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狗万manbet官网 !

某礦2012年年度瓦斯綜合治理實施方案

作者:狗万manbet官网 2012-10-09 16:11 來源:狗万manbet官网

目 錄
前 言 1
一、指導思想 2
二、工作目標 2
三、瓦斯治理的機製及職責 2
四、 礦井基本概況 3
五、 礦井通風與瓦斯 10
六、瓦斯綜合治理方法 13
七、瓦斯綜合治理措施標準19

前 言
    為了認真貫徹落實全國人大對煤礦安全工作的要求, 按照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關於進一步加強煤礦瓦斯治理工作的指導意見》(安委辦【2008】17號)和《關於煤礦瓦斯治理工作體係示範工程建設的通知》(安委辦【2009】2號)文件精神和全國煤礦瓦斯治理工作體係“雙百工程”示範建設會議精神,建設“通風可靠、抽采達標、監控有效、管理到位”的煤礦瓦斯綜合治理工作體係,切實推進煤礦安全高效礦井建設,完成《敘永縣煤礦瓦斯綜合治理“十二五” 後三年規劃》的要求,根據《四川省安全生產委員會關於首批煤礦瓦斯治理工作示範縣的通知》(川安辦[2008]60號)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安全生產委員會辦公室關於煤礦瓦斯治理工作體係示範工程建設的實施意見》(川安辦[2009]32號)文件精神,按照《敘永縣安全生產委員會辦公室關於立即編製〈煤礦瓦斯治理工作建設工作方案〉的通知》(敘安監發[2009]37號)文件的要求,礦井的開拓開采、巷道布置、采掘部署、瓦斯治理以及礦井供電、通風、提升、運輸、通訊、排水等各生產係統進行了認真細致的調查、03manbetx ,找出礦井目前在瓦斯綜合治理工作體係建設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擬定切實可行的對策措施,並根據礦井煤層自然賦存條件, 瓦斯含量、開采條件、煤炭儲量、開拓布局及井下開采現狀,本著加強領導、落實責任、增加投入、依靠科技、嚴格管理、強化監管等措施,對照四川省煤礦瓦斯綜合治理工作體係建設基本條件和評估標準編製了《敘永縣後山鎮新房子煤礦瓦斯綜合治理工作建設實施方案》,以指導和推進我礦瓦斯綜合治理工作體係建設工作,認真落實市、縣關於煤礦瓦斯綜合治理的文件精神,積極開展好瓦斯綜合治理活動,促進我礦安全生產持續穩定好轉,真正做到“通風可靠、抽采達標、監控有效、管理到位”,結合我礦實際,特製訂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黨和國家“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安全生產方針作指導,以上級關於瓦斯治理的有關政策、法規措施為依據,以創建本質安全型礦井為主旨,打好瓦斯治理“攻堅戰”,建立健全瓦斯綜合治理長效機製,有效防止煤礦瓦斯02manbetx.com 的發生,實現我礦安全生產持續、穩步發展。
二、工作目標
    全礦全麵開展瓦斯綜合治理活動,強化瓦斯綜合治理責任體係,硬化工作指標,優化生產係統,消除物的、人的不安全因素,從源頭上遏製瓦斯02manbetx.com 的發生,以確保我礦生產安全。
三、瓦斯治理的機製及職責
    1、敘永縣新房子礦業有限公司成立瓦斯綜合治理領導小組,負責瓦斯治理研究、規劃、日常檢查、指導等工作。
    組 長:鄧智勇(礦長)
    副組長:徐文清(總工程師)、徐從紅(安全副礦長)、羅宜勇(生產副礦長)
    成 員:黃靜、鄧冰、徐景雲、胡克萬、廖忠榮、呂太生、周桂方、魏術方、黃朝傑。
    鄧智勇(礦長)對瓦斯防治工作全麵負責;徐文清(總工程師)對瓦斯防治工作負全麵的技術責任;羅宜勇(生產副礦長)負責瓦斯防治措施的落實;徐從紅(安全副礦長)對瓦斯防治措施的執行是否到位負監管責任,並對職工瓦斯防治知識的培訓工作負責管理責任;胡克萬對瓦斯防治工作負專職技術責任,對技術措施執行的有效性負責;由徐景雲兼任辦公室主任負責日常瓦斯處理工作。
    其他成員對分管範圍內的工作具體負責,領導小組的主要職責:設計、施工、落實、檢查瓦斯防治和采掘進過程中作業01manbetx 安全措施的執行情況,處理施工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修改補充完善措施,保證瓦斯防治資金和裝備到位,培訓瓦斯防治人員及職工的瓦斯防治知識,收集資料總結經驗等。
    2、瓦斯防治專業隊伍
    (1)專業隊伍培訓
    為加強礦井瓦斯治理隊伍建設,礦對瓦斯防治全體人員進行崗前專題培訓,確保所有瓦斯防治工、探放水工熟練使用光學瓦檢器等儀器儀表,嚴格按上級培訓中心培訓期次派出人員參加安全培訓和複訓,確保全體人員持證上崗。
    (2)特種作業人員持證上崗
    敘永縣新房子礦業有限公司(新房子煤礦)根據礦井安全生產需要,自礦井建設起,逐步配齊了各類特種作業人員。
四、 礦井基本概況
    一、 概況
    敘永縣後山鎮新房子煤廠(以下簡稱新房子煤廠)位於敘永縣縣城153°方向,直距21km,行政區劃隸屬敘永縣後山鎮後山村五社所轄。中心點地理坐標:東經105°32′08″,北緯28°00′02″;私營合夥企業,隸屬敘永縣經委管理。
    根據《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瀘州市煤炭資源整合方案的複函》(川辦函[2007]12號),以及國土資源部《關於四川省筠連、古敘煤炭國家規劃礦區礦業權設置方案的批複》(國土資函[2007]727號文),新房子煤廠為整合主體礦井,整合宋家山煤礦,整合後的生產規模為90kt/a。
    礦井處於後山井田,該井田屬國家規劃井田,國土資函[2007]727號文對新房子煤廠礦區範圍進行了劃定。礦井礦區範圍呈北西—南東向展布的梯形,東與敘8號礦相靠,敘8號礦采用平硐開拓,生產規模90kt/a,開采標高為+1020m--+1270m;西接敘6號礦;敘6號礦采用平硐開拓,生產規模90kt/a,開采標高為+806m--+1006m;淺部起於煤層露頭,北(深部)止於+1010 m標高,與狐狸坡礦業有限公司後山煤礦相鄰,狐狸坡礦業有限公司後山煤礦采用平硐開拓,生產規模300 kt/a,淺部標表止於+990m。新房子煤廠與鄰近礦井邊界明確,無礦權重疊,不存在礦權糾紛問題。
    二、井田範圍和煤炭儲量
    (一)整合前原礦山采礦權情況
    1、整合前的新房子煤廠
    新房子煤廠於2005年9月21日在省國土資源廳領取新許可證,編號5100000520505,有效期限10年,原礦區範圍由1-9號拐點圈定(詳見表1-3-1-1),麵積0.4994km2,開采礦種為C25、C24、C20、C19煤層,開采標高為+1045~+1010m,生產規模3.00萬噸/年。

    2、原宋家山煤礦
    原宋家山煤礦於2000年10月四川省國土資源廳頒發采礦許可證,編號:5100000040766,開采礦種為C25、C24、C19、C11煤層,生產規模1萬噸/年,有效期至2003年,後延續至2005年6月。
    礦區範圍由12個拐點圈閉(見表1-3-1-2),麵積0.8752km2,開采礦種為C25、C24、C19、C11煤層,開采標高為+1160~+1105m,生產規模6萬噸/年。

    (二)礦業權設置情況
    根據國土資源部國土資函[2007]727號文《關於四川省筠連、古敘煤炭國家規劃礦區礦業權設置方案的批複》,擬設“敘7號礦”為:新房子煤廠為主體整合宋家山煤礦;整合後礦業權設置範圍由4個拐點圈閉(見表1-3-1-3),麵積1.2841km2,開采礦種為C19、C20、C24和C25煤層。根據儲量核實報告及評審意見,開采標高調整為+1010~+1200m。

    一、地質儲量
    根據登記備案的《四川省敘永縣後山井田新房子煤礦資源儲量核實報告》,截止截止2009年7月底,礦區保有資源/儲量2687 kt,其中(122b)773kt,(333)1914kt。
    二、設計利用資源儲量
    按照礦井儲量管理和行業規範,本次設計利用資源/儲量為2687kt。
    三、煤柱留設
    1、礦井煤柱留設
    根據《建築物、水體、鐵路及主要井巷煤駐留設與壓煤開采01manbetx 》的相關規定,結合礦井實際開采情況,留設煤柱情況如下:
    1)邊界煤柱:因該礦井儲量核實報告計算儲量時已經按要求留設了礦井邊界煤柱,為此設計中不再留設。
    2)地麵建築物煤柱:礦區開采範圍內無大型地麵建築物。
    3)斷層煤柱:礦區內無大的影響開采的斷層,不再留設斷層煤柱。
    4)井巷煤柱:煤層上山,需留設上山護巷煤柱20m,可回收30%。采區之間留設采區隔離煤柱20 m。區段留設10m護巷煤柱。
    5)礦井煤層露頭留設20m防水隔離煤柱。
    6)采空區隔離煤柱:礦井原采空區留設20m隔離煤柱。
    2、煤柱損失儲量計算
    礦井各類煤柱損失計算,詳見表1-3-2-1、1-3-2-2、1-3-2-3、1-3-2-4、1-3-2-5。


    三、煤層
    根據以往勘查在礦區周邊及深部施工的6個鑽孔,以及礦井生產過程中揭露的煤層資料,區內有全區可采煤層2層(C19、C25煤層),大部可采煤層1層(C24煤層),現分述於下:
    (一)C19煤層
    俗稱“大炭”、“大花炭”、“白煤”。位於含煤岩係龍潭組中下部,上距C11煤層58.27~65.34m,平均61.46m。煤厚0.50~0.72m,平均0.56m,單一結構。該煤層在礦區內全區可采,厚度變化不大,為薄煤層,結構簡單,屬較穩定煤層。
    (二)C24煤層
    俗稱“二層煤”、“三層煤”。位於含煤岩係龍潭組下部,上距C19煤層13.64~16.21m,平均14.86m。煤厚0.00~0.90 m,平均為0.59m,單一結構。可采區分布在礦區7~8號勘查線以西。該煤層在礦區內大部可采,厚度變化較大,為薄煤層,結構簡單,屬較穩定煤層。
    (三)C25煤層
    俗稱“落底臭”。位於含煤岩係龍潭組底部,上距C24煤層6.50~8.78m,平均7.32m。煤厚0.46~0.91m,平均為0.78m;大部分含矸1層,矸厚約0.02m,純煤厚度0.62~0.89m。該煤層在礦區內全區可采,厚度變化不大,為薄煤層,結構簡單,屬較穩定煤層。


  不含或偶含1層夾矸,結構簡單。頂底板為砂質泥岩或泥岩。本層屬基本全井田可采穩定煤層。

  四、煤質特征

  各煤層呈灰黑~黑色,玻璃~金剛光澤,參差狀、棱角狀、貝殼狀斷口,條帶狀、粒狀、均一狀結構,層狀、塊狀構造,內生裂隙不發育。各煤層宏觀煤岩類型以半亮型、光亮型煤為主,半暗、半亮型煤次之,少量暗淡型煤,其中C19、C25煤層為半亮型~光亮型煤,C24煤層為暗淡型~半亮型煤。

  五、 礦井通風與瓦斯

  (一)、礦井通風

  礦井采用分區抽出式通風係統,采用主平硐作主要進風井,2個回風平硐作回風井,開采一采區時+1054回風平硐作為回風井,開采二采區時+1147回風平硐作為回風井,形成“一進一回”通風係統。井下設置有正反向風門、調節風門和密閉等控風設施,通風係統較為可靠。

  礦井通風係統為分區抽出式通風,新鮮風流由主平硐作主要進風井,2個回風平硐作回風井,開采一采區時+1054回風平硐作為回風井,開采二采區時+1147回風平硐作為回風井,形成“一進一回”通風係統。乏風通過回風斜井排出。回采工作麵采用全負壓獨立通風,掘進工作麵采用局部通風機壓入式通風。根據計算,初步設計階段確定礦井主要通風機選用2台FBCDZ-№14型對旋軸流風機,其中一台工作,一台備用,該通風機配套電機選用YBF2/63~355型防爆電機,單台風機風機功率為2×55KW,采用電壓10KV雙回路供電。通風機采用電機反轉反風,反風量達到正常風量的40%以上。

  (二)、瓦斯、煤塵、煤的自燃傾向性和煤與瓦斯突出危險性

  1、礦井瓦斯

  根據瀘州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瀘市安監礦[2009]61號關於2009年度《煤礦瓦斯等級鑒定報告》的批複,新房子煤廠2008年礦井相對瓦斯湧出量為27.42m3/t ,2009年絕對瓦斯湧出量為4.86 m 3/min(2009年瓦斯等級鑒定因礦井技改未生產,隻測定了絕對瓦斯湧出量,沒有計算礦井相對瓦斯湧出量,采用2008年相對瓦斯湧出量數據)。新房子煤廠屬高瓦斯礦井。

  2、礦井瓦斯湧出量預測

  據礦山統計法理論:在甲烷帶內,瓦斯湧出量隨著開采深度的增加而成比例地增加。本次預測采用最新的國家行業標準《礦井瓦斯湧出量預測方法》(AQ1018-2006),該標準由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2006年2月27日發布2006年5月1日實施。礦井瓦斯湧出梯度計算公式:


,根據礦井已開采水平的深度及其相對瓦斯湧出量,可以預測深部水平的相對瓦斯湧出量,其計算公式:

  式中

  q— 預測礦井相對瓦斯湧出量,m3/t;

  H2— 瓦斯帶內2水平的開采深度, m;

  H1— 瓦斯帶內1水平的開采深度, m;

  q2— 在H2深度開采時的相對瓦斯湧出量,m3/t;

  q1— 在H1深度開采時的相對瓦斯湧出量,m3/t。

  H— 預測水平開采深度,m;

  H0— 瓦斯風化帶深度,m;

  a—相對瓦斯湧出量隨開采深度的變化梯度, m/(m3· t-1)

  由於礦井缺乏瓦斯地質基礎數據,設計根據礦井2009年度瓦斯等級鑒定資料,采用礦山統計法預測礦井+1011m水平時瓦斯湧出量:

  1、礦井瓦斯等級鑒定時開采標高+1011m,對應地表高程+1305m,煤層埋深294m,相對瓦斯湧出量為27.42 m3/t。礦井2009年度瓦斯等級鑒定時C19、C24煤層已開拓至+1011m標高,故本次設計礦井投產水平+1011m水平按2009年度瓦斯等級鑒定結果即高瓦斯礦井考慮。

  2、煤層瓦斯風氧化帶的下部邊界對應煤層埋深為30m,根據礦井瓦斯湧出量預測方法AQ1018-2006第5.2.3條,對煤層瓦斯風氧化帶下部邊界參照瓦斯壓力P=0.1~0.15MPa,相對瓦斯湧出量q0=2.0 m3/t。

  3、相對瓦斯湧出量隨開采深度的變化梯度a值:


=(294-30)/(27.42-2.0)=10.39m/(m3· t-1)

  4、取礦井+1011m水平的相對瓦斯湧出量為27.42 m3/t,礦井設計生產能力90kt/a,平均日產量273t,則礦井絕對瓦斯湧出量為5.2m3/min。

  調查統計礦井采煤工作麵瓦斯湧出量約占礦井瓦斯湧出量的65%左右,掘進工作麵瓦斯湧出量約占礦井瓦斯湧出量的20%左右,其它地點瓦斯湧出量約占礦井瓦斯湧出量的15%左右。據此預測礦井分源瓦斯湧出量見表3-1-1。

  礦井在技改投產時應加強瓦斯檢測,及時委托有資質的單位進行瓦斯等級鑒定,以鑒定結果為準,並根據其鑒定結果調整通風設計相關內容,並采取與之相適應的通風瓦斯防治安全管理措施。

  (三)、礦井瓦斯抽采係統

  新房子煤礦屬高瓦斯礦井,本次設計以前未做瓦斯抽采專項設計,也未建設瓦斯抽采係統。

  根據安監總煤監[2008]167號文的規定,礦井必須進行瓦斯抽放。礦井應按照四川省安監[2007]087號《關於做好煤礦瓦斯抽采利用工作有關事項的通知》規定。目前正在委托有資質單位進行瓦斯抽采論證並編製專項設計,報四川煤監局審批。

  六、瓦斯綜合治理方法

  (一)從采掘布署上治理瓦斯

  優化生產布局。礦井和采區設計必須包括瓦斯治理的內容,生產係統和布局必須充分考慮瓦斯治理的需要,並貫穿於新井建設、水平延深、采區設計、生產準備到工作麵移交的各個環節。

  簡化生產係統,明確開采順序,嚴格按從上至下逐層煤開采順序開采保護層,並開展好效果檢驗,及時采取行之有效的補救措施,認真開展好局部“四位一體”綜合防突措施。

  合理確定工作麵參數,實現安全高效、合理集中生產。

  合理組織生產,煤礦必須按照生產許可證載明的能力編製生產計劃和組織生產,嚴禁超能力組織生產和超定員組織生產。

  堅持正規開采,建設礦井在未形成全負壓通風係統前,不得進行回采巷道掘進。

  明確采掘平衡,嚴禁剃頭開采。

  煤與瓦斯突出礦井、高瓦斯礦井、低瓦斯礦井的高瓦斯區域的采煤工作麵,不得用前進式采煤方法。

  采煤工作麵必須保持至少2個安全出口,1 個通到回風巷,1 個通到進風巷,形成全風壓通風係統,禁止以掘代采等非正規采煤方法。

  (二)從通風管理上治理瓦斯

  建立合理、穩定的通風係統,礦井的開拓部署及采掘布置必須有完整、獨立的通風係統,並確保通風係統合理。

  采區進回風巷必須貫穿整個采區,嚴禁一段進風、一段回風。

  高瓦斯、煤與瓦斯突出礦井的每個采區和開采容易自燃煤層的采區,必須至少設置一條專用回風巷。采掘工作麵應實行獨立通風,嚴禁采用不符合規定的串聯通風,擴散通風等,確保風向、風速、風量穩定。

  所有通風構築物的質量必須達到質量標準化要求,能保證通風係統的穩定、可靠。

  煤礦嚴格按礦井質量標準化要求施工和驗收,做到誰驗收誰負責,保證通風設施質量達標。

  對已有通風設施要建立日常檢查和維修製度,並嚴格落實,保證通風設施的完好、可靠。

  廢棄巷道、采空區、盲巷和暫時不用的巷道要及時封閉,並保證密閉質量。

  總回風巷、主要進回風巷不得設置風流控製設施。

  要根據采掘進度及時施工永久通風設施,確保風流穩定,控製可靠。

  井下密閉必須掛牌,編號管理,並在通風係統圖上標明位置。

  啟封密閉必須編製專門措施,並經審查同意後實施,嚴禁無措施啟封密閉。

  保證礦井用風量充足。煤礦總工程師每月初必須對礦井用風量進行計算,礦井供風量必須能滿足所有采掘工作麵及硐室的風量需求,保證合理配風,嚴禁超通風能力生產。

  礦井必須配備2台同等能力的通風機,一台工作,一台備用,滿足礦井供風需求,具備反風功能,並實現雙回路供電。

  保證井下各用風地點風量充足,風速符合規定,不能滿足用風需求時,必須進行係統改造和設備更新,否則,必須按實際風量核定礦井產量。

  嚴格按《煤礦安全01manbetx 》建立和執行測風製度,並根據生產變化及時對礦井通風係統進行調整。

  礦井開拓、采區準備以及采掘作業前,要準確預測采掘工作麵瓦斯湧出量,編製通風設計,保證采掘工作麵充足配風。

  硐室配風量要滿足設備降溫、空氣質量符合規定、有害氣體不超限的要求。

  加強局部通風管理,掘進工作麵必須采用局部通風機供風或全風壓通風,局部通風機及附屬設施的安裝要符合《煤礦安全01manbetx 》的規定,杜絕循環風。

  礦井掘進工作麵必須實現“三專兩閉鎖”和“雙風機、雙電源”,並實現運行風機和備用風機自動切換,雙風機能力必須匹配。

  嚴禁使用3台以上(含3台)的局部通風機同時向1個掘進工作麵供風及使用1台局部通風機同時向2個作業的掘進工作麵供風。

  局部通風機要保持連續運轉,不得隨意停開,並有專人負責,實行掛牌管理。

  局部通風機安裝和拆除應由生產部門提出申請,經通風、機電等部門審查並共同實施。

  臨時停工的地點不得停風,否則必須切斷電源,設置柵欄,揭示警標,禁止人員入內。

  杜絕無風、微風、瓦斯超限作業現象。

  改變礦井通風係統時,必須編製通風設計及安全措施,報礦總工程師批準後實施。

  巷道貫通前,按《煤礦01manbetx 》規定製定安全措施,並嚴格執行。

  礦井生產水平和采區實行分區通風,杜絕不合理的串聯通風、擴散通風、采空區通風和采煤工作麵利用局部通風機通風現象。

  礦井各地點風速符合《規程》要求,礦井有效風量率不低於87%。

  回風巷道失修率不低於7%,嚴重失修率不高於3%,主要進風巷斷麵不小於設計斷麵的2/3。

  (三)以抽采達標治理瓦斯

  堅持先抽後采,不抽不采。防突工作堅持區域防突措施先行,局部防突措施補充的原則。

  突出礦井采掘工作做到不掘突出頭,不采突出麵。

  未按要求采取區域綜合防突措施的,嚴禁進行采掘活動。

  區域防突工作應該做到多措並舉、可保必保、應抽盡抽、效果達標。

  礦井必須建立和完善瓦斯抽放係統,實施瓦斯抽采。我礦計劃在2013年內完成瓦斯抽采係統的設計、主體工程安裝工作,並試運行。

  瓦斯含量達到或超過8.0m3/t的煤層(區域)、瓦斯壓力達到或超過0.74MPa煤層(區域)必須預抽煤層瓦斯,預抽效果必須符合《煤礦瓦斯抽采基本指標》的規定。

  水平延深、采區接替都要保證瓦斯預抽時間和整個抽采作業過程的安全技術要求,實現先抽後采。

  將瓦斯抽采計劃納入年度生產計劃,實現統一下達、統一管理、統一考核。

  礦井、采區和采煤工作麵生產能力與計劃開采煤層的瓦斯抽采能力、達標煤量等相匹配。

  搞好抽采平衡,要保證礦井瓦斯抽采與采掘布局協調、平衡,使采掘活動始終在抽采達標的區域內進行。

  煤層瓦斯抽采工作要做到超前勘查、超前規劃、超前設計、超前施工,確保煤層預抽時間和瓦斯預抽效果。

  突出礦井在編製年度、季度、月度生產建設計劃的同時,必須編製防治突出措施計劃。

  突出礦井開采突出煤層時,必須采取“四位一體”的綜合防突措施。

  瓦斯抽放工程必須編製計劃並按計劃進行施工。

  開展礦井煤與瓦斯突出危險性鑒定工作,經鑒定無突出危險的煤層,可不采取“四位一體”防突措施,但必須認真開展好效果檢驗工作,采取安全防護措施。

  (四)加強瓦斯監測監控管理

  建立裝備齊全、數據準確、斷電可靠、處置迅速的監控係統,確保監控有效。

  按照《煤礦安全監控係統及檢測儀器使用管理規範》(AQ1029-2007)的要求布置、安裝煤礦安全監控係統。

  監控設備傳感器的種類、數量、安裝位置、信號電纜和電源電纜的敷設等符合規定。

  監測設備的報警點、斷電點、斷電範圍、複電點和信號傳輸符合規定。

  下井人員按《規程》規定佩戴便攜式瓦斯監測儀器。

  安全監測設備必須定期進行調試、校正、每月至少1次。甲烷傳感器、便攜式甲烷檢測報警儀等采用載體催化元件的甲烷檢測設備,每10天必須使用校準氣樣和空氣樣調校1次。每10天必須對甲烷超限功能進行測試。

  礦井安全監控係統的設備性能完好,工作正常。中心站必須實現實時監控全部采掘工作麵瓦斯濃度變化及被控設備的通、斷電狀態。

  (五)落實好瓦斯治理管理責任製

  建立健全以礦井主要負責人為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的瓦斯綜合治理工作責任體係,以礦總工程師(技術負責人)核心的瓦斯治理技術管理體係和防突安全生產責任製,落實瓦斯治理責任。

  建立健全通風、瓦斯、防突、監測監控係統、安全培訓、安全投入、安全儀器儀表、設備管理、隱患排查整改、安全會議和瓦斯治理目標考核責任製等管理製度

  每年編製通風、防治瓦斯、防治粉塵、防滅火安全措施計劃,並貫徹執行。

  完善礦井“一通三防”管理製度及各部門崗位責任製,並認真落實。

  礦每月召開一次礦井“一通三防”工作例會,及時研究,解決“一通三防”管理上存在的問題和隱患,保證瓦斯綜合治理工作所需的人力、財力、物力。

  礦每年對各區隊、班組進行瓦斯綜合治理責任書的簽定,以確保瓦斯綜合治理工作責任落實到位。

  安全費用的提取使用,我礦為確保瓦斯治理設施設備投入資金正常運行,並做到專款專用。

  認真開展好煤礦安全隱患自查自糾工作。

  認真落實好礦領導輪流帶班下井製度。

  強化安全培訓工作,提高瓦斯治理水平。特種作業人員經培訓合格,取得操作資格證書。

  七、瓦斯綜合治理措施及標準

  1、通風係統管理

  1)礦年初在安排生產計劃前進行的礦井通風能力核定的工作由礦生產技術部完成,以確保礦井不超通風能力生產。

  2)為確保井下通風暢通,減小通風阻力,主要進風巷的淨高不足2米,采區上下山和回風巷的淨高不足1.8米,以及巷道的雜物清理,坑木堆放整齊等工作。要及時落實整改。

  3)礦井2套同等功率的主要通風機,備用主要通風機能在10min內啟動。主要通風機操作司機必須時刻看管,且每小時填寫1次運行記錄。主扇房安要求安裝水柱計、電流表、電壓表、軸承溫度計等儀表和直通礦調度室的電話,由機電隊負責完善。司機崗位責任製和01manbetx 由技術室負責完善,並懸掛上牆。

  4)若要改變主要通風機運行的情況時,必須由生產技術部編製安全技術措施,經技術負責人、安全副礦長審批,方可實施。

  5)因檢修、停電或其他原因需停電、停風,必須製定安全措施,並由礦技術負責人審批,嚴禁無計劃停電、停風。

  6)井下所有風門、調節風門、密閉必須采用水泥、沙漿、磚砌镟安裝並做抹麵,所有風門,調節風門都安裝連鎖裝置,其工程工作由通風部負責。

  7)通風部嚴格按測風製度進行每10天一次的測分風工作,並計算礦井有效風量率、礦井及采掘工作麵的絕對瓦斯湧出量,礦井內、外部漏風率等。

  8)礦井實行分區通風,各個采掘工作麵布置有獨立的通風係統,不存在串聯通風。

  2、局部通風管理

  1)新購局部通風機入井前,必須由機電隊負責檢查驗收合格後,方可入井安裝。

  2) 安裝和使用局部通風機和風筒應遵守下列規定:

  (一)局部通風機必須由指定人員(本頭瓦斯檢查員)負責管理,保證正常運轉。

  (二)壓入式局部通風機和啟動裝置,必須安裝在進風巷道中,距掘進巷道回風口不得小於10m;全風壓供給該處的風量必須大於局部通風機的吸入風量,局部通風機安裝地點到回風口間的巷道中的最低風速必須符合本規程第一百零一條的有關規定。

  (三)掘進工作麵正常工作的局部通風機必須配備安裝同等能力的備用局部通風機,並能自動切換。正常工作的局部通風機必須采用三專(專用開關、專用電纜、專用變壓器)供電,專用變壓器最多可向4套不同掘進工作麵的局部通風機供電;備用局部通風機電源必須取自同時帶電的另一電源,當正常工作的局部通風機故障時,備用局部通風機能自動啟動,保持掘進工作麵正常通風。

  (四)必須采用抗靜電、阻燃風筒。風筒口到掘進工作麵的距離、混合式通風的局部通風機和風筒的安設、正常工作的局部通風機和備用局部通風機自動切換的交叉風筒接頭的規格和安設標準,應在作業規程中明確規定。

  (五)正常工作和備用局部通風機均失電停止運轉後,當電源恢複時,正常工作的局部通風機和備用局部通風機均不得自行啟動,必須由瓦斯員檢查瓦斯,當瓦斯濃度符合規定後,方可人工開啟局部通風機。

  (六)使用局部通風機供風的地點必須實行風電閉鎖,保證當正常工作的局部通風機停止運轉或停風後能切斷停風區內全部非本質安全型電氣設備的電源。正常工作的局部通風機故障,切換到備用局部通風機工作時,該局部通風機通風範圍內應停止工作,排除故障;待故障被排除,恢複到正常工作的局部通風後方可恢複工作。使用2台局部通風機同時供風的,2台局部通風機都必須同時實現風電閉鎖。

  (七)每10天至少進行一次甲烷風電閉鎖試驗,每天應進行一次正常工作的局部通風機與備用局部通風機自動切換試驗,試驗期間不得影響局部通風,試驗記錄要存檔備查。

  (九)嚴禁使用3台以上(含3台)局部通風機同時向1個掘進工作麵供風。不得使用1台局部通風機同時向2個作業的掘進工作麵供風。

  3)使用局部通風機通風的掘進工作麵,不得停風;因檢修、停電等原因需要停風時,必須由技術部製定停電、停風安全措施,經礦技術負責人審批簽字,並由采掘隊配合機電隊負責組織實施。嚴禁無計劃停電停風。凡無計劃停電停風,嚴格按02manbetx.com 進行追查處理。

  4)恢複通風前,必須由專職瓦斯檢查員檢查瓦斯,隻有在局部通風機及其開關附近10m以內風流中的瓦斯濃度都不超過0.5%時,方可由指定人員開啟局部通風機。

  5)安全員、瓦斯檢查員應嚴格風筒質量管理,發現有破口必須及時修補或更換,風筒吊掛要平直,風筒接頭必須采用雙翻邊接頭法接嚴密。導風筒拐彎要用彎頭,不能轉直角,以確保工作麵風量。

  6)回采工作麵上隅角瓦斯應采用設置風障法處理或采用抽放係統埋管抽排處理,嚴禁用局部通風機吹。

  3、巷道貫通安全管理

  1)掘進巷道貫通前,地質測量組負責在巷道相距20m前,向生產班組下達貫通通知書,同時向礦技術負責人報告,並停止一個工作麵作業。由通風組負責編製調整通風係統的安全技術措施,事先做好調整風量,改變係統的準備工作。

  2)掘進隊接到巷道貫通的通知書後,必須安排生產班組立即停止一個工作麵掘進,且停掘的工作麵切斷電源、設置柵欄,保持正常通風、正常檢查瓦斯。

  3)貫通時,礦安排通風管理人員負責現場指揮調整通風係統,並對相關區域的風量,瓦斯情況進行全麵檢查,發現問題及時采取措施進行處理。

  4)在通風係統未調整好前,停止礦井受係統影響範圍內的一切工作。

  4、瓦斯監測監控係統

  1)地麵建立瓦斯治理監控室,並設置專職監控員,24h實施監控管理。監控主機與縣煤管局聯網監控。

  2)嚴格按瓦斯監控管理《細則》安裝完善瓦斯監控係統及傳感器,並成立專門機構進行維護,確保係統運行正常。

  3)井下每台工作的局部通風機,都由機電隊負責安裝“風電、瓦斯電閉鎖”裝置及局扇開停傳感器。

  4)監控員配合機電隊,在每組風門外設置一台風門開閉傳感器。

  5)監測監控係統產品,必須具備產品的“三證一標誌”即“防爆合格證”、“產品出廠檢驗合格證”、“產品計量合格證”、“煤礦礦用產品安全標誌”等。

  6)井下各采掘工作麵瓦斯傳感器的懸掛位置、報警濃度、斷電濃度、複電濃度和斷電範圍都由監控員負責設置,且嚴格按照《煤礦01manbetx 》規定及上級主管部門要求進行設置。

  7)監控員負責每月對監控設備進行1次調試和校正;對瓦斯檢測設備每7天使用校準氣樣和空氣樣調校1次;每7天必須對瓦斯超限斷電功能進行測試。

  8)每班安全員,瓦斯檢查員必須使用光學瓦檢儀與瓦斯傳感器顯示數據進行對照,並將結果彙報監控室,瓦斯傳感器的移動,懸掛必須由瓦斯檢查員負責,其他人員不得擅自移動,更不得人為封堵瓦斯傳感器。

  5、瓦斯檢查及瓦斯排放

  1)井下每班每個采掘作業點及維修作業點都配備一名專職瓦斯檢查員檢查瓦斯,同時實現“瓦檢員檢查、便攜儀掛點、懸掛瓦斯探頭”的瓦斯三同時管理。

  2)每班瓦斯檢查員檢查次數不得少於3次,且做到當班當次“三對口”,不得空班、漏檢、少檢或假檢。另有跟班安全員不定時巡回檢查。

  3)當采掘工作麵風流中瓦斯濃度達到1.5%時,必須停止作業,撤出人員、進行處理,嚴禁瓦斯超限作業。

  4) 采區回風巷、采掘工作麵回風巷風流中瓦斯濃度超過1%或二氧化碳濃度超過1.5%時,必須停止工作,撤出人員,采取措施,進行處理。

  5) 礦井總回風巷或一翼回風巷中瓦斯或二氧化碳濃度超過0.75%時,必須立即查明原因,進行處理。

  6) 采掘工作麵及其他作業地點風流中瓦斯濃度達到1%時,必須停止用電鑽打眼;爆破地點附近20m以內風流中瓦斯濃度達到1%時,嚴禁爆破。

  7)采掘工作麵及其他作業地點風流中、電動機或其開關安設地點附近20m以內風流中的瓦斯濃度達到1%時,必須停止工作,切斷電源,撤出人員,進行處理。

  采掘工作麵及其他巷道內,體積大於0.5m3的空間內積聚的瓦斯濃度達到2.0%時,附近20m內必須停止工作,撤出人員,切斷電源,進行處理。

  對因瓦斯濃度超過規定被切斷電源的電氣設備,必須在瓦斯濃度降到0.5%以下時,方可通電開動。

  8)需要排放瓦斯時,必須由通風部製定排放瓦斯安全技術措施,並嚴格按其措施進行瓦斯排放。

  9) 在排放瓦斯過程中,排出的瓦斯與全風壓風流混合處的瓦斯和二氧化碳濃度都不得超過1.5%,且采區回風係統內必須停電撤人,其他地點的停電撤人範圍應在措施中明確規定。隻有恢複通風的巷道風流中瓦斯濃度不超過0.5%和二氧化碳濃度不超過0.5%時,方可人工恢複局部通風機供風巷道內電氣設備的供電和采區回風係統內的供電。

  10)井下配電硐室,在恢複送電前應由瓦斯檢查員全麵檢查被送電區域,隻有瓦斯濃度在0.5%以下時,方可送電。

  11)局扇因故障停止運轉,不論停風時間長短,在恢複通風前,必須由瓦斯檢查員負責首先檢查局扇處的瓦斯濃度,隻有在瓦斯濃度在0.5%以下時,才能按排放瓦斯安全技術措施進行排放。

  12)排放瓦斯時,應堅持低濃度排放的原則,進行多次排放,嚴禁“一風吹”。

  6、防滅火管理

  1)由技術室製定地麵防滅火措施,井下防滅火措施,並嚴格按其實施。

  2)建立地麵消防水池和井下消防管路係統。

  3)礦井必須設地麵消防水池和井下消防管路係統。井下消防管路係統應每隔100m設置支管和閥門,但在帶式輸送機巷道中應每隔50m設置支管和閥門。地麵的消防水池必須經常保持不少於200m3的水量。

  4)井口房和通風機房附近20m內,不得有煙火或用火爐取暖。

  5)各井口檢身工,必須負責嚴格執行入井檢身製度,杜絕井口20m範圍內的任何火源。

  6)嚴禁在井下進行電、氣焊作業。

  7)井下使用的汽油、煤油和變壓器油必須裝入蓋嚴的鐵桶內,由專人押運送至使用地點,剩餘的汽油、煤油和變壓器油必須運回地麵,嚴禁在井下存放。

  井下使用的潤滑油、棉紗、布頭和紙等,必須存放在蓋嚴的鐵桶內。用過的棉紗、布頭和紙,也必須放在蓋嚴的鐵桶內,並由專人定期送到地麵處理,不得亂放亂扔。嚴禁將剩油、廢油潑灑在井巷或硐室內。

  井下清洗風動工具時,必須在專用硐室進行,並必須使用不燃性和無毒性洗滌劑。

  8)井下爆炸材料庫、機電設備硐室、檢修硐室、材料庫、井底車場、使用帶式輸送機或液力偶合器的巷道以及采掘工作麵附近的巷道中,應備有滅火器材,其數量、規格和存放地點,應在災害預防和處理計劃中確定。

  9)井下工作人員必須熟悉滅火器材的使用方法,並熟悉本職工作區域內滅火器材的存放地點。

  10)每季度應對井上、下消防管路係統,防火門,消防材料庫和消防器材的設置情況進行1次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11)采區設計都采用後退式布置,盲巷密閉都必須用防火材料(如混泥土、镟石、沙磚)掏槽密閉,以防止采空區漏風,在礦井總回風巷,設置一台一氧化碳傳感器和一台煙霧傳感器以實施預測預報。

  12)任何人發現井下火災後,應視火災性質,災區通風和瓦斯情況,立即采取一切可能的方法直接滅火,控製火勢並迅速報告礦調度室。礦調度室在接到井下火災報告後,要立即向縣煤礦安全監督管理局報告,並立即按災害預防和處理計劃通知相關人員組織搶救災區人員和實施滅火工作。在搶救人員和滅火過程中,必須嚴格按照防止瓦斯、煤塵爆炸和人員中毒的安全技術措施實施,必須由通風科和安全科負責檢查瓦斯、一氧化碳、煤塵、其它有害氣體和風向、風量的變化。

  7、綜合防塵管理

  1)完善防塵管路係統。機電隊負責主要進回風巷,采區進、回風巷中每隔100m處安裝一個三通閘閥;每個采掘作業點,套修作業點必須有灑水裝置;每個裝車站煤倉放煤口必須有噴霧裝置;並且保持供水正常。

  2)井下跟班副礦長、安全員負責督促各生產班組,維修班經常清除作業點及其它巷道的浮煤、粉塵,並衝洗巷道幫壁。

  3)主井口附近60m以內不準放原煤,20m以內(降雨天除外)每天清掃一次撒落的煤(岩)粉並灑水降塵。

  4)通風部負責控製選擇合理的供風量,風速一般在1.2m/s左右,即能稀釋粉塵不會導致粉塵飛揚。每年必須對井下作業場所的粉塵濃度測量1次。

  5)在采區回風巷,工作麵回風巷設置一組隔爆水棚(袋),且每組水棚的水量必須符合《煤礦01manbetx 》的要求,並安排專人維護、加水。

  6)掘進工作麵鑽眼采用濕式鑽眼,爆破采用水炮泥。

  7)井下所有煤倉和溜煤眼都應保持一定的存煤,不得放空;

  8)溜煤眼不得兼作風眼使用。

  9)對於個別作業點,除上述防塵措施以後,作業人員必須佩戴防塵口罩。

  8、井下爆破管理

  1)井下每個爆破作業點的爆破工作必須由一名專職放炮員擔任,使用專用發爆器,爆破母線采用絕緣好的雙線,不允許有破口或明接頭,且不能與電纜掛在一起(>0.3m)。

  2)必須使用煤礦許用炸藥和煤礦許用電雷管,不得使用過期或嚴重變質的爆炸材料,並嚴格按爆炸材料領退製度進行領退。

  3)炮眼封泥采用水炮泥,剩餘的炮眼部分應用粘土炮泥或用不燃性材料製成的炮泥封實。嚴禁用煤粉、塊狀材料或其它可燃材料作炮眼封泥,封泥長度必須符合《規程》規定。無封泥、封泥不足的炮眼嚴禁爆破,嚴禁放糊炮。

  4)每次爆破作業,必須嚴格執行“三人連鎖”、“一炮三檢”製度。

  5)若通電後不響,必須把母線取下扭接短路,等15min後方準沿線路檢查,若因線路聯接不良造成的,可重新聯線起爆,若是殘藥瞎管,則必須待炮煙吹散後,由瓦檢員、放炮員和班組長共同到磧頭頭檢查,確認一切正常後,方可通知其他人員進入磧頭工作。

  6)如出現瞎炮,則不準用手拉、鎬創、壓風吹,不得沿殘眼打眼,必須在距瞎眼0.3m以外的地方打一平行新炮眼,重新裝藥、設警戒、起爆。放炮員必須在起爆後詳細檢查煤矸,找出未爆的殘餘炸藥、雷管。

  9、井下電氣設備管理

  1)機電設備入井前必須由機電科長組織檢驗其“產品檢驗合格證”、“防爆合格證”、“煤礦礦用產品安全標誌”是否齊全,並檢驗其安全性能,合格後,方準入井安裝使用。大修後的設備入井前必須經其檢查合格後方可入井。

  2)井上、下裝設防雷電裝置;井下不得帶電檢修搬遷電氣設備、電纜和電線;電氣設備實行掛牌管理,電纜懸掛必須符合規定,井下機電設備硐室防火設施必須齊全,並有機電設備運行記錄。

  3)井下供電應做到“兩全”、“三堅持”、“三無”、“四有”、“兩全”,防護裝置全,絕緣用具全。

  “三堅持”堅持使用檢漏繼電器,堅持使用煤電鑽,照明和信號綜合保護裝置,堅持使用瓦斯電、風電閉鎖。

  “三無”無雞爪子、無羊尾巴、無明接頭。

  “四有”有過流和漏電保護裝置,有螺釘和彈簧墊,有密封圈和擋板,有接地保護裝置。

  4)礦燈集中統一管理,進行嚴格的領退登記記錄。嚴禁在井下拆修或搞打礦燈。

  10、安全培訓

  礦每月組織召開一次全員職工大會,進行以瓦斯綜合治理、安全隱患排查治理為重點的安全知識培訓,使全員熟練掌握本礦瓦斯綜合治理製度、隱患排查治理製度對各工種(崗位)的基本要求。未經培訓或培訓考核不合格者,一律不得上崗作業。

  11、管理要求

  1)必須構建“通風可靠、抽采達標、監控有效、管理到位、隱患排除、綜合利用”的瓦斯綜合治理工作體係並製定相應的實施細則。

  2)必須建立健全以主要技術負責人為核心的防突技術管理體係,必須加強防突工作的技術管理;完善防突各項管理製度,落實各級防突工作崗位責任製。

  3)加快礦井質量標準化建設工作,以質量達標促進煤礦瓦斯治理工作,確保礦井安全生產,努力構建本質安全型礦井,促進社會穩定發展。

  敘永縣新房子礦業有限公司

  二〇一二年六月一日



万博全网站

備案號:蘇ICP備12034812號-2

公安備案號:32031102000832

Powered By煤礦安全生產網徐州網狐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手機軟件掃描微信二維碼

關注我們可獲取更多熱點資訊

感謝網狐天下友情技術支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