(331)1948萬噸(含壓覆140萬噸);

  控製的內蘊經濟資源量(332)1882萬噸(含壓覆53萬噸);

  推斷的內蘊經濟資源量(333)1598萬噸(含壓覆6萬噸)。

  原煤礦資源量估算結果

  子洲縣永興煤礦(整合區)內原有煤礦為子洲縣永興煤礦。共獲得資源量885萬噸,其中采動量88萬噸,保有資源量797萬噸(含壓覆8萬噸,懸空203萬噸)。保有資源量中:

  探明的內蘊經濟資源量(331)375萬噸;(懸空115萬噸)

  控製的內蘊經濟資源量(332)65萬噸;(含壓覆4萬噸,懸空11萬噸)

  推斷的內蘊經濟資源量(333)357萬噸。(含壓覆4萬噸,懸空77萬噸)

  建設方案

  一、建設規模及產品方案

  1、井田麵積

  根據陝西省國土資源廳頒發的《采礦許可證》劃定的井田範圍,永興煤礦拐點坐標見表1-2-1.

  東西寬3.9km,南北長8.2km,麵積29.4367km2。擬建礦山規模60萬噸/a。

  整合區東北部邊界外約1km處有子洲縣興盛煤礦。除此之外,周邊再無其他采礦權、探礦權設置(見圖1-2-2)。

  2、原子洲縣永興煤礦礦權設置

  原子洲縣永興煤礦由6個拐點構成(見表1-2-2)。東西長2.7km,南北寬2.6km,麵積4.5815km2。開采標高由1028米至990米。采礦許可證號:6100000810412,采礦權人:子洲縣永興煤礦,生產規模:9萬噸/a。采礦許可證有效期自2008年12月30日至2013年12月30日。

  開拓方式

  一、工業廣場選擇

  結合本井田的地形地貌.Ⅶ上,Ⅶ中煤層煤層賦存特點、交通運輸條件,設計提出兩個工業場地方案。

  場地A:位於井田北部邊界中央的二級台地上,即原雲石畔煤礦工業場地擴大即可。

  該工業廣場主要優點是:

  1.Ⅶ上,Ⅶ中煤層出露,可利用原雲石畔煤礦的一對斜井,減少井巷工程投資;

  2、該場地利用原有,場地開闊、平坦, 稍加平整即可利用,可減少場地平整投資;

  3、該場地位於Ⅶ上,Ⅶ中煤層逐漸變薄,因此不需留設Ⅶ上,Ⅶ中煤層保護煤柱;

  4、工業場地位於井田儲量中央,其井筒較短,井下開拓、開采布置合理,可帶區式布置工作麵且生產均衡,利於回采。

  5、井筒、大巷距離近,環節少,係統簡單;

  6、供電、供水、通訊條件好,煤炭外運、銷售方便。

  7、與場地B相比,礦井井下通風距離較近,通風阻力小,通風負壓小;井下運輸距離短,運營費用少。

  缺點是:

  1、礦區公路距離較工業場地B遠400m。

  2、將職工宿舍設在原工業場地,管理較分散、不便。

  場地A:位於井田東北部,利用該礦原煤礦開采Ⅶ上,Ⅶ中煤層的場地作為下層煤第二水平的工業場地。

  該處作為工業廣場主要優點是:

  1、礦區公路較場地A近400m。

  2、供電、供水、通訊條件好,煤炭外運、銷售方便。

  缺點是:

  1、場地A標高1180 m,下距Ⅶ上,Ⅶ中煤層埋藏深度190m,因此該場地不能平硐開拓,隻能采用斜井開拓。

  2、原場地B較狹窄,由於受到場地的製約,布置生產係統,行政、福設施較困難;

  3、場地B下部賦存Ⅶ上,Ⅶ中煤層,工業場地壓覆煤炭資源約207萬t,因此浪費煤炭資源量;

  4、工業場地位於井田東北部,井下呈單一走向開拓,偏離儲量中心區。

  通過上述比較,權衡兩個工業場地位置,各有利弊,下麵結合開拓方案進行詳細比較。

  兩個工業廣場位置見圖4-2-2。

  通過上述比較,兩個工業場地位置各有利弊,下麵結合開拓方案進行詳細比較。

  二、開拓方式的確定

  (一)井田開拓方案

  根據兩個工業場地位置的不同,設計提出兩個開拓方案。

  方案一:在場地A,新開鑿主斜井,在B,場地把原有的主斜井該為副斜井來開采全礦井。

設計在場地A東側向南開鑿主斜井,並在B,場地把原有的主斜井該為副斜井用做輔助運輸,原有回風立井回風,井下三條大巷向南掘進至井田邊界。設計不劃分盤區,采用大巷西翼布置條帶工作麵進行回采。

  主斜井:鋪設膠帶輸送機,擔負礦井的煤炭運輸及安全出口等任務;井口標高1180.50m,傾角16,斜井長691m,井筒淨寬4.5m,淨斷麵積14.3m2,料石砌镟支護厚度100mm;鋪設阻燃型鋼繩芯膠帶輸送機,帶寬800mm;井下水經水泵抽出地麵。

  副斜井:在B場地把原有的主斜井該為副斜井來開采全礦井。采用防爆低汙染機車運輸輔助材料,兼作進風、行人等任務;井口標高1071.09m,傾角20,斜井長221m,淨寬5.0m,料石砌镟支護厚度150mm,淨斷麵積17.8m2。

  回風立井:在B場利用原有的立風井,井口標高1065.06m,傾角90,立井長55m,直徑3.0m,料石砌镟支護厚度400mm,淨斷麵積12.56m2;擔負礦井的總回風及安全出口的任務。

  設計采用一個水平開拓全井田,水平標高+990.m。

  井田開拓方式方案一見圖4—2—3。

  方案二:在場地A,開鑿兩條斜井開拓全井田

  場地A新開鑿兩條斜井一條主斜井、一條副斜井,主斜井與副斜井相距40m,利用原來的回風立井回風,開采Ⅶ上,Ⅶ中煤層,鋪設皮帶輸送機搭接,確定在場地A東側新開鑿主斜井、副斜井進行開拓。

  設計沿主斜井方位掘進井下三條大巷至井田中央後再向東翼分別布置順槽到井田邊界,形成開拓係統。

  設計不劃分盤區,采用大巷東翼條帶式後退回采。

  主斜井:為膠帶輸送機斜井,擔負礦井的煤炭運輸及安全出口等任務;井口標高1180.0m,傾角16°,斜長691m,井筒淨寬4.5m,淨斷麵積14.3m2,料石砌镟支護厚度100mm;鋪設阻燃型鋼繩芯膠帶輸送機,帶寬800mm.。

  副斜井:為輔助運輸斜井,采用防爆低汙染機車運輸輔助材料,兼作進風、行人等任務;井口標高1180.0m,傾角18°,斜長617m,淨寬5.0m,料石砌镟支護厚度150mm,淨斷麵積17.8m2。

  立風井:井口標高1065.06m,傾角90°,風井長55m,直徑4.0m,料石砌镟支護厚度400mm,淨斷麵積12.56m2;擔負礦井的總回風及安全出口的任務。

  設計采用一個水平開拓全井田,水平標高+990m。

  五、開采順序

  1、Ⅶ上煤層開采

  該礦Ⅶ上煤層保有儲量隻剩餘41.88Mt,其服務年限為37.1年。設計仍舊利用原有井筒進行開拓、生產,采煤方法仍然延用房柱式,開采完畢後進行永久封填報廢的井口,並做好隱蔽工程記錄,填圖歸檔。

  2Ⅶ上,Ⅶ中煤層開采

  3-1煤層開采完畢後並封填報廢的井口,接續新建Ⅶ上,Ⅶ中煤層開拓、開采係統。其總的開采順序為由近及遠,即整體推進方向由東向西,盤區內回采為後退式。

  設計Ⅶ上,Ⅶ中煤層建設總工期為14個月,首采101工作麵布置在主斜井南翼,Ⅶ上,Ⅶ中煤層露頭處,采用條帶工作麵後退式回采。

  (一)通風方式與通風係統

  根據井田開拓方式,確定采用中央分聯式通風;通風方法為抽出式;工作麵采用U型後退式通風係統。

  礦井通風路線為:

  新鮮風經副斜井(主斜井)→運輸大巷(輔助運輸大巷)→運輸順槽(輔助運輸順槽)→工作麵

  汙風由工作麵→回風順槽→回風大巷→回風立井扇排出地麵。

万博全网站

備案號:蘇ICP備12034812號-2

公安備案號:32031102000832

Powered By煤礦安全生產網徐州網狐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手機軟件掃描微信二維碼

關注我們可獲取更多熱點資訊

感謝網狐天下友情技術支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