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狗万manbet官网 !

推廣工傷保險對我國生產事故統計的影響

作者:佚名 2008-07-15 11:21 來源:不詳
[摘 要] 我國安全生產統計工作所依托的行政手段還不能完全適應變化中的市場經濟環境,政府安全生產管理不到位,監管不嚴,各類02manbetx.com 的少報、瞞報、不報現象相當普遍,極大地影響了傷亡02manbetx.com 統計的準確性。2004年我國已實施新的<工傷保險條例),筆者認為,會在一個較長的時期內對生產02manbetx.com 統計帶來較明顯的影響,使生產02manbetx.com 造成的傷亡人數統計變得更為全麵和科學,這種影響必然會對原有統計偏差的修正,有利於今後加強和完善對安全生產的宏觀決策和管理,會從根本上促進安全生產水平的提高。
[關鍵詞] 工傷保險條例;工傷事故;事故統計;安全生產
1 背 景
20世紀80年代末開始,為適應經濟體製改革進程,中國政府開始對工傷保險製度進行係列改革。1996年,就出台了《企業職工工傷保險試行辦法》,開始在部分地區建立工傷保險製度。《企業職工工傷保險試行辦法》中規定:工傷保險費由企業繳納,職工個人不繳費。工傷保險基金支付的待遇主要包括:工傷醫療期發生的醫療費用;工傷醫療期結束後根據勞動能力喪失程度確定的傷殘補助金、撫恤金、傷殘護理費等。2001年底,全國平均工傷保險費率為1%左右,參加工傷保險的職工達4345萬人。沒有參加工傷保險的單位,仍由該單位承擔支付工傷待遇的責任。
據有關資料顯示,中國需要參加工傷保險的人數在4億以上,而由於經濟發展水平和工傷保險起步不久等原因,目前不到5000萬的參保人數,實際上還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國人的工傷保險問題。由於種種原因,目前我國的工傷保險還 不完善,仍存在諸多問題。2004年1月,我國新的《工傷保險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已正式實施,我國工傷保險將進入一個新的時期,並對我國安全生產局麵產生深遠影響。
我國安全生產統計工作也經曆了社會轉軌時期的急劇變化,統計工作所依托的行政手段越來越不適應變化中的市場經濟環境,針對多種經濟成分的安全管理體製還在形成之中,政府安全生產管理不到位,監管不嚴,各類事故的少報、瞞報、不報相當普遍,極大地影響了統計的準確性,妨礙了決策層的正確判斷和決策,也阻礙了安全生產工作的進步。同時,這種行為實際上剝奪了受傷職工享受正常工傷賠償的待遇,嚴重損害了受傷的職工的切身利益,特別是影響社會弱勢群體的基本生活條件,破壞了社會保障機製和社會公平機製,給社會安定帶來衝擊。
筆者認為,工傷保險新的(條例)的實施對我國安全生產有著非常積極的意義,將會對我國安全事故報告與統計工作帶來意想不到的促進作用,以市場經濟的方式促進改善統計工作的社會環境,有利於更全麵科學地統計03manbetx 事故,暴露出從前被掩蓋的深層次社會問題,以下為相關的初步03manbetx
2 工傷事故私了現象
近幾年,一類問題在我國引起社會各界的嚴重關注,那就是由於工傷保險目前的覆蓋麵相當有限,覆蓋麵之外發生的大量生產事故被違法隨意處理。特別是在個體私營企業和外來打工者中,發生工傷不報告,雇主私下隨意自行處理的現象尤為嚴重,並有愈演愈烈之勢,常常嚴重損害勞動者的切身利益,還直接引發了各種不穩定因素。出現工傷事故私了現象的原因是多方麵的,除了因為處於工傷保險製度的調節範圍外,其他的主要原因有:
首先,很多企業主存在僥幸心理,不願在安全生產上充分地投入,並千方百計逃避政府部門監管,一旦出現事故就設法隱瞞。
其次,企業不願給予正規標準的賠償,私下賠償金額由企業說了算,可減少支出。
第三,目9 7 3 1 2 3 4 4 8 : 來源:湖北安全生產信息網

前的勞動力市場形勢嚴峻,勞動者處於弱勢地位,社會法律又不能為其提供有力的保障,事故如何處理往往由雇主說了算。企業、職工法律意識淡薄。相關企業不清楚發生工傷後應怎樣依法處理,有關職工(很多是法律知識缺乏的農民工)不了解發生工傷後應享受哪些待遇、通過什麼途徑和手段來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雖然工傷保險在我國實施已有近10年,但很多企業和職工對有關政策知之甚少。
第四,企業為了追求高額利潤,大量非法用工,職工的合法權益得不到有效保障。有的企業完全是違法經營,員工本身素質不高,法律意識不強。
第五,由於大部分的生產事故職工有違章責任,企業利用職工不清楚工傷認定的法律規定、心虛膽怯的弱點,脅迫職工接受苛刻的條件“私了”。
目無法紀,對傷亡事故瞞報、不報、私了現象普遍存在,至今仍未徹底糾正,請看被新聞媒體曝光的典型案例
2001年7月17日南丹縣龍泉礦冶總廠下屬的拉甲坡礦發生特大透水事故,造成81名礦工死亡。縣委書記、縣長等官員與礦主不按有關規定逐級上報及組織搶救、調查,共同對外隱瞞真相。後來新聞媒體突破層層阻力才揭露真相。
2002年6月22日,一起建國以來罕見的金礦爆炸事故在山西省繁峙縣境內發生了,數十具遇難礦工遺體不是被拋於荒郊野外,便是被焚屍滅跡,礦工沒有被礦井的大火燒掉,卻被無情的礦方焚屍滅跡。後來被《中國青年報》記者揭露,官方認定該事件為“特大事故,隱瞞不報”。
2002年底各大媒體爭相報道的浙江五金之鄉永康每年發生上千例斷指事故的情況,每年上千受傷致殘的打工者,境遇好的得到一些微薄的經濟補償,境遇不好的隻能帶著傷殘的手,被迫自動離職。這樣血淋淋的代價讓人們在品味經濟發展的同時,不得不咀嚼著無奈與苦澀。
2004年河北正式通過了《獎勵舉報生產安全事故及事故隱患暫行辦法》,規定全省縣級以上安監部門將建立生產安全事故及事故隱患舉報獎勵製度,舉報人最高可以得到1萬元獎勵。
綜上所述,不難看出:企業通過隱瞞事故可逃脫法律責任,減輕應支付的經濟賠償;而地方官員為粉飾政績對隱瞞事故往往采取縱容態度,有的官員還與企業進行黑金交易;還積極幫助隱瞞事故,出租權利謀利;最終損害了弱勢的受傷職工權益。
3 工傷事故賠償責任03manbetx
1996年頒布的(試行辦法),實際上是以國有和集體企業職工為主要對象,其他形式的勞動者沒有被明確納入因工受傷的保險範圍,不少企業,尤其是一些非公企業和大量的個體工商戶仍遊離於工傷保險範圍之外,一旦發生工傷事故,一些企業往往不願承擔或無力承擔補償責任,從而導致職工的工傷待遇無法落實。那些傷殘嚴重而無力支付醫療費的職工,其合法權益更是沒法得到及時保障。工傷保險參保對象主要集中在已經加入養老保險的大中型企業和職工,而一些生產條件惡劣的非公有企業及其職工尚未參加工傷保險。其結果是,參加工傷保險的人工傷事故很少,而經常發生工傷事故的人沒有參加工傷保險,造成工傷保險失去實際意義。如2002年廣東全省工礦企業的生產安全事故,75%發生在非公有製企業。
許多重大的、惡性工傷事故發生後,雇主為免除責任而潛逃的現象屢屢發生,勞動者在工作中所遭遇的職業傷害不是得不到雇主的賠償就是變成了當地政府的責任。這種無法可依、有法難依的局麵造成的後果不僅是直接損害了廣大勞動者的工傷保障權益,而且放任了(甚至助長了)一些雇主不負責的行為,並加重了政府處理工傷事故的負擔,損壞了各級政府的形象。工傷職工是弱勢9 7 3 1 2 3 4 4 8 : 來源:湖北安全生產信息網

群體,他們長期處在生產第一線,從事險、髒、苦、累工作,最容易發生工傷事故,讓他們及時參加工傷保險,為企業化解風險,使工傷職工得到應有救治,正是體現了全社會對弱勢群體的關愛。
為此,2004年實施的《條例》將投保對象擴大至所有職工。《條例》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各類企業的職工和個體工商戶的雇工,即與用人單位存在勞動關係的各種用工形式、各種用工期限的勞動者,均有依照該條例的規定享受工傷保險待遇的權利;各類企業、有雇工的個體工商戶都應當依照該條例,為本單位的全部職工或者雇工繳納工傷保險費。
另外,依照《安全生產法》的規定,所有企業都必須參加工傷社會保險,為從業人員繳納保險費。並規定,凡拒絕參加工傷社會保險的生產經營單位,以違法論處。《條例》的頒布,無疑會加快(安全生產法)中有關工傷保險條款的實施。
專家們指出,《條例》的出台,進一步從法律上確立了我國工傷保險的社會保險製度,必將對我國的工傷保險業以及安全生產現狀產生積極而重大的影響。它一方麵為所有勞動者撐起了一把“法律傘”,使其在遇到工傷時能夠迅速而方便地獲得理賠,而無需再卷入耗時且費力的仲裁或訴訟中去;另一方麵,對於各類業主而言,隻要履行了工傷保險義務,就將因此吃到一顆“定心丸”,即便遇上突如其來且費用不菲的工傷賠償,也不會因此而打亂正常的生產經營秩序。
必須明確指出的是,《條例》雖然將保險費的繳納規定為企業經營者的義務,但並非據此便可推定企業經營者將因此增加生產成本,因而承受了不合理的負擔。正如《條例》第一條所指出的,工傷保險推行的宗旨之一便在於“分散用人單位的工傷風險”。這是因為工傷事故具有嚴重性、不可避免性和非個人性的特征,所以單純追究個人的責任是不合理的。既然事故是社會性的問題,就需要根據社會公正原則,讓全體社會成員合理分擔損失,保證事故的受害人獲得賠償。現代國家的社會職能加強,已經承擔起保障社會成員免受意外損失的義務。社會保障已突破了侵權責任的調整範圍,在更寬廣的範圍內給受害人以補償。
基於對新的工傷保險條例的03manbetx 可以看出,納人工傷保險的範圍內後,企業和受害的工人會明顯受到一些新因素的明顯影響,理性行為方式上發生顯著改變。從企業的角度來看,一旦出現工傷事故,企業較願意報告給勞動行政管理部門,申請進行工傷認定,讓工傷保險部門按工傷進行賠償和處理。與企業再自行處理事故相比,這樣無疑會減少企業經濟賠償和與受害工人的糾紛麻煩。從受工傷傷害的工人角度來看,也非常願意按工傷相關法規進行賠償和處理,可以更有可能及時獲得經濟補償,獲得長期的合法利益保證,又可避免與雇主耗費時間和精力進行一場實力不對等的爭執。
4 生產事故統計數字更趨準確
從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在納人工傷保險範圍後,在很多情況下(注意,還不是所有情況下),雇主(或企業)和工傷受傷工人通常有比以前有高得多的積極性去向勞動行政管理部門報告工傷事故的發生,雙方都會覺得再私下處理工傷事故不合算,這使得工傷事故所涉及的各方之間的矛盾利害關係發生了重要變化。這個重要變化所帶來的係列主要影響是人們所期望和預料的:
一是企業生產中的工傷風險將由社會共同分擔,有利於企業的正常經營活動的開展;
二是用法律的手段有力地維護了廣大員工的合法利益,保護了受傷害員工的利益。
還有一種影響則可能是很多人始料未及的,就是隨著工傷保險製度實施範圍在各地的逐步擴9 7 3 1 2 3 4 4 8 : 來源:湖北安全生產信息網

大,在一段時期內勞動行政管理部門所接受的工傷事故報告數量會呈明顯上升趨勢,原來很多因各種原因不想報告的事故、不願報告的事故、原來想極力隱瞞私自處理的事故將會報告到政府有關部門。從而,在—定程度上提高了我國生產事故統計的準確性、可信性。
據筆者初步分析,雖然我國安全生產狀況總體上並沒有發生急劇變化,各類事故數量實際上也沒有大的波動,但今後一段時期內事故報告數量卻會顯現上升趨勢。這主要是受兩種因素的影響:
一是全國各地擴大工傷保險製度覆蓋麵的速度,擴大速度越快增長趨勢越快;
二是新覆蓋的行業是否是包含有較多的高危行業,納入高危行業會使工傷事故報告數量明顯增加,在高危行業集中的少數局部地區,數量在短期內的上升幅度可能會出乎人們意料。類似的情況也曾出現在東德並人西德後,在東德開始實行工傷保險製度後,該地區生產事故報告數量在幾年問明顯增加。
考慮到我國原有事故統計方式遺漏情況,據筆者估計,按每年約2000萬工人的速度工傷保險擴大覆蓋麵,我國生產事故統計數將在最近5-8年間出現明顯的增長趨勢,並呈前快後慢的特點,其後會由於技術進步、管理改進等原因而進入穩定期並開始平穩下降。對這一重要問題的深入研究,需要努力進一步進行。
5 結束語
各級政府部門每年公布的全國廠礦生產事故統計數字是反映國家安全生產情況和勞動保護情況的重要指標,在國內外都是非常引人注目的和非常敏感的。我國新一屆政府更是將關心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提到了一個很高的高度強調和重視。如果統計數據在一段相當長的時期內較明顯地增加,國家和各地有關部門應對此事引起嚴重關切。同時,要理性地對待未來一段時間內的事故統計數據,不能簡單與前期對比,而要有深入的分析和思考,應正確認識和處理以下情況:
(1)在今後一段時間內我國廠礦生產事故數量較明顯地增加並不意味著國家或地方生產安全狀況的惡化,而是因社會管理方式改變後安全生產事故統計的更為全麵和科學,是對原有統計偏差的修正,有利於今後加強和完善對安全生產的宏觀決策和管理,會從根本上促進安全生產水平的提高。
(2)各級生產安全管理部門應盡快研究相關統計口徑調整的問題。在總結統計各地事故數據時要著重考慮到當地工傷保險推行的進度情況,不要簡單地將工傷保險大規模推行後的數據與之前的數據簡單對比。否則,在行政手段的重壓下,可能會出現統計數據扭曲。
(3)我國新的安全生產管理體製正在建立之中,多種經濟成份特別是民營、外資企業快速發展,在迎接世界經濟明顯複蘇的時期我國生產製造業經營活動空前活躍,生產任務繁重工人負荷飽滿,是生產事故多發期,給我國安全生產管理部門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我國現有安全生產形勢已是非常嚴峻,認真做好事故統計數據是一件非常重大而敏感的任務,不可掉以輕心。9 7 3 1 2 3 4 4 8 : 來源:湖北安全生產信息網

$False$

$False$

万博全网站

備案號:蘇ICP備12034812號-2

公安備案號:32031102000832

Powered By 煤礦安全生產網 徐州網狐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手機軟件掃描微信二維碼

關注我們可獲取更多熱點資訊

感謝網狐天下友情技術支持

Baidu
map